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微生物菌种活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346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酿酒等行业生产技术,具体为一种可控温微生物菌种活化罐。



背景技术:

菌种活化就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逐级扩大培养是为了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即获得活力旺盛和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

目前,生物制药和酿酒行业有时需要对冷藏微生物菌种进行活化复壮处理,通常需在带搅拌器的活化罐中进行CIP(高温、高浓度的洗净液)清洗灭菌,并加入定量的活化溶液或水,调节至微生物菌种适宜的活化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活化微生物菌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活化过程中保持恒温的可控温微生物菌种活化罐。

本实用新型可控温微生物菌种活化罐,其技术方案包括带高温高浓度洗净液清洗(CIP)、蒸汽杀菌并具有搅拌功能的罐体,所不同的是所述罐体外壁中部设有使用冰水作为冷媒对高温活化液进行降温的散热夹套,罐体外壁下部设有使用热水作为热媒对低温活化液进行加热的升温夹套。

所述散热夹套的进水口开设于夹套下部,散热夹套的出水口开设于夹套上部,以形成对流的温度传导而保证该部分活化液温度均匀。

所述升温夹套的进水口开设于夹套下部,升温夹套的出水口开设于夹套上部,以形成对流的温度传导而保证该部分活化液温度均匀。

所述升温夹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路分别接通冷热交换水罐的供水口和回水口。

为进一步提高活化效果,可通过管路向罐体通入无菌压缩空气使其产生备压。

为精确控制活化温度,所述罐体上分别设有监控罐体内部活化液温度的温控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控温微生物菌种活化罐具有高温高浓度洗净液清洗、蒸汽杀菌、搅拌、备压等功能,并通过上、下两套散热和升温夹套作为冷热交换设施使活化罐内培养液快速升温降温,保证了罐体内受热的活化液不会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对微生物菌种的杀灭,使活化过程可长时间保持恒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罐体;2、散热夹套;3、升温夹套;4、温控传感器;5、加水口;6、添加口;7、出料口;8、CIP管;9、气管;10、搅拌电机;11、搅拌轴;12、搅拌叶片;13、冰水进水管;14、冰水回水管;15、冷热交换水罐;16、蒸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控温微生物菌种活化罐的主体为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端盖上设有加水口5和添加口6,罐体1的锥形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端盖上通过CIP管8通入高温高浓度洗净液,通过气管9通入无菌压缩空气,蒸汽管16通入蒸汽,罐体1内设有由端盖上安装的搅拌电机10带动的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上安装有搅拌叶片12,如图1所示。

所述罐体1外壁的中部设有散热夹套2,所述散热夹套2的进水口开设于夹套下部并连通冰水进水管13,散热夹套2的出水口开设于夹套上部并连通冰水回水管14;所述罐体1的锥形下部外壁设有升温夹套3,所述升温夹套3的进水口开设于夹套下部并连通冷热交换水罐15的热水供水口,升温夹套3的出水口开设于夹套上部并连通冷热交换水罐15的冷水回水口,所述冷热交换水罐15的冷热交换介质采用蒸汽和冷水,如图1所示。

所述罐体1上设有监控罐体1内活化液温度的温控传感器4,如图1所示。

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监控罐体1内压力的的压力表。

所述冰水进水管13供应4℃左右的冰水作为冷媒对活化液进行降温,所述冷热交换水罐15供应的热水温度不宜超过55℃,以防止活化的微生物菌种被杀灭。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方式:

实际运行时采用自控控制,罐体1内活化液温度高时采取中部散热夹套2提供的冷媒进行降温,活化温度低时采取下部升温夹套3提供的热媒进行升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