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虫草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6153阅读:18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虫草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北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虫草属。是昆虫的蛹感染虫草菌后形成的虫与菌的复合体。北虫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沃土中。其营养与天然野生冬虫夏草有相似的医疗和保健功效,是一味名贵的药用真菌。

北虫草的生长基本条件主要是营养、空气、温度、水份、湿度、光线、ph值等七大因素,现科学研究人员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说实现了北虫草生长条件的掌控。而如何根据北虫草的生长条件人工培育出北虫草是现有技术中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北虫草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北虫草母种培育;

在100重量份水中,混合20%马铃薯浸出液、2%琼脂、2%葡萄糖、2%蛋白胨、2%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消毒灭菌后制得母种培养基;将北虫草母种菌种移植在该母种培养基上,23℃下培育15天后,改为22℃继续培育8-10天;

(2)北虫草原种培育;

将玉米粉1%、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水95.35%、硫酸镁0.5%混合均匀后高压灭菌、ph值调至6.5制备原种培养基;

在无菌条件下,在原种培养基上接种米粒大小的母种菌块,24-26℃发菌培养5-6天;

(3)北虫草栽培;

以大米或小米与水的重量比为1:1.7-1.8混合后高压灭菌制得培养基,将步骤(2)中培育后的菌块移植在该培养基中;

在温度18-22℃、湿度65-70%的条件下发菌,23天后,每天散射光照不少于8小时,晚上日光照照射16小时,室内温度20-22℃、夜里降低3-5℃、空气湿度控制在70%,每天通气2-3次,每次通气20-40分钟;

出座后温度控制在18-20℃,继续培育七天后,温度控制在20-22℃,光线散射光充足、湿度提到85%,待北虫草平面突起形成小米粒原基时,补充新鲜空气;待子座长出1公分长后,湿度提高到90%,15-20天后采收。

此外,在原种培养基中加入2%的营养液。

研究人等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他们根据野生虫草生长基本条件原理,坚持实践,反复试验,获得了上述培育技术,采用马令薯浸出液、葡萄糖、蛋白胨、米等培养基配方,进行母种培养基;液体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等制作;并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冷却,无杂菌接种,一系列精细管理流程技术措施后,一年内基地种植了一百多万瓶北虫草,长势良好,预计产干品可达3000余公斤。产品已送往省医学科学院质量检测,各种药物营养成份含量指数达到野生虫草基本相同。其中虫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的含量高于野生虫草50-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

北虫草母种制法及培养

(一)一级母种培养基配制方法

洗净玻璃试管,称好各种原材料,先把马令薯洗净削皮去芽眼,然后切片,放在铝锅烧煮。按水的比例加20%切片后的马令薯,煮开后保温20分钟,再用6层纱布过滤,捏紧渣汁,去渣,再补足水份原等量。再把按各2%剪碎的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微量元素按比例原料倒入锅内,文火溶解后再过滤。此时就可分装玻璃试管。每支试管装量1/5。擦净管口,塞好棉塞,再放在灭菌锅消毒。

当消毒锅固紧盖后立即加热升温至0.5公斤/公分2后。即放净冷气降压至0后,重新升温至1.2公斤/公分2,文火保温40分钟,然后开盖冷却至常温,乘热进行三分之二斜面面积。隔2天后,观察玻璃管的冷凝水回落在底面,观察平面仍很平坦和无杂菌丛生就可等待接种。

(二)一级母种的接种方法

如果确定母种转管后接种的母种。先消毒接种室,再消毒母种试管和其它器具。其方法是将所用的母种试管、接种工具全部放在超净工作台上,关好门窗,再将消毒气化剂点燃汽化,迅速关好门窗,同时把紫外线灯打开,待气化40min就可准备接种。

接种的方法是先把母种外表、器皿具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消毒10秒钟时间,再把母种试管口对准酒精灯火焰,并把棉塞轻轻拉出。再用接种铲把菌种划成数段,然后用接种刀按数段的接种段片再划成米粒大少的菌种移植在新的试管斜面中间培养基上。最后把原来的棉塞在酒精灯上消毒3秒钟后迅速塞回试管口,这样就完成一支母种试管接种的工作任务,以后就按此方法顺序类推接种。

(三)北虫草母种发菌管理方法

当北虫草母种移植在培养基上后,立即将接好的菌移送在23℃左右的温室里恒温培养。经过5-7天的适宜温度发菌,所接入的菌种开始萌发菌丝。并向斜面周边延伸生长。此时就检查所接入的菌种周围有否杂菌生长,一旦发现杂菌立即拣出去掉。到了12-15天后,虫草母种的菌丝在适宜的温度已经长到斜面试管2/3面积时,这时候室温降至22℃左右,目的是使菌丝缓慢生长,起到复壮的作用。到了20天以后,整个菌丝布满斜面,等3-5天后就可接北虫草原种了。

