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27718阅读:1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该去油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纺织前处理去油工艺中的应用,尤其适用于用织物前处理快速去油工艺,防油返沾。



背景技术:

纺纱、织布过程中,布面或纺织纤维总会沾上一些油污(机油等);此外,纺织纤维在储运过程中也容易沾上油污。为了保证后续的染色性能,防止色花、色淀及硅油斑等的出现,在染色前需要对织物进行前处理除去布面上的油剂和油污。

去除油剂和油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溶解法。采用某些有机溶剂对织物进行浸泡。过去一些染厂常用一些挥发性溶剂(如香焦水、苯及衍生物、三氯乙烯等)和肥皂制成清洗剂,用小毛刷沾洗织物表面;(2)洗涤法。此法可有效去除大面积纺丝油剂,可实现工业化应用,但需要用到高效洗涤助剂。根据洗涤原理,在洗涤过程中,洗涤剂与污垢、污垢与固体间发生物理作用(润湿、渗透、乳化等作用),并借助机械力使污垢从固体表面脱落下来,分离后的污垢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均匀的分散于介质中而被除去。

织物前处理过程中,化学溶剂除油是最有效的除油方式,油污溶解速度快,但是溶剂使用量比较大,而且溶剂毒性大、易燃、易爆,使用受到限制。

目前,水基型除油剂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这种除油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及各种助剂复配而成,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清洗作用去除油污,需要更强的机械搅拌作用来达到去油的目的,去油效率相对较低。

微乳液是由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低粘度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粒径在1-100nm之间。微乳液能与油、水混溶,大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尤其是中相微乳液,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3mn/m,有时甚至为负值。因此微乳液去油剂具有自乳化作用,即在清洗的过程中,在少量机械能(如轻微搅拌或摇动)的外界能量输入条件下只依靠乳化剂本身的乳化能力就可将油水两相自动混成乳状液,同时结合少量溶剂快速脱附油污的优势,达到快速去油的目的。相比于常规的去油剂,微乳液去油剂兼具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并有效减少了溶剂的用量,使得溶剂能稳定存在于配方中,高效发挥其溶油作用,总言之,更高效更节能。

微乳液目前使用的最大缺点是不耐稀释,需要很高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才能形成稳定的微乳液,这就提高了其应用的成本。因此,解决微乳液不耐水稀释的缺点,使其可以在很低浓度下发挥快速去油的优点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克服现有微乳液不耐水稀释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织物前处理的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织物前处理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其组成的质量份如下:

所述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结构通式为:

式中,r1是含有8-16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族基,a为5-8,b为1-4,且a+b≤10;

所述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盐的结构通式为:

式中,r2是含有8-16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族基,c为5-8,d为1-3,且c+d≤10;x为离子基团,为-so3na、-ch2coona或者-po3na;

所述聚氧乙烯基脂肪基季铵盐的结构通式为:

式中,r3是含有8-16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脂族基,e为1-8。

作为优选,r1为含有8或13个碳原子的饱和脂族基,a为6,b为1或2。

作为优选,r2为含有8或12-14个碳原子的饱和脂族基,c为6,d为1。

作为优选,r3为含有12-14个碳原子的饱和脂族基,e为3或5。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剂作为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的油相,选自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甲醚,三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甲醚,正丁烷,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石油醚,四氯化碳,1-甲基-4-环己烯,煤油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选自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中的一种。

作为最优选,所述的溶剂为乙二醇丁醚,助表面活性剂为异丁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的制备方法,将所选的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盐、聚氧乙烯基脂肪基季铵盐、溶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均匀,逐步水稀释,即得到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用于纺织前处理去油工艺中的应用,具体的加工工艺如下:加入前述的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0.25-10g/l,纯碱0-20g/l,工作液升温到80-100℃,织布以25-40m/min速度通过工作液槽,然后水洗。

本发明中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盐的加入提高微乳液去油剂耐高温耐盐碱,添加少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经由静电排斥作用,进一步提升微乳液的稳定性;以带有乙氧基基团的聚氧乙烯基脂肪基季铵盐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稳定共存于水溶液中,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静电中和,能够有效调控水溶液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形成的混合界面分子膜能有效在低浓度下稳定油溶性溶剂,使微乳液耐水稀释。

本发明通过引入微乳液去油剂配方在织物去油工艺中的应用,可以同时实现水溶性污渍和油溶性油污的快速去除,可节约去油时间以及去油所需要的机械搅拌强度,并防油返沾,适应节能减排的新形势,在纺织印染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的去油率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7

本发明的去油剂原料配方按照表一进行配料,单位为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的制备过程为:将所选的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盐、聚氧乙烯基脂肪基季铵盐、异丁醇以及乙二醇丁醚进行混合均匀,逐步水稀释可以得到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最后逐步稀释成0.25-10g/l工作液应用在快速去油工艺中。

表一:原料配方

实施例1配方制得的除油剂去油率数据见图1。去油率测试评价方法如下:

(1)油布制备

首先将油剂和二氯甲烷按照质量比1:9混合,测试织布裁剪成长度为15厘米的正方形样品,然后将测试织布放入油剂混合溶液中浸泡1小时,取出在烘箱70℃烘48小时,最后在定型机上高温定型,定型温度170℃。高温定型的作用是模拟油剂在织物上经预定型过程所遭受的热处理。

(2)除油工艺

除油工作液包括:表一中所述原料制得的除油剂2g/l。除油步骤包括:室温下将上述步骤(1)获得的油布放入除油工作液中,然后以4-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95℃并保温10分钟,接着冷水洗,脱水并晾干。

依上述步骤条件,改变工作液浓度,稀释去油剂为:0.25g/l、0.5g/l、1.0g/l、1.5g/l,图1中的0g/l为空白样。

(3)除油结果评价

通过前述(2)除油工艺油的重量损失计算得到去油率。方形织布称重,记录数据w1,上油,烘干并高温定型后称重w2,除油工艺后水洗晾干,称重w3。去油率公式如下:

本发明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具有的有益效果:

1、具有较好的去除水溶性污渍和油溶性油污的能力,在去油能力上,如图1所示,在1.5g/l以上时具有很强的去油能力,去油率达到80%以上;

2、能够适应快速去油工艺,防油返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变、改进和润饰,这些改变、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