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400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突出的是气密性和水密性。它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而对蒸汽的透过率则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因此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内胎、蒸汽管、水胎、水坝底层以及垫圈等各种橡胶制品。

工业上丁基橡胶的生产均采用丁基橡胶装置实现,所述丁基橡胶装置是以异丁烯和异戊二烯为原料,用三氯化铝加微量水为催化剂,氯甲烷为稀释剂,采用淤浆法生产丁基橡胶的石油化工装置。

目前,丁基橡胶市场竞争激烈,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原料异丁烯,其单耗占到生产成本的近65%,而生产过程中异丁烯的转化率只有90%左右,虽然剩余的异丁烯能够经过闪蒸进行回收,但是上述回收异丁烯相对于原料异丁烯在杂质、物化性能等方面存在不可逆改变,导致其价值远低于原料异丁烯(回收异丁烯价格在6000元左右,而原料异丁烯价格在8000元左右)。因此,如何能够将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进行再利用,提高异丁烯的使用率、降低单耗及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能够实现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提高异丁烯的使用率,且降低单耗及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包括:

回收异丁烯储罐;

进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回流装置;

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回流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设有出料口和第一导淋出口,所述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相连;

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淋出口相连的流量控制装置;

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二调节阀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设有第二导淋出口;

导淋进口与所述第二导淋出口相连的第三调节阀组;

进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相连的原料异丁烯储罐。

优选的,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为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装置为回流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包括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和依次将所述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串联的碳钢管路;

所述第一调节阀组的进料口设置在第一闸阀与第三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设置在第二闸阀与第三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一导淋出口设置在第一闸阀与第一调节阀之前的碳钢管路上或第二闸阀与第一调节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质量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包括第四闸阀、第二调节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和依次将所述第四闸阀、第二调节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串联的碳钢管路;

所述第二调节阀组的进料口设置在第四闸阀与第六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二导淋出口设置在第四闸阀与第二调节阀之前的碳钢管路上或第五闸阀与第二调节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阀组包括第七闸阀、第三调节阀、第八闸阀、第九闸阀和依次将所述第七闸阀、第三调节阀、第八闸阀、第九闸阀串联的碳钢管路;

所述导淋进口设置在第七闸阀与第三调节阀之前的碳钢管路上或第八闸阀与第三调节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设置在第八闸阀与第九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

优选的,还包括:

进料口与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二回流装置,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进料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的出料口还与丁基橡胶装置中原料混合储罐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包括:回收异丁烯储罐;进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回流装置;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回流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设有出料口和第一导淋出口,所述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相连;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淋出口相连的流量控制装置;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二调节阀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设有第二导淋出口;导淋进口与所述第二导淋出口相连的第三调节阀组;进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相连的原料异丁烯储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能够实现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提高异丁烯的使用率,且降低单耗及生产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充分考虑技改后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管路阻塞等问题,易于对系统故障进行维修及养护,同时不影响原有丁基橡胶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包括:

回收异丁烯储罐;

进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回流装置;

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回流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设有出料口和第一导淋出口,所述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相连;

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淋出口相连的流量控制装置;

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二调节阀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设有第二导淋出口;

导淋进口与所述第二导淋出口相连的第三调节阀组;