四、北虫草原种培养技术方法

当北虫草母种培养成功后,就可以培养北虫草原种,具体培养方法是:

(一)培养基配方:

①玉米粉1%;②葡萄糖2%;③蛋白胨1%;④酵母粉0.5%;⑤磷酸二氢钾0.1%,水95.35%;⑥硫酸镁0.5%;⑦ph值调至6.5左右。

(二)培养方法

①制作原种培养基:将这些原料溶于水后装在500毫升玻璃瓶中,每个玻璃瓶装量150毫升,然后用8层纱布做成盖盖住瓶口扎紧,立即放在高压灭菌锅内进行消毒,待压力表上升至0.5公斤/公分2压力时,即放净冷气的指针降至0后,再关掉放气阀门,待温度表指针逐渐上升至1.2公斤/公分2后就开始保温45分钟后,慢慢下降指针至0,然后开盖冷却至常温,再移入接种箱等待接种。

②原种接种方法:先把已消毒好的北虫草液体原种培养基移放在超净工作台上。并把北虫草母种和接种勾,酒精灯,消毒棉等接种物也放在超净工作台上,工作服一起消毒。此时就开始在接种室开气化消毒剂,立即关闭所有门、窗、密闭消毒同时打开紫外线灯。待40min后,将烟雾放净,关闭紫外线灯,接种人员就可进行接种。接种的方法是,穿好工作服,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点燃酒精灯,左手拿着母种试管对准火焰口,右手拿着铁勾在酒精灯火焰消毒3-5秒种后立即伸进母种试管内把菌种分成5-7段,再用左手迅速将纱布瓶盖打开,右手即把一段菌块勾入瓶内速将瓶盖按原样盖紧。第二瓶接种的方法随第一瓶一样同。

当北虫草原种接好后,就迅速移入26℃恒温培养室里发菌培养。经过适宜的温度6天的发菌培养,栽培者要检查北虫草菌液的颜色为深棕色,瓶口闻有很浓的北虫草气味,就能辨别出菌种的优劣质量。如有发菌瓶内浓度低、气味臭,并有五颜六色的菌液,就是有杂菌污染的菌液,不用。通氧培养。

五、北虫草栽培方法

北虫草栽培室内栽培,搭架子,散射光线很需要,床架要牢固,通风条件要好,有水电方便使用喷水加湿,调节光线,操作灵活,水泥地、沙地都可,门窗要大一点,并装有防蝇纱窗等设施。

1、北虫草栽培容器是广口罐头瓶或专用器皿,封盖可用封口膜,用皮套套紧。

2、栽培种植北虫草培养基配方和消毒。①大米或小麦30克,选择无霉变高质量的,水量1:1.7~1.8比量。也可在水中加些营养液。封口膜封平,立即移放在高压杀菌锅内消毒。灭菌也可以用常压灭菌锅。

3、当消毒培养基移放进高压灭菌锅内消毒时,压力表指针上升到0.5公斤/公分2时,立即打开放气阀,让压力表指针慢慢降至0时,说明放净冷气,然后关闭阀门,待锅内温度升至1.2公斤/公分2后,恒定保温1小时,再慢慢退温至0指针,(节省时间也可慢慢打开放气阀放气降压)并开盖冷却至常温等待接种。

待温度降至30℃以下就可接种。其方法是将接种枪等器具,菌种,灭过菌的培养基放入接种室内,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气化消毒,按无杂菌要求进行接种。稀释后的菌种每瓶500ml可接种200瓶,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

菌瓶未搬进以前,先用杀菌剂将培养室彻底消毒,然后把已接好菌种的北虫草排放在牢固的架子上。在发菌阶段的前4-5天室温度控制在16-20℃之间,以后调整至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每天进行对流通气50-80min,可根据培养室内的实际情况调整。经过7-15天的培养,北虫草菌丝长满全瓶。再经过4-5天散射光的培养,使菌丝营养生长成熟,,同时挑净杂菌,继续做好清洁卫生防蝇工作。

在催蕾出子座过程中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①每天散射光照不少于8小时,晚上还用日光照照射16小时;②室内温度20-22℃,夜里适当降低3-5℃。③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④每天通气2-3次,每次通气20-40分钟,待菌丝由白色转为桔黄色后并陆续纽结成园丘状隆起原基,分秘黄色水珠,就进行做好长北虫草子座准备工作。

①出子座管理的温度,出子座前6-7天,室温控制在18-20℃,以后室温适当提高2℃,但不能超过25℃。②光线散射光要充足,但不能直射光照。③湿度提到85%。待北虫草平面突起形成小米粒原基时,要适当通气补充新鲜空气,但不揭瓶盖,可在瓶盖上刺孔5-8个(20号的针头),以利瓶内气体交换。待子座长出1公分长后。将室内湿度提高到90%左右。空间墙壁喷水以提高湿度。当北虫草子座长至1-2cm时,可补一次营养液,按照通风换气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15-20天后即可采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