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为催化剂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6490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固体酸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为催化剂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目前,主要采用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的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先生成N,N’-二苯甲脒,第二步再生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这两步反应均为可逆反应,第一步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生成N,N’-二苯甲脒的过程无需酸催化,而第二步N,N’-二苯甲脒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生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过程完全依赖酸催化。

H2SO4、HCl等液体酸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但选择性不高,经常会有大量N,N’—二苯甲脒产生,反应过程需要除水,且催化剂分离过程繁琐,还存在腐蚀性问题。对甲苯磺酸是固体酸,反应过程中无需除水,但其为均相酸,反应过程中溶于反应体系,难以分离及回收利用。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可以回收的固体酸催化剂在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中的应用,如:H-ZSM-5、MCM-41,但它们的催化活性较低,只能达到77%~84%。

本发明制备的聚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属于磺酸化的强质子固体酸,不仅制备工艺简单,选择性好,而且易于回收,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作为可回收的催化剂应用于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发明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进行苯乙烯的聚合,得到聚苯乙烯记为PS;再加入苯乙烯磺酸钠NaSS继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得到核壳结构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记为PS-NaSS@PS;然后进行酸化,得到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记为PS-HSS@PS;利用得到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作为催化剂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并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

一种以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为催化剂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应容器加热至60℃,按重量份,往反应器中加入20份的苯乙烯、50份的去离子水、0.025份的氢氧化钠、0.021份的碳酸氢钠,加热搅拌,待体系温度达75℃后,加入过硫酸钾,并在此温度下反应3~5h,得到聚苯乙烯微球PS;

(2)向步骤(1)中得到的75℃的反应液中加入苯乙烯磺酸钠NaSS,继续反应3h,过滤,干燥得到以PS为核、以PS-NaSS为壳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

(3)将由步骤(2)得到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用盐酸进行酸化处理,经水洗、过滤、干燥得到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式Ⅰ给出了PS-HSS@PS的制备过程;

(4)向反应容器中加入苯胺、原甲酸三乙酯和由步骤(3)得到的催化剂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在100~130℃下进行反应,每隔一段时间对反应液进行监测,当相邻两次监测的产物纯度差值小于3%时停止反应,过滤,回收催化剂PS-HSS@PS;式Ⅱ给出了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制备过程;

(5) 将步骤(4)得到的滤液进行减压蒸馏,依次蒸出未反应的反应物原甲酸三乙酯、产物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过硫酸钾的加入量为苯乙烯质量的1.4~7%。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苯乙烯磺酸钠加入量为步骤(1)中苯乙烯质量的10~40%。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所加盐酸与步骤(2)中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比为(1~1.1):1。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4)中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的摩尔比为1:(1.7~2.2),催化剂PS-HSS@PS的加入量为原甲酸三乙酯质量的0.5~2.5%。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一些传统的均相催化剂,如H2SO4、HCl、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时,普遍存在催化剂分离繁琐、困难,催化剂难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聚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是负载磺酸基的固体酸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时无需除水,操作简单,收率高,易于分离、回收,并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利用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纯度,又可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实施例一

(1)在带有冷凝管、温度计的圆底烧瓶中预先通入氮气15min,在氮气保护下,恒温水浴加热至60℃,加入20g苯乙烯、50mL去离子水、0.025g氢氧化钠、0.021g碳酸氢钠,加热搅拌;待体系温度达75℃后,加入0.28g过硫酸钾,体系呈乳白色液体,并在此温度下反应3h,得到聚苯乙烯微球PS;

(2)向步骤(1)中75℃的反应液中加入2g苯乙烯磺酸钠,继续反应3h;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

(3)将由步骤(2)得到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用4.9ml盐酸(2mol/L)进行酸化处理,然后水洗,在40℃下干燥,得到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其粒径为342nm;

(4)在带有温度计、分水器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69mol的苯胺、0.15mol的原甲酸三乙酯(其质量为22.27g)和0.55g的由步骤(3)制备的PS-HSS@PS;使用恒温油浴加热至130℃,搅拌,用气相色谱仪每2h监测反应进程,反应12h停止反应;将体系冷却至室温,得深黄色油状液体,过滤回收催化剂PS-HSS@PS;

