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_5

文档序号:9779861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混合粉末倒入型号为Υ04-50的冷模压模 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压制压力为45Mpa,压制时间为20min;待混合粉末压制处理后,将其从 冷模压模具中取出,对其进行修整去除毛刺,使其光滑平整,制得直径为43.5mm、厚度为 3.2_的圆盘状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薄片;
[0104]将修整后的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薄片置于温控电 炉中进行热处理,首先将电炉温度自室温以l°C/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75°C,并在375°C保温 30min;然后将电炉温度由375°C降温到200°C,此降温过程所需时间为30min,电炉在200°C 保温35min;最后关闭电炉电源,使其温度由200°C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电炉温度自然冷却至 室温后,将热处理后的薄片取出,即得到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 料。
【主权项】
1. 一种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1)纳米α-二氧化猛-石墨稀复合材料的制备: ① 所用化学原料: 质量浓度为98 %的浓硫酸、硫酸锰、高锰酸钾、石墨超细粉末、质量浓度为30 %的过氧 化氢、质量浓度为50%的水合肼、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Ν,Ν-二甲基乙酰胺、乙二胺,石墨 粉末的粒径为30wii;其用量有如下质量比例关系:浓硫酸:硫酸锰:高锰酸钾:石墨粉末:过 氧化氢:水合肼:氨水:Ν,Ν-二甲基乙酰胺:乙二胺=80~90:1~2:7~11:2~4:20~30:2~ 5:6~9:500~800:3~6; ② 石墨烯粉末的制备: a、 将浓硫酸加入到容器中,采用冰水浴冷却使其温度保持在0~5°C之间;然后加入石 墨粉末,采用冰水浴控制容器内混合溶液温度不高于5°C,磁力搅拌混合溶液90min,使其混 合均匀;之后再将质量分数为82~86%的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按等质量分为3份,在lh内将其 分3批次缓慢地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每批次高锰酸钾固体粉末加入的时间为10~15min;最 后,待3份高锰酸钾固体粉末全部加入后,将容器置于低温恒温槽内,控制容器内混合溶液 的温度为12~15°C,并搅拌混合溶液30min; b、 将步骤a的容器从低温恒温槽中取出,应用数控恒温水浴锅控制容器内混合溶液的 温度为27~33°C,此温度下混合溶液搅拌反应2h,得到颜色为褐色的悬浮浑浊液,然后采用 滴液漏斗将去离子水缓慢滴入到褐色的悬浮浑浊液中,去离子水与悬浮浑浊液的体积比为 1.9~2.0:1;待去离子水加入完毕,体系温度会骤然升高至90°C,将悬浮浑浊液在90°C温度 下搅拌反应20~30min,之后向悬浮浑浊液中缓慢加入质量浓度为30 %的过氧化氢,此时得 到溶液颜色为亮黄色的氧化石墨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分散液趁热过滤,用质量浓度为 5%的稀盐酸溶液充分洗涤滤饼,再用去离子水将金黄色滤饼洗涤至中性并于80°C温度下 烘干; c、 将烘干后的氧化石墨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粉的质量比为33~ 50:1,得到氧化石墨分散液;之后将氧化石墨分散液置于超声波处理器中进行超声波处理 2h,超声波频率为40kHz,超声波水浴的温度为20~30°C;氧化石墨分散液超声波处理后,加 入质量浓度为50 %的水合肼和质量浓度为25 %的氨水,机械搅拌45~60min,然后对所得悬 浮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为4000rpm/min,离心时间为lOmin,并用去离子水将悬浮液 洗涤至中性后置于冰箱中冷冻干燥12h,即得到凝胶态石墨烯; d、 将干燥后的凝胶态石墨烯置于高能量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球磨机中的转速为 1425rpm/min,研磨处理时间为10~15min;即得到平均粒径为0.5μηι的石墨稀粉末; ③ 石墨烯粉末的氨基化: 将步骤②制得的石墨烯粉末分散至Ν,Ν-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并将混合溶液进行超声 波处理60~120min,超声波频率为40kHz;然后加入乙二胺,在80°C下磁力搅拌12~18h;待 混合溶液反应完全后,将反应后混合溶液真空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60°C 下干燥1 Oh,即得氨基化石墨烯; ④ 纳米α-二氧化猛-石墨稀复合材料的制备: 按硫酸锰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1 - 2 : 2 0的比例,将硫酸锰固体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 中,并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使硫酸锰固体粉末充分溶解,将步骤③制得的氨基化石墨烯粉末 加入混合溶液中,并将所得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30~60min,超声波频率为40kHz,超声 波水浴的温度为20~30°C;然后在超声波处理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4~18%的高 锰酸钾固体粉末,室温下搅拌使高锰酸钾固体粉末全部溶解;将混合溶液转移到不锈钢反 应釜中,拧紧不锈钢反应釜的密封盖并将其置于电炉中,控制电炉炉堂内的温度为150°C, 使不锈钢反应釜中的混合溶液在此温度下水热反应24h后,关闭电炉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从电炉中取出不锈钢反应釜,打开不锈钢反应釜的密封盖,将反应釜内混合溶液进行离心 分离处理,离心机转速为4000rpm/min,离心时间为lOmin,并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所得到的 