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动隔膜泵抽取沼液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08775阅读:来源:国知局
芯左端的左排气腔联通,由于左排气腔上端通过左排气孔与左排气槽联通,并且由于左排气槽与泵体内的排气通道联通,使得调控轴左端内腔与外界大气相通,调控轴向做左移动时排出调控轴左端内腔中的空气;调控轴向左端移动时,进气腔室与设置于固定套上端和固定套下端之间的第三透气孔联通;调控轴右端内腔通过设置于固定套上端的右端第一右端阀芯的第二透气孔与第一右端阀芯右端的右排气腔联通,由于右排气腔上端通过右排气孔与右排气槽联通,并且由于右排气槽与泵体的排气通道联通,使得调控轴右端内腔与外界大气相通,调控轴向左移动时,调控轴右端内腔中的空气体积增大,调控轴右端内腔与设置于固定套上端和固定套下端之间的第四透气孔联通;与此同时,进气腔室通过第三透气孔与固定套下端内滑动套接的中心阀芯外侧壁左端的环形左气腔联通,沼气进入左气腔中,由于左气腔与中心阀芯左端台阶腔之间通过第五透气孔联通,并且中心阀芯左端的第二左端阀芯插入中心阀芯左端台阶腔内并形成左腔室,使沼气进入左腔内;与此同时,由于中心阀芯外侧壁右端的右气腔通过第六透气孔与中心阀芯的右端台阶联通,并且由于中心阀芯右端的第二右端阀芯插入中心阀芯右端台阶腔中形成右腔室,使得右气腔与右腔室相联通,并且由于右气腔通过第四透气孔与调控轴右端内腔联通,使得右气腔与排气通道相联通。
[0021]沼气进入左腔室内,使得左腔室内气压大于右腔室,使得中心阀芯向右移动,与此同时,调控轴继续向左移动,中心阀芯向右移动过程中带动与之连接的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移动,左连接轴向右移动过程中,带动左活塞右移,使得左活塞与左隔膜片之间的密封腔室气压减小,左隔膜片收缩变形,使得左隔膜片与泵体之间的左液体腔体积增大,并且使得左活塞内侧壁与设置于泵体内的中心体之间的左通气腔体积减小,由于左通气腔与排气通道相联通,左通气腔内减小的空气体积均可以通过排气通道排出,达到泵体左侧吸收液体的目的;同理,右活塞的右移,右隔膜片伸张变形,使得右隔膜片与泵体之间右液体腔体积减小,右活塞内侧壁与设置于泵体内的中心体之间的右通气腔体积增大,达到泵体右侧排出液体的目的。
[0022]调控轴向左移动过程中,调控轴的左端伸出右端收缩,调控轴的左端与向右移动的左活塞相遇,随着沼气不断向左腔室输送,左活塞带动调控轴一起向右移动;当右腔室中沼气被完全排出时,左活塞带动调控轴向右移动至调控轴左端凸起阻塞第三透气孔并且调控轴右端凸起阻塞第四透气孔位置处。
[0023]由于第三透气孔和第四透气孔的阻塞,并且调控轴左端与左活塞贴合,并且由于进气腔室内的气压大于调控轴右端气压,使得调控轴在气压以及惯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调控轴向右移动过程中,调控轴左端收缩并且右端伸出。
[0024]调控轴向右移动过程中,使得进气腔室与第四透气孔相联通,并且固定套上端的左端内腔与第三透气孔相联通,沼气进入右腔室,使得右腔室中的气压增大,从而使得中心阀芯向左移动,并挤压中心左腔室中的气体通过第五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以及左排气孔排出,中心阀芯向左移动过程中,驱动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移动,并带动左活塞和右活塞的移动,左隔膜片的伸出变形以及右隔膜片的收缩变形,使得左液体腔体积减小,左通气腔体积增加,达到泵体左侧排出液体目的,与此同时,右液体腔体积增加,右通气腔体积减小,达到泵体右侧吸收液体目的。
[0025]右活塞向左移动过程中与调控轴右端相遇,并带动调控轴向左移动,当左腔室中的气体完全排出时,调控轴的左凸起端密封第三透气孔,调控轴右端密封第四透气孔。
[0026]同理,由于第三透气孔和第四透气孔的阻塞,并且调控轴右端与右活塞贴合,并且由于进气腔室内的气压大于调控轴左端气压,使得调控轴在气压以及惯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调控轴向左移动过程中,调控轴左端伸出并且右端收缩。
[0027]如此往复的运动,实现中心阀芯的左右往复摆动,并实现左右活塞的伸缩,从而达到泵体抽取或者吸收液体的目的。
[0028]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29]固定套由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组成,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为一体化成型,上固定套内滑动套接有调控轴,下固定套内滑动套接有中心阀芯。
[0030]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31]上述的发酵原料可以为牲畜粪便、秸杆等。
[0032]本发明的沼气发酵系统的优点在于:
