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0435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糊成型工艺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生产中最先发明的,适用范围最广的成型工艺,其它方法都是在手糊成型工艺基础上的发展和改进。手糊成型工艺的最大优点是不需复杂的设备,只需简单的模具、工具,故投资少、见效快,适合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生产技术易掌握,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进行生产;所制作的FRP产品不受尺寸、形状的限制,如:大型游船、圆屋顶、水槽等均可;可与其它材料(如:金属、木材、泡沫等)同时复合制作成一体;对一些不宜运输的大型制品(如:大罐、大型屋面)皆可现场制作。虽然传统的手糊成型工艺有前述诸多优点,但是存在生成效率低、速度慢、生产周期长的缺点,不太适合大批量产品的生产。另外,由于需要多次刷树脂,树脂的用量非常大,并且有可能造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炸裂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1)配制树脂胶液,树脂胶液按照如下重量配比配制: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100份、稀释剂2~5份、引发剂2~5份、填料20~25份;

2)准备增强材料:增强材料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石英纤维、氧化铝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制品要求准备模具,并在模具内涂脱模剂;

4)树脂胶液与增强材料混合成手糊浆料,手糊成型;

5)固化,脱模成制品。

优选地,所述脱模剂根据如下重量配比配制:聚乙烯醇5~7份,乙醇15~20份,水35~50份。

优选地,第4)步骤为湿法铺层:增强材料浸渍树脂胶液后,逐层紧贴在模具上。

优选地,第5)步骤分为以下两步骤:a、硬化,从凝胶到硬化时间控制为15~24小时;b、熟化,硬化后脱模,在自然环境下固化,时间控制在1~2周。

进一步地,所述硬化以蒸汽为介质,在270~280℃的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能够节约树脂用量、制作的产品质量高等一系列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生产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手糊工艺生产制品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生产工艺如下:

1)配制树脂胶液,树脂胶液按照如下重量配比配制:环氧树脂100份、丙酮(稀释剂)5份、过氧化甲乙酮(引发剂)5份、碳酸钙(填料)25份;

2)准备增强材料:增强材料玻璃纤维;

3)根据制品要求准备模具,并在模具内涂脱模剂,脱模剂根据如下重量配比配制:聚乙烯醇7份,乙醇20份,水50份;

4)增强材料浸渍树脂胶液后,逐层紧贴在模具上,手糊成型;

5)固化:a、硬化,以蒸汽为介质,在270~280℃的温度下进行,从凝胶到硬化时间控制为24小时;脱模成制品,进行熟化,在自然环境下固化,时间控制在1周,成制品,进行后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能够节约树脂用量、制作的产品质量高等一系列优点。

当然,此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这样的变化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