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78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隔热降温功能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机动车如汽车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我国各大中城市国虽然发展很快, 但建设不配套,停车场所异常缺乏,大量汽车只能露天栖息,饱受风吹、雨淋、日晒的无奈,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高温持续不断,爱车经常停放在露天停车场,阳光长时间 照射,打开车门,一股热浪便会迎面袭来,方向盘是烫的、仪表盘是烫的、座椅也是烫的,整 个车如同蒸笼一样,叫人透不过气,不仅如此,在六七十度的高温下,车内饰物还会挥发出 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果,爱车内饰颜色变浅了、老化了,仪表台,真皮 座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汽车遮阳已经成为爱车一族每年夏天一个亟待解决 的问题,而市场上捉襟见肘的汽车遮阳产品却存在各种缺点如防热隔热效果不好、体积大 不易安装、不易拆卸收放、操作不便捷、易刮伤车体等缺点。机动车的防晒隔热的问题一直 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急需有效的机动车隔热降温手段。
发明内容本申请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少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隔热降温功能的机动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机动车设置有腔体层,上述腔体层内有密闭的腔 体,上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连接,上述腔体层还可与制热装置连接,所述腔体层设置在机动 车的座仓的四周后如设置在机动车的顶棚、车门、玻璃或遮阳板、地板、前后的塑料壳体后, 机动车的座仓的四周就被腔体层隔离了,当然我们可以仅在关键部位设置腔体层如仅在吸 热面积最大的顶棚设置腔体层,在仪表板设置有腔体层、在门侧板设置腔体层,所述腔体层 的腔体内装有液体,所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的输出管和输入管相连接,制冷装置制造的冷 冻水流进一个冷冻水蓄水箱,冷冻水蓄水箱内或与冷冻水蓄水箱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泵或 抽水泵,抽水泵通过连接管与腔体层连接,冷冻水蓄水箱内的冷冻水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流 动通过腔体层,流动的冷冻水热传递让腔体层降温后升温,升温后的冷冻水流进回水蓄水 箱,回水蓄水箱或回水蓄水箱与制冷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泵或抽水泵,回水蓄水箱内 的液体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把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抽送到制冷装置内,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 流进制冷装置并降温形成冷冻水再流进腔体层循环使用,经过上述不断的循环过程,腔体 层内不断有冷冻水通过并让腔体层降温从而达到机动车隔热降温的作用,当然上述流动通 过腔体层的冷冻水还可设计成直接流进制冷装置降温形成冷冻水后流进腔体层从而达到 循环流动,而不用通过回水蓄水箱;如果上述制冷装置产生的是冷气,那循环过程如下所 述所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的输出管和输入管连接,在制冷装置和腔体层之间连接有泵或 抽气扇,制冷装置制造的冷气在泵或抽气扇的作用下流动通过腔体层,冷气热传递让腔体 层降温后升温,升温后的冷气流经空气箱,同时空气箱内的气体流进制冷装置并降温形成冷气流进腔体层,经过上述循环过程腔体层内不断有冷气通过并让腔体层降温从而达到机 动车隔热降温的作用,当然上述流动通过腔体层的冷气还可设计成直接流进制冷装置降温 形成冷气后流进腔体层从而达到循环流动的目的,而不用通过空气箱,上述腔体层内流动 的是冷冻气时,腔体层还可设计有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经过腔体层的冷气升温后通过排气 孔直接排到腔体外或机动车座仓外,制冷装置重新吸入空气制作成冷气流进腔体层让腔体 