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6632阅读:2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属于塑料薄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现在人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塑料薄膜具有透明性好、阻湿性好、耐热性优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目前市场上的塑料薄膜主要以聚乙烯塑料薄膜为主,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还以其难降解性被称为“白色污染”,而且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它以生物降解树脂为主要原料,将加工助剂、生物降解助剂、分散助剂、光敏助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加工成塑料薄膜,该塑料薄膜可微生物降解,在有光的条件下降解速度更快,消除了塑料薄膜带来的环境污染,但其生产条件不明确,设备技术能否达到要求不明,生产出来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一种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筛选:塑料颗粒经300~500目的筛子筛选,塑料颗粒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1.23-1.67%、氧化镁0.13-0.25%、聚氯乙烯树脂1.13-1.46%、氧化锌0.03-0.06%、氧化铝0.13-0.16%、甘油三醋酸酯0.08-0.11%、丁苯橡胶0.55-0.83%、氟树脂2.12-2.67%、聚氨酯树脂:0.35-0.69%、聚乙烯醇0.49-0.83%、钛白粉0.11-0.43%、环氧树脂0.53-0.65%、ce0.01-0.04%、lu0.02-0.05%,余量为聚氯乙烯;

(2)融化:将步骤(1)中筛选后的目的颗粒加入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170℃~190℃,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目的颗粒融化成熔融状态;

(3)将融化后的原料加入吹膜机内,吹出薄膜,吹膜温度为150-180℃;

(4)冷却:将步骤(3)中挤出的熔体薄膜紧贴在冷却辊上进行冷却;

(5)电晕处理:将步骤(5)中冷却得到的塑料薄膜,经电晕处理机进行电晕处理;

(6)除电及除尘: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进行除电及除尘;

(7)喷涂:利用喷墨打印系统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印刷油墨;

(8)烘干:通过热辊对印刷油墨后的塑料薄膜进行烘干;

(9)切除废边卷取:将步骤(8)中得到的塑料薄膜两边废边切除并卷取包装。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塑料颗粒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1.23%、氧化镁0.13%、聚氯乙烯树脂1.13%、氧化锌0.03%、氧化铝0.13%、甘油三醋酸酯0.08%、丁苯橡胶0.55%、氟树脂2.12%、聚氨酯树脂0.35%、聚乙烯醇0.49%、钛白粉0.11%、环氧树脂0.53%、ce0.01%、lu0.02%,余量为聚氯乙烯。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塑料颗粒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1.67%、氧化镁0.25%、聚氯乙烯树脂1.46%、氧化锌0.06%、氧化铝0.16%、甘油三醋酸酯0.11%、丁苯橡胶0.83%、氟树脂2.67%、聚氨酯树脂:0.69%、聚乙烯醇0.83%、钛白粉0.43%、环氧树脂0.65%、ce0.04%、lu0.05%,余量为聚氯乙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塑料薄膜由于成分配比科学,具有优良的耐高压性能,并且耐腐蚀和耐热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2)本发明的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通过干燥,可以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彻底,除去水份,提高产品质量,能有效降低生产的次品率;

(3)本发明的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通过电晕处理使塑料薄膜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提高后续喷涂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筛选:苯乙烯1.23%、氧化镁0.13%、聚氯乙烯树脂1.13%、氧化锌0.03%、氧化铝0.13%、甘油三醋酸酯0.08%、丁苯橡胶0.55%、氟树脂2.12%、聚氨酯树脂0.35%、聚乙烯醇0.49%、钛白粉0.11%、环氧树脂0.53%、ce0.01%、lu0.02%,余量为聚氯乙烯;

(2)融化:将步骤(1)中筛选后的目的颗粒加入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170℃~190℃,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目的颗粒融化成熔融状态;

(3)将融化后的原料加入吹膜机内,吹出薄膜,吹膜温度为150-180℃;

(4)冷却:将步骤(3)中挤出的熔体薄膜紧贴在冷却辊上进行冷却;

(5)电晕处理:将步骤(5)中冷却得到的塑料薄膜,经电晕处理机进行电晕处理;

(6)除电及除尘: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进行除电及除尘;

(7)喷涂:利用喷墨打印系统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印刷油墨;

(8)烘干:通过热辊对印刷油墨后的塑料薄膜进行烘干;

(9)切除废边卷取:将步骤(8)中得到的塑料薄膜两边废边切除并卷取包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筛选:塑料颗粒经300~500目的筛子筛选,塑料颗粒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1.67%、氧化镁0.25%、聚氯乙烯树脂1.46%、氧化锌0.06%、氧化铝0.16%、甘油三醋酸酯0.11%、丁苯橡胶0.83%、氟树脂2.67%、聚氨酯树脂:0.69%、聚乙烯醇0.83%、钛白粉0.43%、环氧树脂0.65%、ce0.04%、lu0.05%,余量为聚氯乙烯;

(2)融化:将步骤(1)中筛选后的目的颗粒加入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170℃~190℃,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目的颗粒融化成熔融状态;

(3)将融化后的原料加入吹膜机内,吹出薄膜,吹膜温度为150-180℃;

(4)冷却:将步骤(3)中挤出的熔体薄膜紧贴在冷却辊上进行冷却;

(5)电晕处理:将步骤(5)中冷却得到的塑料薄膜,经电晕处理机进行电晕处理;

(6)除电及除尘: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进行除电及除尘;

(7)喷涂:利用喷墨打印系统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印刷油墨;

(8)烘干:通过热辊对印刷油墨后的塑料薄膜进行烘干;

(9)切除废边卷取:将步骤(8)中得到的塑料薄膜两边废边切除并卷取包装。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属于塑料薄膜技术领域。该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筛选;(2)融化;(3)将融化后的原料加入吹膜机内,吹出薄膜;(4)冷却;(5)电晕处理;(6)除电及除尘;(7)喷涂;(8)烘干;(9)切除废边卷取。本发明的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通过电晕处理使塑料薄膜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提高后续喷涂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冉宏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纽东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7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