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霉素甲磺酸盐及其生产方法_2

文档序号:9283652阅读:来源:国知局
霉素甲磺酸盐的制备
[0032] 以精制抽提液中金霉素实际摩尔量的2. 0倍,称取甲磺酸;将甲磺酸溶于乙二醇 溶液,在计量罐中配置50 %的甲磺酸;100 °C条件下,将上述配置的甲磺酸溶液2小时内 分批滴加到金霉素精制抽提液中,加料完毕后保温100分钟;冷却至5°C,离心,用KTC的 冷却乙醇/1,4_二氧六环(乙醇/1,4_二氧六环体积比为1.0 : 0.5)混合溶剂洗涤三 次,甩干,气流干燥,得到目标产物金霉素甲磺酸盐。白色结晶,收率81. 2%,MS(FAB) :m/ e574. 56 (M+)、478. 28 (M+-CH3SO3H),与目标产物金霉素甲磺酸盐的分子量理论计算值为 574. 99和金霉素的分子量理论计算值为478. 88 -致。
[0033] 实施例8、金霉素甲磺酸盐的制备
[0034] 以精制抽提液中金霉素实际摩尔量的1. 5倍,称取甲磺酸;将甲磺酸溶于乙醇/乙 二醇/丙二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体积比为〇. 5 :I. 0 : 1. 0)混合溶液,在计量罐中 配置50%的甲磺酸;100°C条件下,将上述配置的甲磺酸溶液2小时内分批滴加到金霉素精 制抽提液中,加料完毕后保温100分钟;冷却至5°C,离心,用10°C的冷却乙醇/1,4-二氧六 环/四氢呋喃(乙醇/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体积比为I. 0 : 0. 5 : 0. 5)混合溶剂洗 涤三次,甩干,气流干燥,得到目标产物金霉素甲磺酸盐。白色结晶,收率79.2%,MS(FAB): m/e574. 11 (M+)、478. 46 (M+-CH3SO3H),与目标产物金霉素甲磺酸盐的分子量理论计算值为 574. 99和金霉素的分子量理论计算值为478. 88 -致。
[0035] 实施例9、金霉素甲磺酸盐的制备
[0036] 以精制抽提液中金霉素实际摩尔量的1. 2倍,称取甲磺酸;将甲磺酸溶于丙酮/乙 二醇/乙腈(丙酮/乙二醇/乙腈体积比为0. 5 :I. 0 : 0. 5)混合溶液,在计量罐中配置 50%的甲磺酸;KKTC条件下,将上述配置的甲磺酸溶液2小时内分批滴加到金霉素精制抽 提液中,加料完毕后保温100分钟;冷却至5°C,离心,用KTC的冷却乙醇/1,4-二氧六环/ 乙腈(乙醇/1,4-二氧六环/乙腈体积比为I. 0 : 0. 5 : 0. 5)混合溶剂洗涤三次,甩干,气 流干燥,得到目标产物金霉素甲磺酸盐。白色结晶,收率72. 1 %,MS(FAB) :m/e575. 06 (M+)、 478. 22 (M+-CH3SO3H),与目标产物金霉素甲磺酸盐的分子量理论计算值为574. 99和金霉素 的分子量理论计算值为478. 88 -致。
[0037] 实施例10、金霉素甲磺酸盐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0038]实验采用1日龄雏鸡300只,随机均分成2组,即盐酸金霉素组和金霉素甲磺酸盐 组。根据肉鸡3个不同生长阶段配制基础日粮。每组均添加10%金霉素含量的盐酸金霉素 和金霉素甲磺酸的基础日粮。分圈地面平养,进鸡前1周,将鸡舍及全部用具冲洗干净,密 闭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薰蒸消毒,进鸡前2天打开鸡舍门窗;试验过程中定期消毒。
[0039] 开始喂养时,先喂加入白糖的温开水,出雏后24-32小时开始喂料,保证雏鸡正常 采食与饮水。1-2周龄用电热保温伞保温,每日光照23小时,暗1小时,自由采食和饮水,保 持地面干燥。
[0040] 7日龄用鸡新城疫II系弱毒苗滴鼻,21日龄进行法氏囊免疫,28日龄进行传支苗 免疫(饮水),35日龄用鸡新城疫II系弱毒苗饮水。14~42日龄各组饲料中添加IOOXlO6 的克球粉预防球虫病。
[0041] 称重:1日龄、2周龄、3周龄、6周龄、7周龄分别进行称重,并记录每日耗料和死亡 数,计算各阶段和全期平均增重及耗料量。
[0042] 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全期平均增重金霉素甲磺酸盐组比盐酸金霉 素组提高7. 33%,差异显著。各阶段日增重,金霉素甲磺酸组比盐酸金霉素组分别提高: 0-3周龄12. 92%、4-6周龄6. 55%和7周龄0. 72%。全期饲料转化率金霉素甲磺酸组比盐 酸金霉素组提高4. 68%。全期存活率金霉素甲磺酸组比盐酸金霉素组提高3. 63%。因此, 在肉鸡日粮中使用饲料金霉素甲磺酸盐无论是增重、饲料转化率、存活率,都要比添加盐酸 金霉素略好。
[0043] 表1金霉素甲磺酸盐和盐酸金霉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对比实验结果
[0044]
[0045] 实施例11、金霉素甲磺酸盐和盐酸金霉素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0046] 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TX)模型组、盐酸金霉素组和金 霉素甲磺酸组,每组10只,雌雄皆有,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分笼喂 养,均给予常规饲料,成分一致。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小鼠腹腔注射CTX 50mg?kg1 ?d\连续注射5d,建立免疫低下模型。建模结束次日,盐酸金霉素组和金霉素 甲磺酸组每天腹腔注射剂量均为12mg*kgi,空白对照组和CTX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 水,各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1d。末次称体重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h,眼眶取血,采集 的血液静置至析出血清后,于4°C3000r?min1离心lOmin,收集血清分装于Eppendorf管 中,置于-20°C保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采用酶 联免疫法测定,用酶标仪进行。所有数据采用SPSS17.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 2〇
