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颜料及包含酞菁颜料的颜料分散体、墨和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875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酞菁颜料及包含酞菁颜料的颜料分散体、墨和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酞菁颜料,和用于涂料、墨喷射用墨、滤色器和树脂成型品(plastic moldings)等的生产过程的包含该酞菁颜料的颜料分散体、墨和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 (resist composition)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已经增加对彩色图像的高画质化的要求,包括由彩色液晶显示器生成的那 些。滤色器对液晶显示器显示颜色是必不可少的,并组成影响这些液晶显示器的性能的重 要组件。
[0003] 常规的滤色器生产方法的已知实例包括染色法、印刷法、墨喷射法和光致抗蚀法 (photoresist method)。其中,近年来光致抗蚀法已成为滤色器生产方法的主流,这是因为 其能够便于光谱特性的控制和再现性,并归因于其高分辨率而清晰度模式较高。
[0004] 该光致抗蚀法中,酞菁系颜料典型地用作氰系着色剂(参见专利文献1和2)。
[0005] 酞菁系颜料的特征在于不昂贵且具有耐光性(Iightfastness),并用于宽范围的 领域内。然而,酞菁系颜料具有低显色性(color development property),且在需要高水平 显色性的领域中如滤色器,已公开使用酞菁染料以改进这方面的实例(参见专利文献3和 4)〇
[0006] 另一方面,与颜料相比,染料通常具有较低耐光性。因此,需要发展具有更好耐光 性和优异显色性的酞菁系颜料以显示高清晰度图像。
[0007] [引文列表]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242687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 2]W0 2007/088662
[0011]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05-333207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4]PCT申请日文译文2008-5118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耍解决的问题
[0014] 本发明提供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即,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显色性的酞菁颜料, 和包含该酞菁颜料的颜料分散体、墨和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 通过以下所示的发明来达成上述问题。
[0017] 第一发明涉及具有以下所示的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的酞菁颜料。
[0018]另外,第二发明涉及包括分散介质和以下所示的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的酞菁颜 料的颜料分散体。
[0019] 此外,第三发明涉及包含上述颜料分散体的墨。
[0020] 此外,第四发明涉及包含上述酞菁颜料的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
[0021] [化 1]
[0022]
【主权项】
1. 一种具有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的酞菁颜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其中, X表示-O-CHfRi-CHfO-; R1表示单环式或多环式环状烃基或-CR2R3-; R2和R3表不烧基;
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或包含一个或两个氮原 子的杂环; M表示选自由Si、Ge和Sn组成的组的金属原子; 1^和L2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羟基、-0-CH2-R4-CH2-〇R8、-〇-CH2-R5-〇R9或-OR1(1;R4和R5表示单环式或多环式环状烃基或-CR6R7-; R6和R7表不烧基; R8至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和n表示1以上的整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酞菁颜料,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R1表示单环式或多环式环 状径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酞菁颜料,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R1为降冰片烷二基、降冰 片烯二基或金刚烷二基。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酞菁颜料,其中所述通式⑴中的
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吡啶环或吡嗪环。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酞菁颜料,其中所述通式⑴中的
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酞菁颜料,其中所述通式⑴中的
各自独立地为具有叔丁基的苯环。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酞菁颜料,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M为Si。
8. -种颜料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介质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酞 菁颜料。
9. 一种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颜料分散体。
10. -种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剂树脂和可聚合聚合物的至少 一种,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酞菁颜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显色性的酞菁颜料,和包含所述酞菁颜料的颜料分散体、墨和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酞菁颜料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且所述颜料分散体、墨和滤色器用抗蚀剂组合物包含所述酞菁颜料。
【IPC分类】C09B67-20, G02B5-22, C09D11-037, C09D11-322, G02B5-20, C09B47-04
【公开号】CN104583336
【申请号】CN201380043585
【发明人】东隆司, 北尾晓子, 新藤太一, 宫崎健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8月21日
【公告号】DE112013004114T5, US20150125792, WO2014030768A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