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均聚物的分散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046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用于作为粘合剂的具有高含量的游离羟基的氯乙烯均聚物的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中其使用高分子量的氯乙烯均聚物,其与植物增塑剂(基于聚丙烯酸二醇三酯(polyarilic glycolic triester)的、生物可降解的且无毒的)进行反应,以通过植物乙氧基化物表面活性剂的平衡控制而达到一定含量的游离羟基,因此由于指示表面上作用大小的高的分子间“范德华”力而在不同聚合物基底上或非聚合物基底上提供极大粘附力。

技术背景

已知塑料溶胶由聚氯乙烯(PVC)颗粒–在增塑剂(一种像液体一样流动且可倒入加热的模具中的溶液)中的悬浮液构成;当加热到约177℃时,塑料和增塑剂溶解于彼此。当将模具冷却至60℃时,结果是永久增塑的柔性产物。

而且提到塑料溶胶,其通常用作用于印刷屏幕的织物染料,以及作为涂料,特别在外部应用中,例如屋顶、家具和浸涂。

对于绢印,塑料溶胶通常用于染料中以将图案印刷在布上,且它们特别可用于在暗布上印刷不透明图形。

这些塑料溶胶染料必需通过在约180℃的温度下加热固化以完全固化。

还已知接触型粘合剂对压力敏感,其是基于介质酸化以具有过量的游离羟基且在加热作用下以永久转变这种粘附力。

这种永久粘合剂对基底是特异性的且它们在压力作用下不会恢复粘附力。

现有技术分析

在专门数据库中进行调查,找到了关于粘合剂制备方法的文献,例如文献号US 20080293854和US 4525234,其展示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基粘合剂,符合丙烯酸类链对于均聚物作用的预期,从而允许相对于基底的接触作用。因此,塑料溶胶中的稳定剂通过控制其对于基底塑料溶胶的吸引而平衡分子间力的作用,此外,需要存在粘附促进剂,其除了环境问题外,在特定基底上起作用。

文献号PI 0705826-8涉及获得PVC/塑料溶胶树脂与膨胀剂的分散体的方法;PVC/塑料溶胶树脂与膨胀剂(expander agent)的分散体;包括膨胀塑料PVC的固体制品,碳酸氢钠和/或碳酸氢铵在制备PVC/塑料溶胶树脂的分散体中的用途。实际的、可行的和创造性的溶液针对膨胀化学剂在塑料溶胶中的利用,特别地,针对利用具有毒性特征或潜在毒性的膨胀剂的问题。使用建议的膨胀剂没有显示毒性作用且其甚至可用于食品密封剂中或甚至与食品接触。获得PVC/塑料溶胶树脂的分散体的方法来自于包含作为膨胀剂的具有特定粒度的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铵的混合物,其确保在例如滚塑、浸渍、沉积、铺展和喷射的方法中足够的便利性,此外通过精确控制最终产品上的膨胀均一性而确保期望的最终效应。

文献号US2011111238涉及塑料溶胶,其甚至没有添加粘附促进剂,显示出对金属和通过沉积/阴极涂布的基底的高粘附力。这种方法通过异氰酸酯的作用控制吸引力而产生了具有多种粘附力的体系,其迫使基团发生作用以实现氨基甲酸酯作为吸引基底的试剂的作用,以及其在塑料溶胶形成中的相容性。作用不是环境的,而且气味由于异氰酸酯的作用变重。

文献号US4613639预期了塑料溶胶和有机溶胶是基于磨碎的合成树脂与增塑剂的混合物,且它们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另外的颜料、填料、挥发性有机溶剂和其它辅料;它们通过其中保护或乳化惰性或反应性胶体或它们的混合物(其被加入合成树脂磨碎到增塑剂中的分散体中)的方法来制备,分散体因此在室温下不具有长的有效期。

文献号US5714030预期了塑料溶胶类型的粘合剂组合物,其用于粘合档案纸和用于过滤气体和甲醇的燃料混合物的燃料过滤器元件的端盖。粘合剂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的量的聚合物(氯乙烯的聚合物和/或共聚物)、50-250重量份的量的填料、50-250重量份的量的增塑剂和0.5-20份的量的酚类树脂,其作为提供粘附性的试剂。

文献号US4613639和US5714030确认显示了多种粘合的概念,但具体地关心塑料溶胶的寿命以及使用吸引基底的作用形成两层二者,其与使用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共聚物相关联。

发明目的

为了向消费市场提供改进,申请人开发了作为粘合剂的具有高含量游离羟基的氯乙烯均聚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中,PVC均聚物混合到增塑剂中,从而不仅降低其粘度,而且通过避免在基底表面上的迁移而达到耐撕裂性质,耐高温,达到透明膜,以及允许在PVC和增塑剂之间离子交换,由此在用于平衡该交换的抗静电剂和稳定剂作用下产生过量的游离羟基,并因此产生足以连续粘附的引力场。

