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8111发布日期:2018-12-08 07:2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遗传育种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是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的主食,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和作为工业原料大。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因此杂交水稻彰显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杂交水稻的发展依赖于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大规模被种植。第一代杂交水稻是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第二代杂交水稻是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对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也存在问题。三系法中可利用的具有优良形状的父母本有限,配组不自由,野败保持系频率较低。

生产上现有的不育系间遗传差异小,杂交种育性稳定性不够,抵御逆境能力较差。而“两系法”中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受外界温度控制,易导致光温敏不育系自交结实,制种失败。因此开发新一代不育系对杂交水稻的发展至关重要。

水稻c6基因是bhlh转录因子中的一员,bhlh转录因子大部分参与花药绒毡层的发育或小孢子发育。花药绒毡层对花粉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绒毡层分泌的胼胝质酶能够适时地分解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的胼胝质壁,以保证小孢子彼此分离。而水稻aid1基因突变后会导致绒毡层细胞不能及时降解,程序性死亡延迟,从而绒毡层分泌的胼胝质酶影响到小孢子的发育和分离,最终表现为不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将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c6与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连锁,同时以蓝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cerulean作为报告基因,对水稻c6突变体进行基因改造,获得f1代杂合体。f1代杂合体在自交结实过程中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产生的后代既有能保持三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又有无育性的不育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

b、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

c、mcerulean基因表达盒的获得;

d、水稻基因表达盒c6的获得;

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

所述步骤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步骤包括:

第一步,利用上下游都引入的msel酶切位点,将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通过单酶切位点连接到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

第二步,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kpni和smai酶切位点和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的kpni和smai酶切位点,将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pg47连接到第一步已经连接上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pcambia1300载体上;

第三步,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的truli和kpn1酶切位点和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truli和kpn1酶切位点,将mcerulean基因表达元件连接到前两步已经连接上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和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pcambia1300上;

第四步,连接c6,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的smal和sau96i酶切位点和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的smal和sau96i酶切位点,将完整的水稻c6基因引入已经连有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和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和mcerulean基因表达元件的pcambia1300载体上。

所述步骤a、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进一步包括: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以f3/r3为上下游引物进行小麦致死基因ki的扩增,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msel酶切位点;其扩增的致死基因ki包含所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

所述步骤b、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进一步包括: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以f4/r4为上下游引物进行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扩增,在上下游引物中分别引入kpni和smai酶切位点。

所述步骤c、mcerulean基因表达盒的获得,进一步包括:

以含有mcerulean基因完整表达盒的质粒为模板,以f1/r1为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扩增过程中分别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truli和kpni位点,同时在下游引物引入的kpni位点前面加入msel酶切位点。

所述步骤d、水稻基因表达盒c6的获得,进一步包括:

提取水稻植株的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f2/r2为上下游引物进行完整c6基因表达盒的扩增,扩增过程中分别在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中引入smai和sau96i酶切位点,其扩增的水稻c6基因包含其上游的启动子和下游的终止子,同时包含所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方法选育的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方法在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将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c6与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连锁,同时以蓝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cerulean作为报告基因,对水稻c6突变体进行基因改造,获得f1代杂合体。f1代杂合体在自交结实过程中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产生的后代既有能保持三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又有无育性的不育系。

附图说明

图1: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图;

图2: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图;

图3:mcerulean基因完整表达盒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图;

图4:水稻c6基因表达盒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图;

图5:植物表达载体基因连锁、转录方向和酶切位点图谱;

图6:转基因植株结出的稻穗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是将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c6与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连锁,同时以蓝绿色荧光蛋白基因mcerulean作为报告基因,对水稻c6突变体进行基因改造,获得f1代杂合体。f1代杂合体在自交结实过程中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产生的后代既有能保持三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又有无育性的不育系,即所谓的第三代不育系。

一种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

b、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

c、mcerulean基因表达盒的获得;

d、水稻基因表达盒c6的获得;

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

所述步骤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步骤包括:

第一步,利用上下游都引入的msel酶切位点,将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通过单酶切位点连接到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

第二步,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kpni和smai酶切位点和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的kpni和smai酶切位点,将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ppg47连接到第一步已经连接上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pcambia1300载体上;

第三步,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的tru1i和kpn1酶切位点和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tru1i和kpn1酶切位点,将mcerulean基因表达元件连接到前两步已经连接上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和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pcambia1300上;

第四步,连接c6,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的smal和sau96i酶切位点和pcambia1300双元载体上的smal和sau96i酶切位点,将完整的水稻c6基因引入已经连有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和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和mcerulean基因表达元件的pcambia1300载体上。

1、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以f3/r3为上下游引物进行小麦致死基因ki的扩增,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msel酶切位点;其扩增的致死基因ki包含所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

2、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以f4/r4为上下游引物进行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扩增,在上下游引物中分别引入kpni和smai酶切位点。

3、mcerulean基因表达盒的获得

以含有mcerulean基因完整表达盒的质粒为模板,以f1/r1为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扩增过程中分别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tru1i和kpni位点,同时在下游引物引入的kpni位点前面加入msel酶切位点。

4、水稻基因表达盒c6的获得

提取水稻植株的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f2/r2为上下游引物进行完整c6基因表达盒的扩增,扩增过程中分别在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中引入smai和sau96i酶切位点,其扩增的水稻c6基因包含其上游的启动子和下游的终止子,同时包含所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方法选育的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方法在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表1:各基因扩增用到的引物、引物中添加的酶切位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方法选育的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方法在基于c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