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称重式有机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242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厌氧反应器,具体是指一种可拆卸的称重式有机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有机物厌氧反应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这种反应通过厌氧细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消化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以及ch4、co2、h2s等气体,它是目前处理有机废物最经济、环保的方法,同时对产生的气体还可再利用并造福社会。有机厌氧反应器则是用于发生有机物厌氧反应的装置,现有的有机厌氧反应器大多为整体式设计,但由于其体积大,因此不便于对反应器进行内部维护。并且,现有的有机厌氧反应器还不能自行称重,因此不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监测反应器中物质的重量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称重式有机厌氧反应器,以期望能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监测反应器中物质的重量变化,并能对反应器进行内部维护。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卸的称重式有机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上反应器和下反应器;在所述上反应器上设有承重支耳,在所述承重支耳下侧还设有重量传感器,在所述上反应器上还设有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支耳设为2~4个,所有承重支耳等间距设置在上反应器的上端,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承重支耳一一对应设置。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上反应器上设有上反应器支耳,在所述下反应器上设有与上反应器支耳相配合的下反应器支耳,上反应器支耳与下反应器支耳通过螺栓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反应器与下反应器之间设有密封圈。

为了确保效果,所述承重支耳焊接在上反应器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同时还能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监测反应器中物质的重量变化,并可拆卸反应器,从而可方便对反应器进行内部维护。

(2)本发明的承重支耳设为2~4个,可方便将称重支耳安放在承载台上;且所有承重支耳等间距设置在上反应器的上端,可使每个承重支耳均匀分担反应器的重量;重量传感器与承重支耳一一对应设置,所有重量传感器所感应的重量之和即为整个反应器的重量。

(3)本发明的上反应器上设有上反应器支耳,在所述下反应器上设有与上反应器支耳相配合的下反应器支耳,上反应器支耳与下反应器支耳通过螺栓连接,即可方便拆卸反应器。

(4)本发明的上反应器与下反应器之间设有密封圈,可实现上反应器与下反应器之间的密封连接。

(5)本发明的承重支耳焊接在上反应器上,以使承重支耳与上反应器固为一体结构,并能更好的承载整个反应器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为:

1—下反应器,2—上反应器,3—重量传感器,4—承重支耳,5—显示器,6—密封圈,7—螺栓,8—上反应器支耳,9—下反应器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可拆卸的称重式有机厌氧反应器,包括上反应器2和下反应器1,所述上反应器2与下反应器1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查看反应器的内部情况,即可方便维修或更换其内部的零部件并对反应器进行内部维护。本发明的上反应器2上设有上反应器支耳8,在所述下反应器1上设有与上反应器支耳8相配合的下反应器支耳9,上反应器支耳8与下反应器支耳9通过螺栓7连接,如图1所示。

实施时,可将上反应器支耳8焊接在上反应器2上,使上反应器支耳8与上反应器2固为一体结构。同样的,所述下反应器支耳9也焊接在下反应器1上。同时,为了便于密封,在所述上反应器2与下反应器1之间设有密封圈6,如图1所示。

所述上反应器2上设有承重支耳4,使用时将承重支耳4置于承载台上,承重支耳4则支撑整个反应器的重量。所述承重支耳4设为2~4个,所有承重支耳4等间距设置在上反应器2的上端,如图1所示,该承重支耳4的数量可根据承载台的设置情况来具体设定。所述承重支耳4焊接在上反应器2上,以使承重支耳4与上反应器2固为一体结构,并能更好的承载整个反应器的重量。

在所述承重支耳4下侧还设有重量传感器3,所述重量传感器3则位于承重支耳4与承载台之间,且该重量传感器3与承重支耳4一一对应设置。同时,在所述上反应器2上还设有显示反应器重量的显示器5,以便于查看。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称重式有机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上反应器(2)和下反应器(1);在所述上反应器(2)上设有承重支耳(4),在所述承重支耳(4)下侧还设有重量传感器(3),在所述上反应器(2)上还设有显示器(5)。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同时还能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监测反应器中物质的重量变化,并可拆卸反应器,从而可方便对反应器进行内部维护,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前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忆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