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委陵菜属植物提取物及从中分离四种单宁类化合物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903335阅读:来源:国知局
each S,gal Ioy 1-2 ',6 '). "C 匪R (150MHz,CD3〇D)5:63.7(C-6),68.8(C-4),70.6(C-2),71.6(C-5),73.4(C-3),91.5(C-1); I10.3,110.3,110.4,110.4(galloyl-2',6'),120.4,120.5,120.8,121.2(galloyl-l'), 139.9,140.0,140.2,140.3(galloyl-4'),146.3,146.4,146.4,146.5(galloyl-3',5'), 167.1,167.5,167.7,168.1(galloyl-7,).
[0077] 次要的异构体:e-型2,3,4,6-四-0-没食子酷葡萄糖,Ih匪R(150MHz,CD3〇D)S: 5.07(d J = 7.9Hz,H-l),5.23(dd J = 9.7,7.9Hz,H-2),5.74(t J = 9.7Hz,H-3),5.51(t,J = 9.7Hz,H-4),4.20(ddd,J = 9.7,4.6,2.0Hz,H-5),4.31(dd,J=12.3,4.6Hz,H-6a),4.49 (dd,J=12.3,2.0Hz,H-6b);6.87,6.95,6.99,7.10(each s,gallo^-2',6').1化 NMR数据 与上述a-型2,3,4,6-四-0-没食子酷葡萄糖相同。
[0078] 实施例2本发明分离制备四种单宁类化合物方法中工艺条件的筛选
[0079] 发明人主要对由乙酸乙醋萃取部分得到洗脱部分W及高速逆流色谱中的溶剂系 统进行了筛选。
[0080] (1)洗脱液组分的筛选
[0081] 洗脱部分1:石油酸:乙酸乙醋= l:l(v/v)的洗脱液部分。按照实施例1中高效液相 色谱条件测定:区别在于梯度洗脱程序:10%-70%甲醇(0~45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 如图4所示。
[0082] 洗脱部分2:石油酸:乙酸乙醋= 2:3(v/v)的洗脱液部分。按照实施例1中高效液相 色谱条件测定:区别在于梯度洗脱程序:25%-50%甲醇(0~25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 如图5所示。
[0083] 与图2(a)中显示的实施例1中所用的乙酸乙醋洗脱部分相比,上述两种洗脱部分 主峰较少,且基线不平,杂质较多,不容易达到基线分离,因此优选实施例1中选用的乙酸乙 醋洗脱部分。
[0084] (2)溶剂系统的筛选:
[0085] 分配系数化)是溶质在两相溶剂平衡后两相之间分布的比率,是高速逆流色谱系 统选择的关键因素。通过两相溶剂中分布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比值来测定K值。根据 文献,为了使分离效果好,K值要在0.5-2之间。本发明中选择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烧-乙酸乙 醋-甲醇-水的不同比例,不同比例的溶剂体系K值见表1.
[0086]表1目标化合物I-IV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K值 [00871
[008引结果表明,在溶剂体系比例为1:10:1:10、1:10:0.8:10和1:11:1.2:11时,四个目 标化合物的K值都在合适范围内。
[0089] 然而,当溶剂体系为1:10:1:10时,将其应用于HSCCC的分离过程,结果如图6所述, 结果显示,其效果并不理想。
[0090] 当溶剂体系比例为1:10:0.8:10的时,化合物I和III的a值(a = K2/K1,K2〉Ki )接近 1,会导致运两个化合物分不开。
[0091] 因此,根据表1和实施例1中的结果,最终选择溶剂系统为正己烧-乙酸乙醋-甲醇-水体积比为1:11:1.2:11,在此溶剂体系下,HSCCC过程中,固定相的保留率为62.7%。
[0092] 综上所述,本发明首次发现了含有原花青素 B7与2,3,4,6-四-0-没食子酷葡萄糖 的委陵菜属植物提取物。
[0093] 本发明制备的小叶金露梅提取物,富集多种单宁类物质,该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 B3的含量高达15~16%w/w;原花青素 B6的含量高达8~9%w/w;原花青素 B7的含量高达7~ 8%w/w;2,3,4,6-四-0-没食子酷葡萄糖的含量高达5~6%w/w。该提取物可用于抗炎、抗氧 化、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病毒、利尿、消水肿、治寒湿脚气、治疗痒疹或治疗乳腺炎。
[0094] 同时,本发明首次从小叶金露梅中分离制备得到了原花青素 B3、原花青素 B6、原花 青素 B7和2,3,4,6-四-0-没食子酷葡萄糖的四种单宁类化合物,产品纯度均大于95%、该方 法制备量大,适合于工业应用。
【主权项】
1. 一种委陵菜属植物小叶金露梅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不低于6 % w/w的原花青 素 B7或/和不低于4% w/w的2,3,4,6-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还含有不低于14%w/w原花 青素 B3和不低于7%w/w的原花青素 B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含有15~16%w/w的原花青 素 B3,8~9%w/w的原花青素 B6,7~8%w/w的原花青素 B7和5~6%w/w的2,3,4,6-四-0-没 食子酰葡萄糖; 优选的,所述2,3,4,6-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中,〇-型2,3,4,6-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 与β-型2,3,4,6-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摩尔比为3:1。