1、相互并联的子发酵池,可以作为一级水压间使用,促进沼液在多个子发酵池之间流动,并促进菌种的均匀分布,提高整个系统的发酵效率。
[0033]2、解决管道型沼气池的阻塞问题以及发酵原料分布不均匀问题,通过拉动拉杆在发酵腔室内运动,带动横杆的往复摆动,有效的疏通管道并且可以促进发酵原料的均匀分布。
[0034]本发明中的新型气动隔膜泵与现有记载的一种气动隔膜泵(专利号:2012101329572,以下简称对比文件)相比,本发明的不同之处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5]1、本发明中的中心阀芯直接驱动左、右活塞的运动,而对比文件中的中心阀芯只是起到调控气体流向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中心阀芯的动力,所以,本发明更加节能。
[0036]2、本发明中的活塞与隔膜片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室,不需要通过外接气源,通过施加气压带动,更加节约能源。
[0037]3、本发明中省略了对比文件中的左侧供气孔与隔膜片之间的气体通道,从而使得本发明的结构更加合理,制作难度降低。
[0038]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创意的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以沼气作为气源,从而驱动气动隔膜泵自动抽取沼液,实现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沼气驱动本发明的气动泵自动抽取沼液的方法,不需要消耗电力等其他能源的,从而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为本发明的沼气发酵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发明的沼气发酵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发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发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发明的拉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发明的气动泵状态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7为本发明的调控阀状态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8为本发明的阀芯套与固定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48]图9为本发明的调控阀状态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为本发明的调控阀状态三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11为本发明的调控阀状态四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2为本发明的调控阀状态五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13为本发明的调控阀状态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14为本发明的中心阀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4]【附图说明】: 10、第一发酵池;12、进料口 ;13、进料口排水管;14、出料口 ;15、出料口排水管;16、发酵腔室;18、支撑板。
[0055]20、第二发酵池。
[0056]30、第三发酵池。
[0057]40、水压间;42、排气管。
[0058]50、储气板;52、进料口挡气板;53、出料口挡气板;54、第一挡板;55、第二挡板。
[0059]60、拉杆;62、横杆;64、竖杆;66、手握杆。
[0060]70、第一导水管。
[0061]80、第二导水管。
[0062]100、调控阀;110、中心凹槽;112、进气孔;120、左排气槽;122、左排气孔;130、右排气槽;132、右排气孔;140、调控轴;142、左凸起部;144、右凸起部;150、第一左端阀芯;152、第一透气孔;154、左排气腔;160、第一右端阀芯;162、第二透气孔;164、右排气腔;170、中心阀芯;171、第五透气孔;172、左连接轴;173、第六透气孔;174、右连接轴;175、左气腔;176、左腔室;177、右气腔;178、右腔室;180、第二左端阀芯;190、第二右端阀芯。
[0063]210、左活塞;220、右活塞。
[0064]310、第三透气孔;320、第四透气孔。
[0065]410、进水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