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46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的轻 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改良。
技术背景已知这样一种类型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该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具有散热器和护腿板;该散热器对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该 护腿板使上部突起到驾驶者侧,在该上部包含小物件箱,覆盖驾驶者 的腿;拆下小物件箱,将冷却水供给到散热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3657 7>才艮(图4、图11)专利文献l的图4为说明车身罩的仪表板周围的图,在护腿板13 的背面配置开口部13f,在该开口部13f可装拆地设置右物件箱35。专利文献1的图11为图4的XI-XI线截面图。右物件箱35将箱底部35a与右盖部35b —体化,在护腿板13的 开口部13f通过销35d可开闭而且可装拆地设置。使散热器的供水盖 37对着箱底部35a的下方,使得可进行向散热器的供水等维护作业。然而,散热器的供水管对准右物件箱35的位置配管,所以,存在 供水管的长度变大、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当进行维护时,必须拆 下小物件箱,在将物品收容于小物件箱的场合,需要取出收容物,伴 随着烦杂的作业。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短供水管的长度并提高散热器的维 护性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笫l技术方案的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具有散热器、踏板、护 腿板;该散热器配置到驾驶者操纵的转向手把和驾驶者落座的车座间 的下方,对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该踏板配置于转向手把与车座之间,用于驾驶者放脚;该护腿板配置于该踏板的前方,使上 部朝驾驶者侧突起,在该上部包含小物件箱,覆盖落座到车座的驾驶 者的腿;其特征在于踏板由左右一对搁脚部和隧道部构成;该左右 一对搁脚部用于驾驶者放脚;该隧道部由连接于这些左右的搁脚部的 左右的侧壁部和连接这些左右的侧壁部的上壁朝上形成为凸状;在侧 壁部或连接于该侧壁部的部位,开口部设于小物件箱的下方,供水口 对着该开口部,该供水口通过供水管连接于散热器,供给冷却水。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开口部由沿隧道部延伸到车身 前后的軍构件覆盖。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供水口可装拆地设置盖构件, 该盖构件可通过开口部取出到罩构件的外方。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开口部配置到车辆左右侧中的、 将供水管连接到散热器的 一侧。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具有侧支架, 开口部配置到设置了侧支架的一侧。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散热器的后方设置燃料箱, 在该燃料箱配置燃料箱罩,设有连接供水口与用于储存设于车身的发 动机的冷却水的储箱间的软管,由燃料箱罩支承软管。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储箱配置于与供水口不同的一 侧,软管在车辆宽度方向于多个部位由燃料箱軍支承,通过从其它支 承部使供水口侧的支承部朝上方或下方错开,从而增大软管的曲率半 径。第8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罩构件兼作为发动机维护用盖。 在第l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在踏板的侧壁部或连接于该侧壁部的 部位,开口部设于上述小物件箱的下方,散热器的供水口对着该开口部。由于散热器的供水口对着开口部,所以,不拆下小物件箱即可供 水u与拆下小物件箱供水的场合相比,可容易地向散热器供水,所以, 可提高散热器的维护性。此外,由于在侧壁部或与该侧壁部连接的部位将开口部设于小物 件箱的下方,所以,不需要将散热器的供水管延伸到设于护腿板的上 部的小物件箱的位置。由于不需要将散热器的供水管延伸到护腿板的 上部,所以,可在有效地利用车辆的死空间的同时,缩短供水管的长 度。在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开口部由沿隧道部延伸到车身前后的 軍构件覆盖,所以,可抑制由开口部导致车辆的外观性下降。