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13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挂车上多轴悬挂的平衡梁耐磨加强
直O
背景技术
平衡梁是挂车上多轴悬挂的重要组成部件,它将整车重量通过承载板传递给钢板 弹簧,并由车轴和车轮传送给地面,因此平衡梁的承载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现有的平衡 梁的承载板是采用12mm的Q235钢板通过弯制成型后焊接在平衡梁上,由于钢板强度和耐 磨性较差,承载板经常出现变形和破损,而导致平衡梁报废,给用户带来不便和损失,并导 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磨性能好、抗冲击 能力强、不易变形和磨损、结构简单牢固、便于加工、产品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强的平衡梁 耐磨加强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在 平衡梁的弧形板体内侧的中部设有一加强筋体,板体与加强筋体之间是整体铸钢结构。所述加强筋体两侧的板体为对称的弧形体。所述加强筋体宽不少于10毫米。所述加强筋体与板体相接处为弧形连接,弧形连接处弧形半径不少于3毫米。所述板体的内侧圆弧半径不少于104毫米,板体的外侧圆弧半径不少于120毫米。所述板体外侧中心处与加强筋体端部的垂直距离不少于4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板体与加强筋体之间采用整体铸钢结构,材质采用高 强、耐磨、便于焊接的ZG20Mn材料,造型采用树脂砂、射砂造型,铸件外观光滑、钢性好;具 有强度高、耐磨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不易变形和磨损、结构简单牢固、便于加工、产品使 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强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2-加强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在平衡梁的弧形板体1内侧的中部设有一 加强筋体2,板体1与加强筋体2之间是整体铸钢结构,材质采用高强、耐磨、便于焊接的 ZG20Mn材料,造型采用树脂砂、射砂造型,铸件外观光滑、钢性好。[0015] 加强筋体2宽不少于10毫米,位于加强筋体2两侧的板体1为对称的弧形体,板体 1的内侧圆弧半径不少于104毫米,板体1的外侧圆弧半径不少于120毫米,板体1外侧中 心处与加强筋体2端部的垂直距离不少于40毫米;同时,加强筋体2与板体1相接处为弧 形连接,该弧形连接处弧形半径不少于3毫米。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能好、抗冲 击能力强、不易变形和磨损、结构简单牢固、便于加工、产品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一种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其特征是在平衡梁的弧形板体内侧的中部设有一加强筋体,板体与加强筋体之间是整体铸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体两侧的板体为 对称的弧形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体宽不少于 1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体与板体相 接处为弧形连接,弧形连接处弧形半径不少于3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板体的内侧圆弧半 径不少于104毫米,板体的外侧圆弧半径不少于12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板体外侧中心处与 加强筋体端部的垂直距离不少于4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梁耐磨加强装置,在平衡梁的弧形板体内侧的中部设有一加强筋体,板体与加强筋体之间是整体铸钢结构。板体与加强筋体之间采用整体铸钢结构,材质采用高强、耐磨、便于焊接的ZG20Mn材料,造型采用树脂砂、射砂造型,铸件外观光滑、钢性好;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不易变形和磨损、结构简单牢固、便于加工、产品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G21/00GK201633492SQ20102016962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田玉波, 高鑫 申请人:韶关市正星车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