沉淀物至中性;之后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并在60°C下干燥处理12h后,取 出沉淀物并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碎为超细粉末,即得到平均粒径为〇.5μπι的纳米α-二氧化锰-石墨烯复合材料; (2) 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等离子体诱导接枝丙烯酸处理: 采用HD-1A等离子体处理仪对聚四氟乙烯粉末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预处理的聚四氟 乙烯粉末置于反应室内两电极间的载物台上,反应室一端与真空栗相连,另一端连接进气 系统,启动真空栗使反应室内工作气压保持在5Pa左右,通入氩气5min,待反应室内气压稳 定后,启动高频电源,在40V电压下处理60s,使其表面有C = C键生成,以利于后续聚合反应 的进行;处理完毕后,先关闭射频电源,然后再关闭进气气路和真空栗,取出聚四氟乙烯粉 末并在空气中放置15~30min;在通风橱内,将上述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加入 到质量分数为1 〇 %的丙烯酸水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粉末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8~ 9.5:100,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并在70°C下磁力搅拌,得到悬浮液;搅拌反应24~30h后 对悬浮液进行离心分离,离心机转速为4000rpm/min,离心时间为lOmin,并用去离子水反复 清洗以去除聚四氟乙烯粉末表面上的丙烯酸单体,然后置于烘箱中在70°C下干燥12h,即得 到丙烯酸接枝处理的聚四氟乙烯粉末; (3) α_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① 所用原料: 制备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所用原料为:步骤(1)中制得 的纳米α-二氧化锰-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步骤(2)中制得的丙烯酸接枝处理的聚四氟乙烯粉 末和无水乙醇;上述各原料用量有如下质量比例关系:纳米α-二氧化锰-石墨烯的复合材 料:丙稀酸接枝处理的聚四氟乙稀粉末:无水乙醇=5~20:80~95:240; ② 耐磨减摩复合材料制备所用的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混合粉末的制备: a、 首先将步骤(1)制备的纳米α-二氧化锰-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粉末加入到无水乙醇中 并进行超声振荡60~90min,超声波频率为40kHz,超声波水浴的温度为25~35°C,使纳米α-二氧化锰-石墨烯的粉末在无水乙醇中均匀分散; b、 将步骤(2)制得的丙烯酸接枝处理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加入到上述纳米α-二氧化锰_ 石墨烯粉末的乙醇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120~150min,使丙烯酸接枝处理的聚四氟乙烯 粉末与纳米二氧化锰-石墨烯粉末在乙醇溶剂中均匀分散,制得二氧化锰-石墨烯-聚 四氟乙烯乙醇混合溶液; d、将制备的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乙醇混合溶液置干燥箱中,于100°C温度 下干燥处理24h,即制得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混合粉末; ③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的成型处理: a、 首先将步骤②制备的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混合粉末倒入冷模压模具中 进行压制成型,压制压力为30~45Mpa,压制时间为10~20min;待混合粉末压制处理后,将 其从冷模压模具中取出,对其进行修整去除毛刺,使其光滑平整,制得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薄片; b、 将上述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薄片置于温控电炉中进 行热处理,首先将电炉温度自室温以l°C/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75°C,并在375°C保温30min; 然后将电炉温度由375°C降温到200°C,此降温过程所需时间为30min,电炉在200°C保温20 ~35min;最后关闭电炉电源,使其温度由200°C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电炉温度自然冷却至室 温后,将热处理后的薄片取出,即得到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首先制备了纳米石墨烯,并对其进行氨基化处理,然后将聚四氟乙烯粉末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接枝丙烯酸,之后应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纳米α-二氧化锰-石墨烯复合材料,最后制得了制备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所用的混合粉末,并对混合粉末进行冷模压成型和系列热处理,制备了α-二氧化锰-石墨烯-聚四氟乙烯耐磨减摩复合材料。应用本发明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机械强度大、热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其可应广泛用于化工、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IPC分类】C08J7/00, C08K13/06, B29C43/58, C08F220/06, C08L51/00, C08F259/08, C08K3/04, C08K9/04, C08K9/02, C08K3/22
【公开号】CN105542372
【申请号】CN201610055057
【发明人】宋来洲, 杨育林, 韩康达, 张英莉, 左镇, 李飞
【申请人】燕山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