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0441发布日期:2018-06-19 21:57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菌种培养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简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真菌研究人员在进行真菌菌丝体的总DNA、RNA和蛋白质的提取或真菌发酵配方、参数探索等研究中,需要对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增殖,然后再将菌丝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目前常利用高速离心法和过滤法将菌丝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对于高速离心法,由于某些真菌菌种液体培养的菌丝体较为粘稠,呈悬浮液大颗粒状态,即使离心的速度很高也难以将其完全紧凑地沉降到离心管底部,分离效果差,而菌丝球颗粒内部的水分也难以通过离心去除,且离心机成本高、操作繁琐耗时;过滤法包括运用滤纸过滤和普通纱布过滤等,对于滤纸过滤,则同样由于发酵液浓度高且粘稠,很难得到较干燥的菌丝,且滤纸微孔很快就被发酵液堵住,难以过滤下去,需不断更换滤纸,而吸附在滤纸上的菌丝体,由于滤纸湿后容易被刮破,因此也较难完整取下来;对于纱布过滤,则样品数量多的情况下,由于纱布易沾菌丝造成不同样品间的菌丝交叉污染,故不可重复利用,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纱布层数少则菌丝容易漏出,层数多则每层纱布间及纱布孔中容易残留菌丝,造成样品的浪费和数据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真菌菌丝体从发酵液中分离时存在的效果不佳、样品损耗大且易交叉污染、操作繁琐耗时、成本高、耗材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和操作简单、节能环保且可重复利用的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其包括:真空泵、布氏漏斗、密封圈和抽滤瓶,所述布氏漏斗包括上端的圆筒部和下端与圆筒部相连的出口管,所述的布氏漏斗的出口管上套有密封圈,布氏漏斗的带有密封圈的出口管插入抽滤瓶的瓶口,密封圈一面贴紧出口管,另一面贴紧抽滤瓶的瓶口壁,实现布氏漏斗的出口管与抽滤瓶的瓶口之间的密封连接,所述的真空泵的抽气口经管道与抽滤瓶的出气口相连;

在布氏漏斗圆筒部内设有贴敷圆筒部内壁的网兜,网兜的开口外缘伸出圆筒部开口,网兜中设有与网兜形状相适应,贴敷于网兜壁的钢丝网,所述的钢丝网的网孔大小为150-250目;

所述的抽滤瓶的上部设有出气口,下部设有出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布氏漏斗的圆筒部贴合的钢丝网,收集得到的菌丝体含水量低,且分离速度极快,钢丝网使用后用无菌水冲洗后可重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避免交叉污染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根据菌丝球的大小,选择目数为150~250目的钢丝网,具有适应性广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真菌菌丝体的分离收集。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布氏漏斗的圆筒部中设置网兜,在长时间过滤收集过程中,如钢丝网出现堵塞导致过滤速度变慢时,可直接将网兜提起,更便于钢丝网更换、洗涤和真菌菌丝体的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抽滤瓶的下部设置出液管,在抽滤瓶的发酵液较多时,无需拔出布氏漏斗,即可将瓶中的发酵液放出来,收集装置可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布氏漏斗;2-网兜;3-钢丝网;4-密封圈;5-抽滤瓶;6-真空泵;7-出液管;8-阀门;9-出气口;10-圆筒部;11-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数、比例等可因地制宜做出选择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包括:真空泵6、布氏漏斗1、密封圈4和抽滤瓶5,所述布氏漏斗包括上端的圆筒部10和下端与圆筒部10相连的出口管11,所述的布氏漏斗的出口管上套有密封圈4,布氏漏斗1的带有密封圈的出口管插入抽滤瓶5的瓶口,密封圈一面贴紧出口管,另一面贴紧抽滤瓶5的瓶口壁,实现布氏漏斗的出口管与抽滤瓶的瓶口之间的密封连接,所述的真空泵的抽气口经管道与抽滤瓶的出气口9相连;

在布氏漏斗圆筒部内设有贴敷圆筒部内壁的网兜2,网兜的开口外缘伸出圆筒部开口,外缘部分便于更换钢丝网的时候提的,网兜中设有与网兜形状相适应,贴敷于网兜壁的钢丝网3,所述的钢丝网的网孔大小为150-250目;

所述的抽滤瓶的上部设有出气口9,下部设有出液管7,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8。

本实用新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是按照如下方式工作的:

安装连接好收集装置中的各部件后,将发酵液倒入布氏漏斗中的钢丝网中,接通真空泵的电源,抽滤开始。待布氏漏斗的出口管的最尖端再无液滴滴出时,抽滤完成,分别收集钢丝网上的真菌菌丝体和抽滤瓶中的真菌发酵液,完成真菌菌丝体的收集。

应用实验:

实验组:分别将香菇、平菇和黑木耳发酵液倒入本实施例的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的收集装置的布氏漏斗中的钢丝网中,打开抽滤,待布氏漏斗的漏斗部的最尖端再无液滴滴出时,完成真菌菌丝体的收集。

另设两组对照:①用滤纸取代钢丝网进行菌丝体收集。②应用12000转/分的转数进行高速离心收集菌丝体。

将收集的菌丝体分别称取湿重后,80℃烘干后再次称其干重,最终获得各方法收集的菌丝体含水量如表1。

表1

对照组1:高速离心收集菌丝体。

对照组2:应用滤纸作为滤膜进行真空抽滤。

实验组:应用钢丝网作为滤膜进行真空抽滤。

含水率=(湿重-干重)/湿重×100%。

a代表与对照组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b代表与对照组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c代表分别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

对照组1采用高速离心法收集菌丝体,对于发酵液较粘稠的,菌丝体很难沉降,对于菌丝球较大的,菌丝球内所含液体无法通过离心除掉,因此该方法收集得的菌丝体含水率较高,烘干耗时较长,且烘干过程中较易污染。该方法购买离心机、不同规格的转头、不同规格的离心管费用高,且高速离心耗时长、操作较难(当样品重量没平衡好时,高速离心易损伤转头、离心管,甚至可能崩开伤人)。

对照组2应用滤纸作为滤膜进行真空抽滤收集菌丝体,对于发酵液较清澈的,抽滤效果较好,且可以用金属药勺碾压菌丝球,使其内部的发酵液被释放出来抽滤下去,但滤纸微孔较小,容易堵塞,需更换滤纸;对于发酵液较粘稠的,滤纸很快就堵塞,频繁更换会造成样品损失,且收集得的菌丝体为糊状,含水率较高,烘干耗时较长,且烘干过程中较易污染。该方法对于某些样品需要不断更换滤纸,也造成一定浪费。

实验组应用钢丝网作为滤膜进行真空抽滤收集菌丝体,由于钢丝网孔径较大,不易造成堵塞,其孔径又不至于使菌丝漏出,因此菌丝体与发酵液的分离效果好,收集得的菌丝体含水量低,适用范围也较广,不同特性的真菌发酵都能收集得含水率较低的菌丝体。另,每平方米的200目钢丝网(304食品级钢)价格大概为40元,可做成150-170个的过滤用钢丝网,成本低且可反复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实验组应用钢丝网作为滤膜进行真空抽滤收集菌丝体,获得的菌丝体含水率低,且不论发酵液较粘稠或较清澈的都适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钢丝网可反复重复利用,节能低碳环保,经济实惠。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值得推广使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