(5)将步骤(4)得到的滤液进行减压蒸馏提纯, 得到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收率为92%。

将步骤(4)回收得到的催化剂PS-HSS@PS按照步骤(4)、步骤(5)的方法回收循环使用5次,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收率分别为:86%、85%、84%、85%、85%。

实施例二

(1)在带有冷凝管、温度计的圆底烧瓶中预先通入氮气15min,在氮气保护下,恒温水浴加热至60℃,加入20g苯乙烯、50mL去离子水、0.025g氢氧化钠、0.021g碳酸氢钠,加热搅拌;待体系温度达75℃后,加入0.8g过硫酸钾,体系呈乳白色液体,并在此温度下反应5h,得到聚苯乙烯微球PS;

(2)向步骤(1)中75℃的反应液中加入5g苯乙烯磺酸钠,继续反应3h;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

(3)将由步骤(2)得到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用12.1ml盐酸(2mol/L)进行酸化处理,然后水洗,在40℃下干燥,得到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其粒径为360nm;

(4)在带有温度计、分水器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79mol的苯胺、0.15mol的原甲酸三乙酯(其质量为22.27g)和0.25g的由步骤(3)制备的PS-HSS@PS;使用恒温油浴加热至100℃,搅拌,用气相色谱仪每隔1h监测反应进程,反应8h停止反应;将体系冷却至室温,得深黄色油状液体,过滤回收催化剂PS-HSS@PS;

(5)将步骤(4)得到的滤液进行减压蒸馏提纯, 得到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收率为93%。

将步骤(4)回收得到的催化剂PS-HSS@PS按照步骤(4)、步骤(5)的方法回收循环使用5次,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收率分别为:89%、89%、88%、88%、88%。

实施例三

(1)在带有冷凝管、温度计的圆底烧瓶中预先通入氮气15min,在氮气保护下,恒温水浴加热至60℃,加入20g苯乙烯、50mL去离子水、0.025g氢氧化钠、0.021g碳酸氢钠,加热搅拌;待体系温度达75℃后,加入1.4g过硫酸钾,体系呈乳白色液体,并在此温度下反应4h,得到聚苯乙烯微球PS;

(2)向步骤(1)中75℃的反应液中加入8g苯乙烯磺酸钠,继续反应3h;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

(3)将由步骤(2)得到的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微球PS-NaSS@PS用19.4ml盐酸(2mol/L)进行酸化处理,然后水洗,在40℃下干燥,得到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其粒径为350nm;

(4)在带有温度计、分水器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89mol的苯胺、0.15mol的原甲酸三乙酯(其质量为22.27g)和0.125g的由步骤(3)制备的PS-HSS@PS;使用恒温油浴加热至120℃,搅拌,用气相色谱仪每隔1h监测反应进程,反应6h停止反应;将体系冷却至室温,得到深黄色油状液体,过滤回收催化剂PS-HSS@PS;

(5)将步骤(4)得到的滤液进行减压蒸馏提纯, 得到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收率为97%。

将步骤(4)回收得到的催化剂PS-HSS@PS按照步骤(4)、步骤(5)的方法回收循环使用5次,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收率分别为:92%、93%、93%、92%、93%。

对照例

在带有温度计、分水器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089mol的苯胺、0.15mol的原甲酸三乙酯(其质量为22.27g)和0.125g的对甲苯磺酸;使用恒温油浴加热至120℃,搅拌,气相色谱仪每隔一段时间1h监测反应进程,反应6h停止反应;将体系冷却至室温,得到深黄色油状液体,进行减压蒸馏提纯, 得到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收率为98%。

与实施例三相比,在上述对照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是对甲苯磺酸,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溶于反应体系中,难以进行分离回收,难以循环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一~三中,使用的是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由于它是负载磺酸基的固体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时无需减压蒸馏除水,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不利于逆反应的进行;此外,该催化剂不溶于水相体系,能够进行过滤回收循环使用。由实施例一~三,可以看出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微球PS-HSS@PS催化合成N-(乙氧基亚甲基)苯胺的效果明显,且优于传统的均质酸,如:硫酸、盐酸、对甲苯磺酸等,在回收循环使用5次,其催化性能良好,有利于提高产品纯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