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化酶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157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化酶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化酶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化酶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通常酶催化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固定化酶是将水溶性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状态。酶固定化后一般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系统中分离,且易于控制,能反复多次使用,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目前固定化酶反应器有间歇式搅拌反应器、连续活动搅拌反应器、填充床、流化床、轮回反应器等几大类型,但是普遍存在酶固定化后活性降低,使用范围减小的问题,技术方案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固定化酶反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化酶反应装置,包括: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圆筒形外壳、电机、旋转轴、进料管以及出料管,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圆筒形外壳的中心轴线上,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圆筒形外壳的两端面上,所述旋转轴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圆筒形外壳的端面外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电机用于根据反应需要控制旋转轴的旋转速率,所述多孔圆片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相匹配的轴孔,所述多孔圆片通过所述轴孔套接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圆筒形外壳的一端面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料管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孔圆片至少为三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所述圆筒形外壳的同一条直径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使反应物与固定化酶充分反应,对酶活损坏小,且可灵活调节所需酶量、保持连续进料出料作业,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化酶反应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化酶反应装置的径向剖面图。

图中编号说明:1、多孔圆片;2、圆筒形外壳;3、电机;4、旋转轴;5、进料管;6、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化酶反应装置,包括: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1、圆筒形外壳2、电机3、旋转轴4、进料管5以及出料管6,旋转轴4位于圆筒形外壳2的中心轴线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圆筒形外壳2的两端面上,旋转轴4的其中一端伸出圆筒形外壳2的端面外与电机3相连,电机3用于根据反应需要控制旋转轴4的旋转速率,多孔圆片1的中心设置有与旋转轴4相匹配的轴孔,多孔圆片1通过轴孔套接固定在旋转轴4上,圆筒形外壳2的一端面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面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进料管5相连,出料口与出料管6相连。

多孔圆片1为三层。

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圆筒形外壳2的同一条直径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反应物由进料管5进入,经过多层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1时反应物与多孔圆片1上的固定化酶充分反应,反应完成后从出料管6中流出,整个反应过程不需要停机进料出料,同时可根据反应需要调控旋转轴4的旋转速率。旋转轴4上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1的层数为三层。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化酶反应装置,包括: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1、圆筒形外壳2、电机3、旋转轴4、进料管5以及出料管6,旋转轴4位于圆筒形外壳2的中心轴线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圆筒形外壳2的两端面上,旋转轴4的其中一端伸出圆筒形外壳2的端面外与电机3相连,电机3用于根据反应需要控制旋转轴4的旋转速率,多孔圆片1的中心设置有与旋转轴4相匹配的轴孔,多孔圆片1通过轴孔套接固定在旋转轴4上,圆筒形外壳2的一端面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面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进料管5相连,出料口与出料管6相连。

多孔圆片1为十层。

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圆筒形外壳2的同一条直径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反应物由进料管5进入,经过多层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1时反应物与多孔圆片1上的固定化酶充分反应,反应完成后从出料管6中流出,整个反应过程不需要停机进料出料,同时可根据反应需要调控旋转轴4的旋转速率。旋转轴4上载有固定化酶的多孔圆片1的层数为十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