[0047] 从表2可以看出,CTX模型组小鼠血清IgG、IgM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 (P〈0. 05),但IgA无显著差异。说明CTX能够抑制小鼠IgG、IgM的产生,但不能抑制IgA的 产生,CTX具有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作用,表明本实验中CTX免疫抑制小鼠模型 是成功的,其小鼠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0048] 金霉素甲磺酸盐组和盐酸金霉素组与CTX组比较,均可显著增加免疫抑制模型小 鼠IgA、IgG及IgM的含量(P〈0. 05),且金霉素甲磺酸盐组IgG和IgM含量显著高于盐酸金 霉素组。说明本发明的金霉素甲磺酸盐与盐酸金霉素相似,同样具有对动物机体免疫增强 的功能,甚至部分测试指标优于盐酸金霉素。
[0049] 表2金霉素甲磺酸盐和盐酸金霉素对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0050]
[0051] 实施例12、金霉素甲磺酸盐和盐酸金霉素抑菌能力比较
[0052] 将标准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沙门氏菌、嗜血杆菌、金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 和波氏杆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增菌液中,37°C过夜培养。将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加热到完全 融化,倒在培养皿内,每皿15ml(下层),待其凝固。此外,将融化的PDA培养基冷却到50°C 左右混入试验菌上述几种菌液,将混有菌的培养基5ml加到已凝固的培养基上待凝固(上 层)。以无菌操作在培养基表面直接垂直放上牛津杯,轻轻加压,使其与培养基接触无空隙, 在杯中加入待检药液100y1。置37°C培养36小时,观察结果,抑菌圈大小用尺直接丈量读 取。
[0053] 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金霉素甲磺酸盐和盐酸金霉素相似,拥有较强的广谱抗菌 性。
[0054] 表3金霉素甲磺酸盐和盐酸金霉素对细菌抑菌圈大小(mm),36小时
[0055]
[005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 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 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 金霉素甲横酸盐,其结构如式如下:2. 权利要求1所述金霉素甲横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配制甲横酸:将甲横酸溶于有机溶剂I中,配置质量比5% -50%的甲横酸溶液; b、 反应:将配置好的甲横酸在2小时内滴加到金霉素精制抽提液中,滴加时控制溫度 40~100°C;滴加完毕后保溫40~120分钟;甲横酸与金霉素的摩尔比为1. 0~2. 0 : 1.0; C、收集目标产物:将步骤b的反应溶液冷却至5~20°C,离屯、,用5~10°C的冷却有机 溶剂II洗涂液洗涂=次,甩干,气流干燥,得到目标产物金霉素甲横酸盐。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霉素甲横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 剂I是指无水乙醇、乙酸、丙酬、乙二醇、乙腊、丙二醇、丙S醇、四氨巧喃或1,4-二氧六环 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两两之间的体积比为0~1. 0 : 1. 0~0,且有机溶剂的总体积不 为0。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金霉素甲横酸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 洗涂用有机溶剂II是指无水乙醇、乙酸、丙酬、乙二醇、乙腊、丙二醇、丙=醇、四氨巧喃或 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两两之间的体积比为0~1.0 : 1.0~0,且有机溶 剂的总体积不为0。5. 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霉素甲横酸盐在制备动物饲料中的用途。6. 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制备动物饲料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霉素甲磺酸盐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金霉素的结构进行修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金霉素甲磺酸盐,其结构如式如下:本发明还提供了金霉素甲磺酸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甲磺酸;b、反应;c、收集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收率高;得到的金霉素甲磺酸盐具有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IPC分类】C07C303/32, C07C231/12, C07C237/26, A23K1/17, C07C309/04
【公开号】CN105001126
【申请号】CN201510385852
【发明人】王建华, 马德寿, 冯献, 张雪峥
【申请人】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