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Pseudomonasprotegens)S63及其在防治水葫芦中的应用_2

文档序号:9744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1号院3号,其保藏编号 为:CGMCC No.11661。
[0032] 实施例2本发明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对水葫芦致病性的试 验
[0033] 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中,于 30°C、培养4她后制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
[0034] (1)水葫芦自然生态培养模拟实验。
[0035] 将生长正常的水葫芦幼株10株移栽于8L添加0.2-2.5 % (体积占比)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的改良霍格兰氏营养液中,同时W不添加菌液作为空白 对照,均设立Ξ组平行对照。露天培养,观察和记录水葫芦生长情况。培养数天后,栽培于含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生长液中的水葫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叶片 出现病态,而对照组生长正常。
[0036] 水葫芦病情分级标准3如下:
[0037] 0级叶片上无任何病斑;
[0038] 1级叶片上少数病斑,总面积小于Ξ分之一;
[0039] 2级叶片上病斑总面积大于Ξ分之一,小于Ξ分之二;
[0040] 3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大于Ξ分之二;
[0041] 4级叶片全部枯萎。
[0042] 水葫芦叶片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按W下公式计算:
[0043] 发病率(100% )=染病叶片数/总叶片数X 100
[0044] 叶片病情指数=〔Σ (发病级别X该级的叶片数)/(总叶片数X4))X100%
[0045] 重复上述实验十一批次。实验结果表明,模拟自然生态培养的水葫芦,加入假单胞 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的实验组水葫芦发病率为41.1%-100%,病情指数为 30.9%-96.4%。不加菌的对照组发病率19.4%-33.3%,病情指数为7.4%-20.2%。
[0046] (2)酶的分析
[0047] 植物处于逆境条件下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植物产生应激反应。病原菌 侵染后,植物体内迅速发生氧迸发,产生大量活性氧,高浓度的活性氧对植物自身细胞有 害,因此植物体内存在清除活性氧的保护酶系,包括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氨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等。
[0048] 丙二醒(MDA)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具有很强的毒性,它会严重损伤生 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其积累是自由基毒害作用的表现,其含量高低也就成了反应膜脂过氧 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因此丙二醒含量可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加入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后水葫芦叶片中的丙二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假单 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对叶片的细胞膜产生了较强的毒害作用。从而导致 水葫芦叶片失绿与细胞死亡,抑制了水葫芦植株的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体内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关键酶之一,它能将矿2歧化为此化.。植物SOD酶的活性常与其抗 氧化胁迫的能力正相关。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体内担负清除出化的主要酶类,它可把 出化转化为出0。过氧化氨酶(CAT)能够清除植物体内过多的过氧化氨,从而减少其对细胞的 过氧化伤害,是植物中极为重要的逆境生理酶。
[0049] 测定步骤(1)中的加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S63菌液后,水葫芦叶 片(实验组)中的丙二醒(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氨酶(CAT)和过氧化物酶的活 性,与步骤(1)中未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S63菌液的处理作为对照(图1中 的CK)。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W看出,加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 菌液后水葫芦叶片(图1中的S63)的S0D、P0D、CAT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
[(K)加]实施例3本发明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 化试验
[0051] 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中,于 30°C、160;r/min,培养4她后制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
[0化2] 取富营养化水体lOOOmL分装于2000mL烧杯中。按1:10000的体积比例接入本发明 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W不添加菌液为空白对照组(图2中的 CK),均设立Ξ个平行组,28°C培养。采用间歇曝气(即曝气12h,停止曝气12h)D3d后取样测 定水体中氨氮和COD的含量。图2为实验组(图2中的S63)和对照组(图2中的CK)在112小时内 的氨氮和COD的降解曲线,与不添加菌液相比,添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 菌液的实验组,在72小时对氨氮和COD的降解率分别为62.5 %和72.4%,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显著。
[0053] 实施例4本发明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的生物安全性的初步 试验
[0054] 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同实施例1)中,于 30°C、160巧m培养4她后制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
[0055]分别取生长正常的碗莲、水竹和红松尾植株,栽培于改良霍格兰氏营养液中,按体 积比0.5%接种量加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菌液,W不添加菌液为空白 对照组,均设立五个平行组。观察和记录植株生长情况。20d内,植株均生长正常,未见明显 异常。
[00?]取正常栽培生长的青椒幼苗,每日在其根部滴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S63菌液5ml,连续加入Ξ天,对照组为诱自来水,均设立五个平行组。观察和记 录植株生长情况。15d内,植株均生长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主权项】
1.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1661。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在防治水萌芦中的应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在 制备防治水萌芦制剂中的应用。4. 一种防治水萌芦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rotegens)S63作为活性成分。5. 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的 应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S63在 制备净化富营养化体制剂中的应用。7. -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rotegens)S63作为活性成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protegens)S63及其在防治水葫芦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protegens)S63对水葫芦具有选择性致病性,同时对富营养化水体亦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水葫芦的防治可取到标本兼治的功效,为水葫芦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CGMCC No.1166120151116
【IPC分类】C02F3/34, A01P21/00, C12N1/20, C12R1/38
【公开号】CN105505821
【申请号】CN201511015522
【发明人】陈宏 , 聂毅磊, 贾纬, 罗立津, 陈星伟
【申请人】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