进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相连的原料异丁烯储罐。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回收异丁烯储罐,2为第一回流装置的进料口,3为回收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4为第一回流装置,5为第一调节阀组的进料口,6为第一回流装置的出料口,7为第一调节阀组,8为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9为第一导淋出口,10为回收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11为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料口,12为流量控制装置,13为第二调节阀组的进料口,14为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料口,15为第二调节阀组,16为第二导淋出口,17为导淋进口,18为第三调节阀组,19为原料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20为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21为原料异丁烯储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包括回收异丁烯储罐(1)、第一回流装置(4)、第一调节阀组(7)、流量控制装置(12)、第二调节阀组(15)、第三调节阀组(18)和原料异丁烯储罐(2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1)用于提供回收异丁烯,所述回收异丁烯为聚合单元未反应的异丁烯经过精馏提纯得到的异丁烯,其相对于原料异丁烯在杂质、物化性能等方面存在不可逆改变,但是由于所述回收异丁烯未脱离反应体系,能够将其按一定比例与原料异丁烯进行掺混,作为聚合单体从而实现再利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1)设有出料口(3)和进料口(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1)优选为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回流装置(4)用于输送回收异丁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回流装置(4)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6);其中,所述第一回流装置(4)的进料口(2)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1)的出料口(3)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回流装置(4)优选为回流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能够控制回收异丁烯在再利用系统中的流动路径,易于对再利用系统进行维修及养护。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设有进料口(5)、第一导淋出口(9)和出料口(8);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的进料口(5)与所述第一回流装置(4)的出料口(6)相连,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的出料口(8)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1)的进料口(10)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导淋出口(9)设有导淋阀,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优选包括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和依次将所述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串联的碳钢管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的进料口(5)设置在第一闸阀与第三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一调节阀组(7)的出料口(8)设置在第二闸阀与第三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一导淋出口(9)设置在第一闸阀与第一调节阀之前的碳钢管路上或第二闸阀与第一调节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2)用于精确计量回收异丁烯的流量,从而使其与原料异丁烯掺混后不影响丁基橡胶的正常生产。在本实用新型中,配制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的混合物料时,根据混合物料的配制流量来调节回收异丁烯的掺混流量,掺混比例优选为混合物料配制流量:回收异丁烯掺混流量=100:(1~1.5)(如当混合物料配制流量为10t/h时,回收异丁烯掺混流量为100kg/h~150kg/h)。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2)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4);其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2)的进料口(11)与所述第一导淋出口(9)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2)优选为质量流量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组(15)主要用于辅助流量控制装置(12)实现回收异丁烯在再利用系统中流量的精确控制,同时能够控制回收异丁烯在再利用系统中的流动路径,易于对再利用系统进行维修及养护。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组(15)设有进料口(13)和第二导淋出口(16);其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组(15)的进料口(13)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2)的出料口(14)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导淋出口(16)设有导淋阀,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组(15)优选包括第四闸阀、第二调节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和依次将所述第四闸阀、第二调节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串联的碳钢管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组(15)的进料口(13)设置在第四闸阀与第六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二导淋出口(16)设置在第四闸阀与第二调节阀之前的碳钢管路上或第五闸阀与第二调节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能够控制回收异丁烯在再利用系统中的流动路径,易于对再利用系统进行维修及养护。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设有导淋进口(17)和出料口(20);其中,所述导淋进口(17)与所述第二导淋出口(16)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淋进口(17)设有导淋阀,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优选包括第七闸阀、第三调节阀、第八闸阀、第九闸阀和依次将所述第七闸阀、第三调节阀、第八闸阀、第九闸阀串联的碳钢管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淋进口(17)设置在第七闸阀与第三调节阀之前的碳钢管路上或第八闸阀与第三调节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的出料口(20)设置在第八闸阀与第九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21)用于将再利用系统中的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实现掺混。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21)设有进料口(19);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21)的进料口(19)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的出料口(20)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再利用系统优选还包括:

进料口与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二回流装置,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进料口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用于输送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的混合物料。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回流装置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21)优选还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优选还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的进料口设置在第七闸阀与第九闸阀之间的碳钢管路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原料异丁烯储罐(21)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18)的进料口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回流装置优选为外送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回流装置的出料口优选还与丁基橡胶装置中原料混合储罐相连,从而使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的混合物料进一步进行丁基橡胶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1)回收异丁烯储罐(1)中的回收异丁烯由出料口(3)经进料口(2)进入第一回流装置(4),经第一回流装置(4)输送,由出料口(6)经进料口(5)进入第一调节阀组(7),其中一部分回收异丁烯依次经出料口(8)和进料口(10)重新回到回收异丁烯储罐(1),另一部分回收异丁烯由第一导淋出口(9)排出;

(2)由第一导淋出口(9)排出的回收异丁烯经进料口(11)进入流量控制装置(12)调节流量,然后依次经出料口(14)和进料口(13)进入第二调节阀组(15)进一步控制流量,实现回收异丁烯在再利用系统中流量的精确控制,最后由第二导淋出口(16)排出;