在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中,盖构件可通过开口部取出到罩构件的 外方地设置。供水时,可将盖构件取出到罩构件的外方,所以,可更 容易地向散热器进行供水作业。在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中,由于开口部配置到将供水管连接到散 热器的一侧,所以,与将开口部设置到此外的场所的开口部的场合相 比,可使供水管的长度更短。在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中,由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具有侧支架, 开口部配置到设置了侧支架的一侧,所以,在使用侧支架按车辆往侧 支架一侧倾斜的状态供水的场合,可从斜上方观看供水口。为此,可 容易地观察供水口,可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维护性。由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具有侧支架,开口部配置到设有侧支架的 一侧,所以,在使用侧支架按车辆朝側支架一侧倾斜的状态供水的场 合,可从斜上方看到供水口。为此,可容易观察供水口,可进一步提 高散热器的维护性。在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在散热器的后方设有连接供水口与储 箱间的软管,由燃料箱軍支承该软管,所以,可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另外,如在燃料箱配置燃料箱罩,使得可在该燃料箱罩的优选位 置支承软管,则可提高供水口与储箱间的软管的布置自由度。在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中,支承软管的多个支承部中的、供水口 侧的支承部通过从其它的支承部朝上方或下方错开,从而增大软管的 曲率半径。如增大软管的曲率半径,则可在软管施加强力,降低软管的负担,提高软管的耐久性。在第8技术方案的发明中,罩构件兼作为发动机维护用盖,所以, 可不需要专用的维护盖。由于不需要专用的维护盖,所以,可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图1为本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左侧面图。图2为本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部左侧面图。图3为图2的3-3线截面图。图4为安装于本发明车辆前部的护腿板的侧面图。图5为图4的5-5线截面图。图6为图2的6-6线截面图。图7为说明在本发明车身侧的罩构件接合部的构造及其作用的图。图8为说明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散热器周边部的构成的图。图9为说明设于燃料箱罩的软管的支承构造的图。 图10为说明连接本发明的储箱与供水口间的软管的布置情况的 车身前部的透视图。图11为图2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12为说明可从车身侧拆下罩构件进行发动机维护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式。附图按符号的 方向7见看。图1为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左侧面图,作为轻便摩托车式 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具有主构架12L、 12R (仅示出前面侧的符号 12L)、下伸构架13L、 13R(仅示出前面侧的符号13L)、车座轨14L、 14R (仅示出前面侧的符号14L)、中间构架17L、 17R(仅示出前面 侧的符号17L)、轨撑条18L、 18R (仅示出前面侧的符号18L)、枢轴 板21L、 21R (仅示出前面侧的符号21L)、连杆构件22L、动力机组24、后緩冲装置25L、作为驱动轴的后轮车轴26、后轮27、收容箱 32、前车座33、后车座34、后阻流板35、前叉36、前轮38及转向手 把41;该主构架12L、 12R从头管11的上部朝斜后下方延伸;该下 伸构架13L、 13R从上述头管11的下部朝斜后下方延伸,然后,朝大 致下方延伸,最后朝后方延伸,与上述主构架12L、 12R连接;该车 座轨14L、 14R从上述主构架12L、 12R的后部朝斜后上方延伸;该 中间构架17L、 17R连接该车轨14L、 14R的中间点16L、 16R (仅示 出前面侧的符号16L)与上述主构架12L、 12R的后端部之间;该轨 撑条18L、18R连接这些中间构架17L、17R的上部与上述车座轨14L、 14R的后部之间;该枢轴板21L、 21R架设在上述车座轨14L、 14R 与中间构架17L、 17R之间,对枢轴19进行支承;该连杆构件22L 通过枢轴19朝下方延伸到枢轴板21L、 21R;该动力机組24通过该 连杆构件22L和支承轴23延伸到后方,可上下摇动,兼作后摇臂; 该后緩沖装置25L架设在该动力机组24的后端部与车座轨14L之间; 该后轮车轴26设于动力机组24的后部;该后轮27安装在后轮车轴 26上;该收容箱32安装于构成车架31的车座轨14L、 14R,作为收 容部29;该前车座33覆盖该收容箱32的前部32a,用于驾驶者落座; 该后车座34覆盖收容箱32的后部32b,用于同乘者落座;该后阻流 板35围住该后车座34的周围;该前叉36可自由转向地安装于前部的 头管11;该前轮38通过前轮车轴37安装于该前叉36;该转向手把 41安装于前叉36的上端部。