层降温后再排出腔体层,上述冷冻水或冷气在腔体和制冷装置中的流动都是靠制冷装置本 身的泵或气扇作用的,还可靠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连接的泵或气扇起抽动作用的;由于 在腔体层内流动的是小体积的冷冻水或冷气,所以制冷装置可以设计成微小型的,制冷装 置需要的电能也很小,这就产生这样的作用用较小的电能、微小的制冷装置产生很好的隔 热降温作用,当机动车的座仓四周的壳体、天棚、地板、玻璃或遮阳板都设置了腔体层并连 通上制冷装置后,上述腔体层就形成一个座仓隔热层,外部气温或日照无论多大、多高都无 法传递到座仓内,从而保证了机动车座仓内空气和座位的温度的舒适性;所述制冷装置可 采用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发冷面朝向座仓,发热面朝相座仓外,发冷面 连接大面积的传导片如铝片、钢片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腔体层设置在机动车座仓四周的维护结构上,如 座仓顶棚、地板、周边的壳体、玻璃上或外部壳体上的塑料层或布层内或装饰层或钣金层, 还有在座位上也可设置腔体层,上述腔体层向外设置有孔洞,当腔体层内装有气体时,还可 另外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其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腔体层采用下列方案之一所述腔体层由并列连通的孔道组成;所述腔体层由相互连通的较小腔体组成;所述腔体层是一个薄壁纸状的大腔体,机动车的顶棚设置的腔体层采用上述薄壁 纸状的大腔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连接有泵,所述制冷装置 包括J-T(焦耳-汤姆逊)致冷器、机械式致冷机、辐射致冷器、固体致冷器与低温液体杜 瓦瓶、温差电致冷器也称半导体致冷器,上述制冷装置的电源采用直流低压电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连接有抽气装置,如气泵、 排气扇、抽气扇、轴流风扇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所述机动车座仓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腔体层,上述 多个腔体层组成腔体系统,每个腔体层设置有输入孔和输出孔,上述一个腔体层的输出孔 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上述多个腔体层的另一个腔体层的输入孔连接, 上述腔体系统的多个腔体的每个腔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贯通,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出管与 腔体系统输入孔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入管与腔体系统输出孔连接,上述腔体系统可以 设计有一个输出孔和一个输入孔,制冷装置的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和上述一个输出孔和一 个输入孔直接或间接连接,腔体系统内的每个腔体通过连接管连接贯通,上述腔体系统还 可设计成制冷装置的输入管和输出管与腔体系统的一个或几个腔体层的输入孔和输出孔 连接,当然为保证冷冻水或冷气的流动速度,我们需在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的管路上可 设置泵或气扇以加强抽送的压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机动车车门设置有塑料层,上述塑料层内设置有腔体层,上述腔体层内布满有孔道系统,上述孔道系统由并列布置并且相互连通的细孔组 成,上述细孔设置有输入孔和输出孔,上述输入孔和输出孔分别与细管连接并从车门的转 轴的一侧伸出,上述孔道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制冷装置的冷冻水或冷气输 出管通过一根连接管与一个孔道系统的输入孔连接相通;制冷装置的冷冻水或冷气输入管 与一根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与孔道系统的输出孔连接相通。