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99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适用于低温硝化细菌的规模富集培养,培养出的低温硝化细菌可用于低温环境水体中氨和亚硝酸盐的去除。
【背景技术】
[0002]氨素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多采用生物法去除。在处理过程中,氨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硝态氮,后者进一步被反硝化细菌转化为游离氮气,其中硝化过程是生物脱氮的限制性步骤。硝化细菌包括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两个类群,其中氨氧化细菌能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则进一步将亚硝酸转化为硝酸盐。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属化能自氧型,利用氧化无机氮作为能量来源,利用二氧化碳做碳源,具有生长繁殖速度慢,好氧,附着生长,对溶解氧、温度、PH、光照等外界因素变化敏感等特性。多数硝化细菌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在25—30°C,当温度降至20°C以下时,其硝化性能会急剧下降。但在部分水产养殖系统和冬季污水处理系统中,水体温度经常低于20°C ο因此,富集培养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硝化能力的低温硝化细菌,对生物脱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320793195.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包括冷却系统、培养系统和监测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水槽、循环栗和冷水机,培养系统包括搅拌器、曝气栗、氨氧化细菌培养容器和压硝酸盐氧化细菌培养容器,监测系统包括PH计和溶解氧仪;水槽底部设有循环栗,循环栗通过连通栗与冷水机的入口连接,冷水机的出水口接出水管,出水管通向水槽;氨氧化细菌培养容器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培养器置于水槽内,搅拌器位于水槽外侧,搅拌器的搅拌桨深入至氨氧化细菌培养器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培养容器中;曝气栗的曝气头固定在氨氧化细菌培养器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培养容器内;pH计和溶解氧仪固定在氨氧化细菌培养容器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培养容器内。
[0004]虽然该装置能够用于低温硝化细菌的富集培养,但是该装置结构不够紧凑,不利于企业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富集培养装置存在的结构不紧凑,不利于低温硝化细菌的规模培养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能够用于低温硝化细菌的规模富集培养。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连接在内壳体上,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外壳体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
[0008]所述螺旋导流片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分布在螺旋导流片的上侧和下侧。
[0009]所述曝气管上连接有单向阀。
[0010]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连接有多个冷却针。
[0011]所述外壳体的外部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连接在内壳体上,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外壳体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特点,结构紧凑,便于工业规模培养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培养。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内壳体,2、外壳体,3、保温层,4、螺旋导流片,5、冷却片,6、搅拌装置,7、冷却针,8、曝气管,9、冷却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I和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套设在内壳体I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4,所述螺旋导流片4连接在内壳体上1,螺旋导流片4的作用设计便于提高冷却的效率,提高内壳体I的冷却速度,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9,冷却水进口 9与外界的冷却装置连接,冷却装置属于现有技术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口设置在腔体的下端,冷却水出口设置在腔体的上端,便于提高冷却的效率,提高冷却水的效果;内壳体I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8,所述曝气管8穿过外壳体2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曝气机属于现有技术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曝气管8能够提供培养过程中的硝化菌群的氧气,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结构设计,能够提高集成度,同时能够均匀的提高供氧的均匀性;所述内壳体I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6,所述内壳体I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pH计和溶解氧仪能够对培养过程中硝化菌群的实时监测,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特点,结构紧凑,便于工业规模培养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培养。
[0018]其中,低温硝化菌群的培养以及培养过程中的参数设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0019]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导流片4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片5,所述冷却片5分布在螺旋导流片4的上侧和下侧。
[0020]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8上连接有单向阀,便于防止培养液进入曝气管,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0021]本实用新型的内壳体I的内壁上还连接有多个冷却针7,提高冷却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针具有破旋的作用,防止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涡流而降低搅拌的效率。
[0022]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提高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外部设置有隔热保温层3。优选地,外壳体的底部也设置有保温层。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连接在内壳体上,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外壳体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
[0025]实施例二
[0026]本实施例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连接在内壳体上,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外壳体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所述螺旋导流片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分布在螺旋导流片的上侧和下侧。
[0027]实施例三
[0028]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曝气管上连接有单向阀。
[0029]实施例四
[0030]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内壳体的内壁上还连接有多个冷却针。
[0031]实施例五
[0032]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壳体的外部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主权项】
1.一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连接在内壳体上,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外壳体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片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分布在螺旋导流片的上侧和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上连接有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连接有多个冷却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外部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硝化菌群的富集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富集培养装置存在的结构不紧凑,不利于低温硝化细菌的规模培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菌群培养容器,所述菌群培养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且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连接在内壳体上,所述腔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腔体的上端连接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均匀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外壳体与外界的曝气机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还配设有pH计和溶解氧仪。
【IPC分类】C12M1/02, C12M1/04
【公开号】CN204752696
【申请号】CN201520421143
【发明人】万大奎
【申请人】成都八八五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