动力机组24中包含水冷式发动机42。 下面说明架设于左右的构架间的构件。在由主构架12L、 12R和下伸构架13L、 13R围住的区域中配置 燃料箱43,在该燃料箱43的上方,将第l横梁44架设到左右的主构 件12L、 12R间,在燃料箱43的下方,将第2横梁45架设到左右的 下伸构架13L、 13R间,在枢轴板21L、 21R的附近将第3横梁46架 设到左右的车座轨14L、 14R间,将后横梁47架设到上述左右的车座 轨14L、 14R的后端部间。符号48为撑条。在前轮38的后方,将冷却发动机42的散热器单元49配置于下伸构架13L、 13R的前方。从散热器单元49的上部朝上方延伸设置用于 补给水的供水管51,该供水管51的口通过小撑条50a和螺钉构件50b 安装于下伸构件13L,在供水管51的口上可装拆地安装作为盖的盖构 件52。在燃料箱43的内部具有燃料泵53、粗滤器54及流量传感器55; 该粗滤器54设于该燃料泵53的下方,分离进入到燃料箱43的燃料中 的水、尘粒等异物;该流量传感器55检测燃料箱43内的燃料的残余 量。图中,符号56为前盘式制动器,符号57为前圓盘板,符号58 为覆盖车辆前方的前导风罩,符号59为内罩,该内罩59覆盖包含头 管ll的车辆的前部,同时,连续地设于前导风罩58;符号61为覆盖 车辆侧方的主导风罩,符号62为前挡泥板,符号63为后挡泥板,符 号64为从动力机组24延伸出的排气管,符号65为连接于排气管64 的后端部的消声器,符号66为侧支架,符号67为主支架,符号68 为2次空气簧片阀,配置于发动机的侧方,连接到排气管64和后述的 进气管77。图2为本发明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部左侧面图,轻便摩托车 式车辆80具有驾驶者操纵的转向手把41、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 却的散热器49 (散热器单元49)、驾驶者搁脚的踏板82及内罩59; 该散热器49配置于作为驾驶者落座的车座81的前车座33间的下方; 该踏板82配置在转向手把41与车座81间;该内罩59配置在该踏板 82的前方。该内軍59使上部84t突出到驾驶者侧,在该上部84t中包含小物 件箱部83(小物件箱83),具有覆盖落座到车座81的驾驶者的腿的作 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内罩59指护腿板84。图3为图2的3-3线截面图,踏板82具有驾驶者搁脚的左右一对 搁脚部85L、85R和连接于左右搁脚部85L、85R的左右的侧壁部86L、 86R。如图2和图3所示,在左右的侧壁部86L、 86R的上方i殳置护脚板84。在该护脚板84设置作为散热器49的供水口的开口部93,该开 口部93由沿隧道部88朝车身前后延伸的罩构件91覆盖。开口部93 在连接于隧道部88的侧壁部的部位配置于小物件箱部83的下方。即,护脚板84在连接于侧壁部86L、 86R的部位配置于小物件箱 部83的下方,在护脚板84的侧壁92上设置开口部93,供水口95对 着该开口部93,该供水口 95通过供水管94连接于散热器49,供给冷 却水。开口部93配置到车辆左右侧中的、与将供水管94连接于散热器 49 一侧的相反侧。除了本实施例外,若按图中点划线所示那样将开口部93B配置到 将供水管94B连接到散热器49的一侧,则可进一步缩短供水管94B 的长度。在供水口 95可装拆地设置盖构件96,该盖构件96可通过开口部 93取出到罩构件91的外方。盖构件96可通过开口部93取出到罩构件91的外方地设置,所以, 供水时,可将盖构件96取出到罩构件91的外方。因此,可容易地进 行向散热器49的供水作业。图4为安装于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的护脚板的侧面图,在护脚板84 设置遮腿部98、侧壁92及小物件箱部83;该遮腿部98设于左右,挡 住驾驶者的腿;该侧壁92设于该遮腿部98的后方;该小物件箱部83 与右侧的遮腿部98相连地形成于上方。在侧壁92上形成开口部93。图5为图4的5-5线截面图,开i殳于侧壁92的开口部93由罩构 件91覆盖,该罩构件91沿隧道部(参照图3的符号88)朝车身的前 后延伸设置。在开口部93的前方设置接合孔99,在该接合孔99挂住罩构件91 的接合部101。因为开口部93由沿隧道部88延伸设置到车身前后的罩构件91 覆盖,所以,可抑制开口部93导致车辆的外观性下降。图6为图2的6-6线截面图,示出罩构件91的支承构造。