上述孔道系统的输入孔和输出 孔之间的孔道为细长连通的管孔,其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的截面为最好方案,它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上述孔道系统的布置方案可采用1、孔道系统的 细孔单层平行布置,细孔之间的壁厚为0. lmm-5mm之间,边缘处的第一根细孔的前端有一 个输入孔,上述输入孔可与一根细管连接,上述细管可与制冷装置输出管连接,制冷装置可 通过输入孔向上述孔道系统输送冷冻水或冷气,上述车门边缘处的第一根细孔的末端与相 邻的第二根细孔的末端连接,上述第二根细孔的前端与第三根细孔的前端连接相通,通过 上述的连接方式,并列设置的细管相互连接相通,上述车门另一侧边缘处的最后一根细管 设置有一个输出孔,上述输出孔与一根细管连接,细管可与制冷装置的输入管连接,循环流 动的冷冻水或冷气通过上述孔道系统后经过细管和制冷装置的输入管流入制冷装置,这样 当夏日车门被日照升温后,孔道系统内循环流动的冷冻水或冷气就起了不断降低车门温度 并且阻断温度向车内传递的作用,上述经过孔道系统的冷冻水或冷气升温后流入制冷装置 降温后再循环流入孔道系统降温,这样上述孔道系统就起到降温隔热的作用,当然上述孔 道系统的输入孔和输出孔还可通过细管与第二种细孔多层平行布置,细孔之间的壁厚为 0. lmm-5mm之间)第二种制冷装置的冷冻水或冷气输出管与一根连接总管连接,连接总管 上连接有多根连接支管,每根连接支管分别与一个孔道系统的输入孔连接相通;制冷装置 的冷冻水或冷气输入管与一根连接总管连接,连接总管上连接有多根连接支管,每根连接 支管分别与一个孔道系统的输出孔连接相通,当然为保证冷冻水或冷气的流动速度,我们 需在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的管路上可设置泵或气扇以加强抽送的压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细管从转轴处伸进机动车车身并分别与车身的腔 体层的输入孔和输出孔连接,上述车身的腔体还设置有另一个输入孔和另一个输出孔,上 述另一个输入孔和另一个输出孔通过细管分别和所述的制冷装置的进管和出管连接,当然 为保证冷冻水或冷气的流动速度,我们可在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的管路上可设置泵或气 扇以加强抽送的压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机动车的玻璃采用中空玻璃,上述中空玻璃设置 有输入孔和输出孔,上述输入孔和输出孔分别通过细管与制冷装置的进管和出管连接,当 然上述输入孔和输出孔还可设计成通过细管与车身的其它腔体层连接,车身腔体层的另一 个输入孔和输出孔通过细管分别和所述的制冷装置的进管和出管连接,当然为保证冷冻水 或冷气的流动速度,我们需在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的管路上可设置泵或气扇以加强抽送 的压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机动车设置有遮阳板,上述遮阳板内设置有腔体 层,上述腔体层设置有输入孔和输出孔。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机动车的座仓四周的壳体、天棚、地板、玻璃或遮阳板都设置 了腔体层并连通上制冷装置后,上述腔体层就形成一个座仓隔热层,并且腔体层非常薄,可 设置在很薄的塑料层内形成隔热层,形成的隔热层安装方便;还有,制冷装置可不断制造出冷冻水或冷气并在压力泵或气扇的作用下不断向腔体层输送冷冻水或冷气,根据不同隔热 降温速度和效果的需求可选择不同大小功率的泵或气扇,这样持续流动的冷冻水或冷气不 断带走腔体层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隔热的作用。这样外部气温或日照无论多大、多高都无 法传递到座仓内,从而保证了机动车座仓内空气和座位的温度的舒适性,还有由于在腔体 层内流动的是小体积的冷冻水或冷气,所以制冷装置可以设计成微小型的,制冷装置需要 的电能也很小、电压也小、可用直流电,这就产生这样的作用用较小的电能、微小的制冷装 置如半导体制冷装置、微小空调、微小制冰机等设备,所以上述腔体层设置在机动车上后可 产生很好的隔热降温作用,而且微小的制冷装置可方便设置在机动车的内部空间,因此所 述的机动车自身具有隔热降温的作用,可称得上是不怕晒的汽车,无需人工安装拆卸仅需 人工或遥控或自动打开制冷装置即可降温隔热并且隔热降温的效果极好。在开车过程中阳 光会透过玻璃照在仪表板上和内饰板上,采用上述技术后,仪表板和内饰板的表层就会起 隔热降温的作用,这样就阻止了仪表板和内饰板的颜色变浅、老化。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机动车的腔体层与制冷装置连接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腔体层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腔体层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两个腔体层连接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机动车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机动车的腔体层与制冷装置连接的剖视示意图。如
