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9710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塑料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日益扩展,广泛地应用在众多领域中。据相关资料显示,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销量占塑料总产量的25%左右。相对于玻璃与金属材料,塑料由于其材质轻、运输销售方便、化学稳、定性好、易加工,装饰效果好以及良好的食品保护作用等优点,在食品包装工业上被广泛使用。其主要用来阻止光的照射,氧气、水蒸汽、二氧化碳的渗透,微生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腐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不损失原始成分和营养,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提高货架期和商品价值。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塑料对食品包装安全性的负面影响,如2005年国内报道的PVC保鲜膜有毒事件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有毒事件。这是由于聚合物材料在生产制造时,为改善其加工和使用性能,往往加入一些化学添加剂或助剂(包括抗氧化剂、增塑剂、热稳定剂、紫外光稳定剂、吸收剂、抗静电剂、填充改良剂、润滑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这些添加剂或助剂连同聚合物单体、低聚体、共聚物、大分子降解产物等,在塑料包装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迁移而进入食品,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塑料薄膜是最主要的软包装材料之一,塑料薄膜的种类繁多,特性各异。聚偏二氯乙烯(PVDC)薄膜适合包装食品,并能长时间保鲜;而水溶性聚乙烯醇(PVA)薄膜不必开封直接投入水中即可使用;其中聚乙烯(PE)薄膜是使用量最大的塑料包装薄膜,约占塑料薄膜总耗用量的40%以上。PE薄膜虽然在外观、强度等方面并不十分理想,但它具有良好的韧性、防潮性和热封性能,且加工成型方便,价格便宜,所以应用非常广泛。脂肪食品不同于水性、酸性、酒精类食品,因大部分的迁移物具有亲脂性,迁移发生最厉害的情况通常出现在脂肪食品与包装材料接触过程中,而目前所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并未细致区分不同食品,采用常规的塑料盒包装食品,其中的添加剂或助剂在与脂肪类食品的接触过程中容易迁移而进入食品,危害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配方的调整,选择安全的添加剂,添加量含量低,在脂肪食品包装中无迁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30~50份,葡萄糖酸钠2~8份,聚环氧琥珀酸0.1~0.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0.3~1.2份,己内酰胺2~6份,羧乙基纤维素1~4份,糠醛2~6份,聚酞胺纤维1~5份,甲酰胺0.5~1.5份,抗氧剂2~8份,增塑剂1~5份,稳定剂1~3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或者抗氧剂168。所述增塑剂为环氧硬脂酸辛酯。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钙。所述的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40份,葡萄糖酸钠5份,聚环氧琥珀酸0.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0.6份,己内酰胺4份,羧乙基纤维素2.5份,糠醛4份,聚酞胺纤维3份,甲酰胺1份,抗氧剂5份,增塑剂3份,稳定剂2份。所述的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羧乙基纤维素、聚酞胺纤维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至料温达60~8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90~100℃,加热10~15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20~150℃,反复塑炼5~10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40~160℃,保压5~10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0~50℃,模压成制品。步骤1)中所述料温为7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步骤2)中塑炼温度控制在140℃,反复塑炼8min。步骤3)中模板温度为150℃,保压8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配方的调整,选择安全的添加剂,添加量含量低,在脂肪食品包装中无迁移。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50份,葡萄糖酸钠8份,聚环氧琥珀酸0.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1.2份,己内酰胺6份,羧乙基纤维素4份,糠醛6份,聚酞胺纤维5份,甲酰胺1.5份,抗氧剂10108份,增塑剂环氧硬脂酸辛酯5份,稳定剂硬脂酸钙3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羧乙基纤维素、聚酞胺纤维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0rpm的速度高速混合至料温达7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4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50℃,保压8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2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30份,葡萄糖酸钠2份,聚环氧琥珀酸0.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0.3份,己内酰胺2份,羧乙基纤维素1份,糠醛2份,聚酞胺纤维1份,甲酰胺0.5份,抗氧剂10102份,增塑剂环氧硬脂酸辛酯1份,稳定剂硬脂酸钙1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羧乙基纤维素、聚酞胺纤维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0rpm的速度高速混合至料温达7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4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50℃,保压8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3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45份,葡萄糖酸钠6份,聚环氧琥珀酸0.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0.5份,己内酰胺3份,羧乙基纤维素2份,糠醛3份,聚酞胺纤维2份,甲酰胺0.8份,抗氧剂10103份,增塑剂环氧硬脂酸辛酯2份,稳定剂硬脂酸钙2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羧乙基纤维素、聚酞胺纤维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0rpm的速度高速混合至料温达7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4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50℃,保压8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4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35份,葡萄糖酸钠3份,聚环氧琥珀酸0.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1份,己内酰胺5份,羧乙基纤维素3份,糠醛5份,聚酞胺纤维4份,甲酰胺1.2份,抗氧剂10106份,增塑剂环氧硬脂酸辛酯4份,稳定剂硬脂酸钙2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羧乙基纤维素、聚酞胺纤维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0rpm的速度高速混合至料温达7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4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50℃,保压8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5一种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聚乙烯40份,葡萄糖酸钠5份,聚环氧琥珀酸0.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酯0.6份,己内酰胺4份,羧乙基纤维素2.5份,糠醛4份,聚酞胺纤维3份,甲酰胺1份,抗氧剂1685份,增塑剂环氧硬脂酸辛酯3份,硬脂酸钙2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羧乙基纤维素、聚酞胺纤维和稳定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0rpm的速度高速混合至料温达70℃;加入其它组分,控制温度在100℃,加热10分钟;2)利用双辊开炼机进行塑炼,温度控制在140℃,反复塑炼8min,下片;3)将步骤2)下片的片材放入热模压机的模具内,进行模压,模板温度为150℃,保压8min,最后带压冷却至45℃,模压成制品。实施例1~5的包装材料的阻隔性测试透油性:在温度60℃±2℃条件下,放置72小时。乙醇透过量:在温度40℃±2℃条件下,放置7天。水蒸气透过量:在相对湿度为65%±5%和温度40℃±2℃条件下,放置14天。乙醇、水蒸气透过量按下式计算:((W1-W2)/(W1-W0))*100%,其中:W0-空包装盒的重量:(g)W1-试验前包装盒及溶剂的重量:(g),W2-试验后包装盒及溶剂重量(g)。透油性、乙醇透过量、水蒸气透过量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表1透油性乙醇透过量水蒸气透过量实施例1无油渍0.2%0.17%实施例2无油渍0.18%0.14%实施例3无油渍0.16%0.11%实施例4无油渍0.12%0.01%实施例5无油渍0.07%0实施例1-5脂肪类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剂的迁移实验,方法如下:精确称取10g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包装材料,放置于索式萃取装置中,用量筒取150mL的二氯甲烷进行萃取,水浴锅温度控制在52(±0.3)℃,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和36小时。萃取后的溶液经分液漏斗过滤,再用二氯甲烷定容到200mL,然后取20mL经氮气吹至0.1mL,再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到10mL,取2mL经过滤器过滤到进样瓶中,冷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中抗氧剂和增塑剂的含量,结果见表2。表2抗氧剂含量(μg/mL)增塑剂含量(μg/mL)实施例10.040.02实施例20.030.01实施例30.020实施例400.01实施例500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