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豌豆蛋白废水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培养基、菌株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44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用豌豆蛋白废水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菌株,其特征在于其为纳豆枯草芽孢杆菌,保藏名称为:Bacillus subtilis LD-9308,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65,保藏日期:2016年12月19 日。

2.用豌豆蛋白废水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组分(g/L)为:葡萄糖10-30,谷氨酸或谷氨酸钠 30-50,硫酸铵20-40,磷酸氢二钾1-3,余量为豌豆蛋白废水,pH 6.5-7.5。

3.用豌豆蛋白废水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菌种活化:

采用斜面培养基对保存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种进行活化,菌种活化用的斜面培养基为固体LB固体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提取物5,氯化钠10,琼脂粉15,余量水,pH 7.0-7.5;

在斜面培养基上无菌操作,划线,置于37℃的培养箱内培养10-24小时,备用;

摇瓶种子制备:

摇瓶种子培养基 (g/L):葡萄糖10-20,蛋白胨 5-15,谷氨酸钠 5-10,酵母提取物3-5, KH2PO41-3,MgSO40.2-0.5 ,硫酸铵0.2-0.8,余量水,pH 6.5-7.5;

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20-50ml,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80ml,115℃灭菌20-30分钟;

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操作接种三角瓶培养基,每瓶接种一环上述活化后的菌种,置于恒温摇床37℃培养,摇床转速200-250 rpm,培养时间6-15小时;

发酵种子罐液体菌种制备:

发酵罐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5-25,硫酸铵5-10,余量为豌豆蛋白废水,以氨水调节pH 6.5-7.5;

115℃灭菌30分钟,降温至38℃以下,接种摇瓶种子,接种量0.5%-2.0%(V/V);

培养参数:温度37±1℃,搅拌转速150-250 rpm,通气量1:0.2-0.5,培养时间6-12小时;

(4)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0-30,谷氨酸或谷氨酸钠 30-50,硫酸铵20-40,磷酸氢二钾1-3,余量为豌豆蛋白废水,pH 6.5-7.5;

115℃灭菌30分钟,降温至38℃以下,接种种子罐液体菌种,接种量1%-3%(V/V);

培养参数:温度37±1℃,搅拌转速150-250 rpm,通气量前10小时1:0.2-0.3,后期1:0.3-0.5,培养时间20-25小时,聚谷氨酸产量2.5-4.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