4.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小叶金露梅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 制备小叶金露梅醇粗提物:取小叶金露梅,切割或粉碎,醇提取,浓缩得到小叶金露 梅醇粗提物; (2) 制备小叶金露梅醇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取步骤(1)制备得到醇粗提物,石 油醚萃取,取剩余液体,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小叶金露梅醇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3) 制备富集所述四种单宁类化合物的浓缩物:以硅胶柱色谱分离步骤(2)制备得到的 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0:0~0:100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 乙酯体积比1:1~0:100的流分,浓缩即得;优选0:100的流分。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醇是60%_90%的乙醇,优选70%乙醇;所述提取的温度是60°C;提取 的次数是3次;每次提取时,醇与小叶金露梅的体积质量比为30:6.5L/Kg; 步骤(2)中,所述石油醚的萃取次数为2~10次,每次萃取时,与醇粗提物的体积比为1: 8;所述乙酸乙酯的萃取次数为2~10次,每次萃取时,与醇粗提物的体积比为1:10; 步骤(3)中,所述梯度洗脱是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1、50:1、10:1、1: 1、2:3的洗脱液和乙酸乙酯洗脱液进行的梯度洗脱;与小叶金露梅的体积质量比依次为3: 6.5、4:6.5、6:6.5、10:6.5、10.5:6.5和11.5 :6.517此。6. 根据权利要1-4任一项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是由权利要求4或5所 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小叶金露梅提取物。7. -种分离制备四种单宁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单宁类化合物为原 花青素 B3、原花青素 B6、原花青素 B7和2,3,4,6-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四种单宁类化合物: (a) 取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叶金露梅提取物,溶于进样溶剂中,制备得到进样溶液; (b) 将进样溶液注入高速逆流色谱仪,检测收集原花青素 B3、原花青素 B6、原花青素 B7 和2,3,4,6_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流分,除去溶剂,即得原花青素 B3、原花青素 B6、原花青 素 B7和2,3,4,6-四-0-没食子酰葡萄糖的产品; 所述高速逆流色谱法的固定相为两相溶剂体系的上相,流动相为两相溶剂体系的下 相;所述两相溶剂体系由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0.8~1.2) :(10.8~11.2):(1~ 1.4): (10.8~11.2)(v/v)组成,优选的比例为1:11:1.2:11(v/v)。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溶剂是由所述上相和下相按照1: 1的体积比组成的溶剂;所述进样溶剂与提取物的体积质量比为1:15~1:30mL/mg;所述高 速逆流色谱仪中分离管的转速为900 ±50rpm,所述高速逆流色谱仪中分离管的温度设置为 30 ± 5 °C,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1.2 ± 0.3mL/min,所述检测的波长为270 ± 5nm。9. 权利要求1 _3或6任一项所述提取物在制备抗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病 毒、利尿、消水肿、治寒湿脚气、治疗痒疹或治疗乳腺炎药物中的用途。10. -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权利要求1-3或6任一项所述的小叶金露梅提 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委陵菜属植物提取物,其含有不低于6%w/w的原花青素B7或/和不低于4%w/w的2,3,4,6-四-O-没食子酰葡萄糖。该提取物可用于抗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病毒、利尿、消水肿、治寒湿脚气、治疗痒疹或治疗乳腺炎。同时,本发明还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制备得到了原花青素B3、原花青素B6、原花青素B7和2,3,4,6-四-O-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四种单宁类化合物,产品纯度均大于95%,该方法制备量大,适合于工业应用。
【IPC分类】C07H13/08, C07H1/08, A61P31/00, A61K31/353, A61P17/02, A61P7/10, A61P15/14, A61K31/7024, A61P17/00, A61P17/04, A61P31/12, A61P29/00, C07D311/62, A61P39/06
【公开号】CN105669631
【申请号】CN201511020413
【发明人】王洪伦, 院珍珍, 索有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