在踏板82的侧壁部86L设置截面匚字状的支承部102,通过将罩构件91的 下端部91b插入到该支承部102进行配合,从而在车身侧安装罩构件 91。右侧的侧壁部86R也为同样的构造,省略说明。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在车身侧的罩构件接合部的构造及其作用的图。在(a)中,在罩构件91的下边部设置与开设于车身的踏板82 的笫1 ~第3接合槽103a ~ 103c接合的第1 ~第3接合爪104a ~ 104c, 同样,在上边部设置与设于护腿板84的侧壁92的固定孔106a~ 106c 接合的第1 ~第3接合突起105a ~ 105c。通过将第1 ~第3接合爪104a ~ 104c插入到103a ~ 103c,将接合 孔(参照图5的符号99)嵌入到接合部101,从而可将軍构件91安装 到护脚板84的侧壁92。(b)为(a)的b部it大图,示出设于罩构件91的第1~第3接 合突起105a-105c的构成。由于第l和第3接合突起105a、 105c与第 2接合突起的形状形成为不同的形状,所以,当将罩构件91安装于侧 壁92时,容易区分罩构件91的安装的上下的方向等,可容易地进行 罩构件91的安装作业。图8为说明本发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散热器周边部的构成的图。在散热器49的后方设置燃料箱(图1的符号43 ),在该燃料箱43 配置用于覆盖燃料箱43的燃料箱罩111。燃料箱罩111配置于散热器49与燃料箱43间的燃料箱43侧,为 覆盖燃料箱43的前方的构件。在供水口 95与用于储存设于车身的发动机(图1的符号42)的 冷却水的储箱112间连接软管113,由燃料箱罩lll支承软管113。另 外,储箱112配置到与供水口 95不同的一侧。在散热器49的后方设置连接供水口 95与储箱的软管113,由燃 料箱罩111支承该软管113,所以,不需要专用的支承构件。由于不 需要专用的支承构件,所以,可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图9为说明设于燃料箱罩的软管的支承构造的图,图IO为说明连 接本发明的储箱与供水口 95间的软管的布置情况的车身前部的透视 图。下面,参照图9和图IO进行说明。在燃料箱(图1的符号43)配置燃料箱罩111,如在设于该燃料 箱罩111上的优选位置使得可支承软管113,则可提高供水口 95与储 箱112间的软管113的配置的自由度。软管113在车辆宽度方向由燃料箱罩111支承于多个部位,通过 使支承软管113的多个支承部115a~115d中的供水口 95侧的支承部 115d从其它的支承部115a 115c朝下方错开长度p,从而可增大软管 113的曲率半径R。如增大软管113的曲率半径R,则难以在软管113施加强的力, 可提高软管113的耐久性。也可使供水口 95侧的支承部115d从其它支承部115a ~ 115c朝上 方错开。下面,说明上述具有散热器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作用。返回到图2可以看出,在作为连接到踏板82的侧壁部86L、 86R 的部位的护腿板84的侧壁92上设置开口部93,使散热器单元49的 供水口 95对着该开口部93。由于散热器单元49的供水口 95对着开口部93,所以,不拆下小 物件箱部83即可供水。由于不拆下小物件箱部83即可向散热器单元 49供水,所以,可提高散热器单元49的维护性。此外,由于在侧壁92设置开口部93,所以,不需要使散热器单 元49的供水管94延伸到设于护腿板84上部的小物件箱部83的位置。 即,不需要将散热器单元49的供水管94延伸到护腿板84的上部,所 以,可在有效地利用车辆的死空间的同时,缩短供水管94的长度。参照图1~图3可以看出,由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80具有侧支架 66,开口部93配置到设置了侧支架66的一侧,所以,在使用侧支架 66按车辆倾斜的状态供水的场合,作业者可从斜上方观看供水口 95。 为此,可容易地观察供水口 95,可进一步提高散热器单元49的维护性。图11为图2的另一实施例图,说明在设于护腿板84的后方的踏 板82的隧道部88中设置开口部93C的情况。踏板82包括驾驶者搁脚的左右一对搁脚部85L、 85R及隧道部 88,该隧道部88由连接于这些左右的搁脚部85L、 85R的左右的侧壁 部86L、 86R和连接这些左右的侧壁部86L、 86R的上壁87形成为朝 上的凸状。在左侧的侧壁部86L设置作为散热器单元49的供水口 95的开口 部93C,该开口部93C由沿连接于隧道部88的护腿板84的侧壁92 延伸到车身的前后的罩构件91覆盖。在连接于侧壁部86L、 86R的部位,将开口部93C设于配置到小 物件箱部83的下方的护腿板84的侧壁92,使通过供水管94C连接于 散热器单元49、供给冷却水的供水口 95C对着该开口部93C。开口部93C配置在车辆的左右侧中的、与将供水管94C连接到散 热器单元4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除了本实施例外,如用点划线所示那样,当将开口部93D配置到 将供水管94D连接到散热器单元49的一侧时,可进一步缩短供水管 94D的长度。