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导管式高效涂层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50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导管式高效涂层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涂层干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导管式的高效涂层干燥器。
用于固体物料涂层干燥的设备大体上有两类一是机械式的,如水平转盘、倾斜转盘或回转滚筒等(化肥工业大全,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P903);一是气流式的,如流化床、喷动床或导管喷动床等。一般说来,固体颗粒在气流式装置中上下翻滚,强化了气流喷液与颗粒的混合与接触,有利颗粒的涂层或团聚成粒,所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气流式装置也具有雾液为气流直接夹带的损失以及喷液与颗粒接触不充分的缺点。
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一种流化床涂层装置如图1(Fluidization Enginering,D.Kunii and O.Levenspiel,P24)所示1为涂液喷咀,2为空气出口,3为流化床层,4为流化床筛板,5为螺旋推进器,6为涂层颗粒出口,7为空气进口,8为颗粒进口。颗粒和空气分别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
另一种喷动床干燥造粒装置如图2(化学工程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P187)所示9为颗粒物粒进口,10为空气出口,11为喷动床层,12为空气进口,13为涂液喷咀,14为涂层颗粒出口。空气和颗粒分别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雾液与气流能有效分离的、喷液与颗粒接触均匀的复合导管式高效涂层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图3为复合导管式高效涂层干燥器。
如图所示15为顶部涂液雾化喷咀,16为内沉降室,17为空气出口,18为外沉降室,19为外循环管,20为内循环管,21为锥型气室分布板,22为流化空气入口,23为中心喷管,24为颗粒物料入口,25为予热输送空气入口,26为底部涂液雾化喷咀,27为卸料阀,28为涂层物粒出口,29为分离柱,30为外环室。
其涂层干燥的过程如下物料经进料口24被予热空气带入,经中心喷管23入喷动流化床层。与此同时,从插入中心喷管23的底部涂液雾化喷咀26喷出的雾液与物料在内循环管20内同向上升并完成涂层过程,从内循环管20中喷出的物料,在外循环管19围成的内沉降室内与顶部涂液雾化喷咀喷出的雾液第二次接触,以达到完全与均匀的涂层。然后,气流及残存的雾液与涂层固体物料沿外循环管19向下运动,被气流夹带的雾液将为内外循环管相截端面区域所形成的密相移动床所捕集,从而彻底防止了气流中雾液的夹带损失。涂层后的颗粒物料在外环室30中向下运动与来自锥型气室21的上行予热空气进行换热,以使涂层颗料表面减湿(干燥)而相互破粘,最后涂层颗粒物料落入位于装置底部的分离柱29经涂层物料出口28排出。
此外,涂层颗料沿外环室30向下移至分离柱29之前,在内循环管底部入口处,也会有部分颗粒被来自中心喷管23的上升气流倦到内循环管20中,使物料再次涂层;显然,这对涂层是很有益的。这些倦入内循环管的物料量,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喷管23与锥形气室22的气量以及改变内循环管20与中心喷管23的垂直距离来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1.固体物料与喷液气流的同向导入增加了固气间的充分接触与质量交换,在沿内循环管的上升运动中完成了均匀涂层。
2.复合外循环管的加入又使气流喷液对同向下流的颗粒进行二次涂层,并且雾液为内外循环管相截端面区域的移动床颗粒所全部捕集。这就克服了现今气流式装置流化床、喷动床、导管喷动床,在颗粒涂层过程中所存在的两大缺点(见前述)。同时,本装置设备简单,加工容易,锥形气室无需特殊要求;控制方便,范围灵活,既可连续操作,又可间歇生产,既可用来进行低温涂层,又可完成高温干燥作业。更特别适合于具有一定强度的颗粒物料在喷动流态化状态下的操作,比采用机械式涂层与干燥生产强度大,产品质量好,可适用于多种颗粒物料的二次加工,市场潜力很大。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导管式高效涂层干燥器,由颗粒物料进出口、空气出进口、流化床及涂液雾化喷咀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装置的底部设有中心喷管,颗粒物料为予热空气输送并经中心喷管带入床层,在中心喷管内增设底部涂液雾化喷咀,雾液与物料同向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在流化床内增设内循环管20和外循环管19,中心喷管出口对着内循环管入口,内循环管插入外循环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层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的分布板呈锥型。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导管式高效涂层干燥器,由空气进出口、物料进出口、流化床及涂液雾化喷嘴组成,其特征在于装置底部增设底部涂液雾化喷嘴和中心喷管,在流化床内增设内循环管和外循环管。该实用新型克服了已有技术中雾液为气流直接夹带的损失,以及喷液和颗粒接触不充分的缺点。此外,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操作。
文档编号B05D3/02GK2205256SQ9422035
公开日1995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日
发明者张济宇, 彭辉, 王锦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