具体而言,本专利中使用的增塑剂具有如下特征,其为来源于可再生来源的生物可降解的、无毒的,能够溶解/混合PVC均聚物,以及能够适合地通过使用电位计和电流的试验和测试证实有电子层形成。

该条件仅仅在下述情况下是可能的:通过恒定介质的pH平衡,亲水-亲脂平衡达到塑料溶胶和基底之间的分子间力的连续流动的总稳定性。

丙烯酸类接触型粘合剂表示的概念基于该相互作用,其在与微球的“交联”形成中起作用,且其稀释是在溶剂介质中。

亲水-亲脂向均聚物提供了极大粘附力和内聚力,允许静电力的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或不使用吸引金属的情况下,允许不同基底脱离粘附状态若干次并返回而不损失热力学性质。

对游离羟基形成的描述通过“范德华”机理实现,其在稳定塑料溶胶形成中具有过量羟基,并由pH、HLB混合物、塑料溶胶形成中的反应温度控制且其在基底上作用时过量。

系统可能具有的风险是水分子的形成,缺乏对pH和HLB控制,这些因素对膜形成、其抗性、其吸引程度和其温度控制是关键的。

本发明基于在聚合物基底或非聚合物基底上、自然或非自然的透明膜的形成,目的是塑料溶胶得到平衡,产生电作用且当从其接触除去时具有连续粘附作用。

发明详述

关于附图,本发明专利指“作为粘合剂的具有高含量游离羟基的氯乙烯均聚物的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用于作为粘合剂的具有高含量游离羟基的氯乙烯均聚物的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使用高分子量的氯乙烯均聚物,其与基于聚丙烯酸二醇三酯的、生物可降解的且非毒性的植物增塑剂反应,从而通过植物乙氧基化表面活性剂的平衡控制而达到一定含量的游离羟基,因此根据指示表面上作用大小的高的分子间“范德华”力在不同聚合物基底或非聚合物基底上提供极大粘附力。

对于分散体的制备,下面的组分是必需的:

i)K范围为65至75的PVC均聚物,25至35份;

ii)乙氧基化物脂肪醇–摩尔数为10-40摩尔,40-50份;

iii)生态增塑剂,10-20份;

iv)稳定剂1-2份。

制备包括以下阶段:

a)将增塑剂引入到均聚物上;

b)引入抗静电剂,通过将pH保持在6-8范围内获得均匀溶液;

c)然后,稳定剂达到HLB8-10。

这种分散体可施用到不同基底,例如

-乙烯基层压物。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caliber)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获得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乙烯基基底上。膜厚度可在12-100微米变化。不考虑内衬。获得的最终产品包括乙烯基基底,在其表面上具有透明膜,由于其高的吸引电子水平而具有最高的吸附能力。

-聚酯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聚酯基底上。

-高/低克重纸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完全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克重为60-240g的基底纸上。

-天然布或混合纤维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完全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布基底上。

-聚乙烯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完全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聚乙烯基底上。

-聚丙烯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完全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12-100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聚丙烯基底上,产生固化的混合物。

-芳族聚酰胺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完全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芳族聚酰胺基底上。

-高密度聚乙烯基底

将90g分散体引入聚酯型内衬上,表面用脱模剂处理以展示为完全平的且没有污物的形式。该应用的口径在2-24变化。通过称作铺展或压延的方法,温度保持在160-200℃之间,速度在30-60m/min,达到固体、透明和透亮的混合物,伴随膜的形成。由分散体通过压力传递产生的该膜施加到高密度聚乙烯基底上。

当然,在本发明进行实施时,在不意味着背离权利要求组中清楚说明的基本原理下,可引入关于构造和形式的某些细节的改变,应理解为使用的术语不旨在用于限制。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作为粘合剂的具有高含量的游离羟基的氯乙烯均聚物的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粘合剂的具有高含量的游离羟基的氯乙烯均聚物的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高分子量的氯乙烯均聚物与基于聚丙烯酸二醇三酯的、生物可降解的且无毒的植物增塑剂反应,通过植物乙氧基化物表面活性剂的平衡控制而达到一定含量的游离羟基,因此在不同的聚合物基底上或非聚合物基底上提供极大粘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体的制备包括下面的组分:

I.K值范围为65至75的PVC均聚物25至35份;

II.乙氧基化物脂肪醇–摩尔数为10-40摩尔,40-50份;

III.生态增塑剂,10-20份;

IV.稳定剂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具有以下的阶段:

i)将增塑剂引入到所述均聚物上;

ii)引入抗静电剂,通过将pH保持在6-8范围内获得均匀溶液;

iii)然后,稳定剂达到HLB 8-10。

4.与前述权利要求一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分散体可施加到不同基底上,例如:乙烯基层压物、聚酯基底;低/高克重纸基底,天然布或混合纤维基底;聚乙烯基底;聚丙烯基底、芳族聚酰胺基底;高密度聚乙烯基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