(3)由第二导淋出口(16)排出的回收异丁烯经经导淋进口(17)进入第三调节阀组(18),在依次经出料口(20)和进料口(19)进入原料异丁烯储罐(21)实现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的掺混,完成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包括:回收异丁烯储罐;进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回流装置;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回流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设有出料口和第一导淋出口,所述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与所述回收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相连;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淋出口相连的流量控制装置;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二调节阀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设有第二导淋出口;导淋进口与所述第二导淋出口相连的第三调节阀组;进料口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相连的原料异丁烯储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能够实现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提高异丁烯的使用率,且降低单耗及生产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充分考虑技改后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管路阻塞等问题,易于对系统故障进行维修及养护,同时不影响原有丁基橡胶装置的正常运行。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2为回流泵的进料口,3为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的出料口,4为回流泵,5为第一调节阀组的进料口,6为回流泵的出料口,7为第一调节阀组,8为第一调节阀组的出料口,9为第一导淋出口,10为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的进料口,11为质量流量计的进料口,12为质量流量计,13为第二调节阀组的进料口,14为质量流量计的出料口,15为第二调节阀组,16为第二导淋出口,17为导淋进口,18为第三调节阀组,19为原料异丁烯储罐的进料口,20为第三调节阀组的出料口,21为原料异丁烯储罐,22为第一闸阀,23为第一调节阀,24为第二闸阀,25为第三闸阀,26为第一导淋出口的导淋阀,27为第四闸阀,28第二调节阀,29第五闸阀,30为第六闸阀,31为第二导淋出口的导淋阀,32为第七闸阀,33为第三调节阀,34为第八闸阀,35为第九闸阀,36为导淋进口的导淋阀,37为外送泵,38为外送泵的进料口,39为外送泵的出料口,40为原料异丁烯储罐的出料口,41为第三调节阀组的进料口,42为丁基橡胶装置中原料混合储罐。

采用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进行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控制第一调节阀组(7)、第二调节阀组(15)和第三调节阀组(18)使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1)中的回收异丁烯能够顺利输送至原料异丁烯储罐(21),具体为:打开第一闸阀(22)、第二闸阀(24)和第一导淋出口的导淋阀(26),关闭第三闸阀(25);关闭第四闸阀(27),打开第五闸阀(29)、第六闸阀(30)和第二导淋出口的导淋阀(31);打开第七闸阀(32)、第八闸阀(34)和导淋进口的导淋阀(36),关闭第九闸阀(35);

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1)中的回收异丁烯由出料口(3)经进料口(2)进入回流泵(4),经回流泵(4)输送,由出料口(6)经进料口(5)进入第一调节阀组(7),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阀(23)的开度使其中一部分回收异丁烯依次经出料口(8)和进料口(10)重新回到丁基橡胶装置中异丁烯回收塔的塔顶储罐(1),另一部分回收异丁烯由第一导淋出口(9)排出;

(2)由第一导淋出口(9)排出的回收异丁烯经进料口(11)进入质量流量计(12)调节流量,然后依次经出料口(14)和进料口(13)进入第二调节阀组(15),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阀(28)的开度稳定质量流量计(12)的示数,从而实现回收异丁烯在再利用系统中流量的精确控制,最后由第二导淋出口(16)排出;

(3)由第二导淋出口(16)排出的回收异丁烯经经导淋进口(17)进入第三调节阀组(18),在依次经出料口(20)和进料口(19)进入原料异丁烯储罐(21)实现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的掺混,完成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过程;

(4)原料异丁烯储罐(21)中的回收异丁烯与原料异丁烯的混合物料由出料口(40)经进料口(38)进入外送泵(37),经外送泵(37)输送,一部分混合物料由出料口(39)经进料口(41)进入第三调节阀组(18),再依次经出料口(20)和进料口(19)重新回到原料异丁烯储罐(21);另一部分混合物料进入丁基橡胶装置中原料混合储罐(42)进一步进行丁基橡胶的生产。

采用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丁基橡胶装置中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系统进行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目前整体再利用系统运行较好,如出现的系统故障、管路阻塞等问题,上述再利用系统也易于对系统故障进行维修及养护,同时不影响原有丁基橡胶装置的正常运行;并且,上述再利用系统实施后,异丁烯单耗由原来的1.09t异丁烯/1t丁基橡胶,降至1.03t异丁烯/1t丁基橡胶,产品质量不仅没有降低,优级率由80.5%提高至82%;核算后,每月可节约成本近55万,实现了回收异丁烯的再利用,提高异丁烯的使用率,且降低单耗及生产成本。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