另外,在供水口 95C可装拆地设置盖构件96C,供水口 95C和盖 构件96C可通过开口部93C取出到罩构件91的外方地设置。具体地 说,由于供水管94C用硬质橡胶制成,所以,在维护时,可取出到罩 构件91的外方。供水口 95C和盖构件96C可通过开口部93C取出到軍构件91的 外方地设置,所以,可容易地观察开口部93C,可进一步容易地进行 向散热器单元49的供水作业。图12为说明可从车身侧拆下罩构件进行发动机维护的透视图。图 中,符号116为可装拆地设于发动机42的火花塞。从车身侧拆下的罩构件(图2的符号91)兼用作发动机42的维 护用盖,所以,不需要专用的维护盖。由于不需要专用的维护盖,所以,可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在第l技术方案中,开口部也可不配置到车辆的左右侧中的、将 供水管连接到散热器的一侧。例如,开口部也可配置到车辆的左右侧 中的、与将供水管连接到散热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另外,开口部也可不配置到设置了侧支架的一侧。例如开口部也可配置到与设置了侧支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本发明适用于具有冷却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散热器的轻便摩 托车式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具有散热器、踏板、护腿板;该散热器配置到驾驶者操纵的转向手把和驾驶者落座的车座之间的下方,对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该踏板配置于上述转向手把与上述车座之间,用于驾驶者放脚;该护腿板配置于该踏板的前方,使上部朝驾驶者侧突起,在该上部包含小物件箱,覆盖落座到上述车座的驾驶者的腿;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由左右一对搁脚部和隧道部构成;该左右一对搁脚部用于驾驶者放脚;该隧道部由连接于这些左右的搁脚部的左右的侧壁部和连接这些左右的侧壁部的上壁形成为朝上的凸状;在上述侧壁部或连接于该侧壁部的部位,开口部设于上述小物件箱的下方,供水口对着该开口部,该供水口通过供水管连接于上述散热器,供给冷却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 开口部由沿上述隧道部延伸到车身前后的罩构件覆盖。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供水口可装拆地设置盖构件,该盖构件可通过上述开口部取出 到上述罩构件的外方。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 于上述开口部配置到车辆左右侧中的、将上述供水管连接到上述散 热器的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 特征在于具有侧支架,上述开口部配置到设置了上述侧支架的一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 特征在于在上述散热器的后方设置燃料箱,在该燃料箱配置燃料箱 罩,设有连接上述供水口与用于储存设于车身的发动机的冷却水的储 箱之间的软管,由上述燃料箱罩支承上迷软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储箱配置于与上述供水口不同的一侧,上述软管在车辆宽度方向于多 个部位由上述燃料箱罩支承,通过从其它支承部使上述供水口侧的支 承部朝上方或下方错开,从而增大上述软管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 罩构件兼作为发动机维护用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便摩托车式车辆,该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缩短供水管的长度,同时,提高散热器的维护性。轻便摩托车式车辆(80)具有转向手把(41)、配置到车座(81)间的下方的散热器(49)、配置于转向手把(41)与车座(81)间的踏板(82)及覆盖落座到车座(81)的驾驶者的腿的护腿板(84);该护腿板(84)配置到该踏板(82)的前方,使上部(84t)朝驾驶者侧突出,在该上部(84t)包含小物件箱部(83);其中在护腿板(84)设置作为散热器(49)的供水口的开口部(93),由沿隧道部(88)朝车身前后延伸设置的罩构件(91)覆盖该开口部(93)。
文档编号B60K11/02GK101254807SQ20081008134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厚地道雄, 远城贞通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