图1所示,腔体 层5、腔体层10组成腔体系统,上述腔体层5、腔体层10内布满有孔道系统,上述孔道系统 由并列平行布置并且相互连通的细孔组成,细孔的截面为直径是0. 2mm—IOmm的圆形,圆 形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上述腔体层5的细孔设置有输入孔12和输出孔6,上述腔体层10的 细孔设置有输入孔11和输出孔9,腔体5与腔体10之间通过连接管7连接贯通上。所述制 冷装置18的输出管17和冷冻水蓄水箱16连接,冷冻水蓄水箱16上设置有泵15,泵15的 输出管接头与一个细管13的一端连接,细管13的另一端与腔体层5的输入孔12连接,制 冷装置18制造的冷冻水流进一个冷冻水蓄水箱16内,在与冷冻水蓄水箱16连接的管路上 设置有泵15,泵15通过细管13即连接管与腔体层5连接,冷冻水蓄水箱16内的冷冻水在 抽泵15的压力作用下流动通过腔体层5、连接管7、腔体层10,流动的冷冻水热传递让腔体 层5、腔体层10降温后升温,升温后的冷冻水经过细管8流进回水蓄水箱3内,回水蓄水箱 3与制冷装置18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抽水泵2,回水蓄水箱3内的液体在抽水泵2的作用 下把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抽送到制冷装置18内,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流过细管1流进制冷 装置18内并经制冷装置18降温形成冷冻水流进冷冻水蓄水箱16内在泵15的作用下流经 细管13再次流入腔体层5、腔体层10的细管循环使用,经过上述不断的循环过程,腔体层5 和腔体层10的细孔即孔道内不断有冷冻水通过并让腔体层5、腔体层10降温,当腔体层5、 腔体层10设置在机动车的座仓四周的顶棚上、车门、玻璃或遮阳板、座仓的前后隔板、地板上后,机动车的座仓就被腔体层包围并与外界隔离,当制冷装置18通电工作后,上述腔体 层就形成一个座仓隔热层,外部气温或日照无论多大、多高都无法传递到座仓内,从而保证 了机动车座仓内空气和座位的温度的舒适性,这样就可达到机动车隔热降温的作用。图2为本申请的腔体层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腔体层20是 由许多根并列连通的孔道21组成,腔体层20设置有一个输入孔和一个输出孔,腔体层20 还可设计成具有一个输入孔和多个输出孔,腔体层20还可设计成具有多个输入孔和多个 输出孔,腔体层20还可设计成具有多个输入孔和一个输出孔,上述输入孔和输出孔的数量 和直径大小根据需要和设计确定。图3为本申请的腔体层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腔体层26是 由多根并列排列连通的孔道25和并列排列连通的孔道27组成,孔道25和孔道27上下层 平行排列且上层的孔道25有一根孔孔道25与下层的孔道27的一根孔道连接相通,腔体层 26有一个输入孔和一个输出孔。图4为本申请的两个腔体层连接的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腔体层28是由多根 并列排列、连通的孔道29组成,腔体层31是由多根并列排列、连通的孔道32组成,腔体层 28的输入孔37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装置给水管连接相通,腔体层28的输出孔30通过连接 管36与腔体层31的输入孔35连接相通,腔体层31的输出孔33与制冷装置的进水管连接 相通,我们可在制冷装置与腔体层28、腔体层3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泵或气扇以加强抽送冷 冻水或冷气的压力,当然还可在制冷装置的给水管处和进水管处设置蓄水箱或在制冷装置 的给水管处和进水管处设置蓄气箱。图5为本申请的机动车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汽车57的座仓顶棚52设 置有腔体层52,腔体层52是由多根并列排列并依次相通的孔道50组成,上述多根并列排 列并依次相通的孔道50形成一根可贯通的管路,上述管路有一个输入孔和一个输出孔,汽 车上设置有制冷装置和直流电源,制冷装置的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与一个冷冻水蓄水箱连接 相通,冷冻水蓄水箱还通过另一根连接管与压力泵的一个接口连接,压力泵的另一个接口 通过一根连接管与上述腔体层52的输入孔连接相通,腔体层52的输出孔通过一根连接管 与一个回水蓄水箱连接相通,回水蓄水箱与制冷装置之间通过抽水泵和连接管连接相通。 这样制冷装置一连接管一冷冻水蓄水箱一压力泵一连接管一腔体层一连接 管一回水蓄水箱一抽水泵一连接管一一制冷装置就形成一个贯通的管路系统,制 冷装置制造的冷冻水就可通过上述贯通的管路系统不断地流过腔体层52,当阳光照射在汽 车57的顶棚52上时,顶棚52的温度升高,这时上述不断地流过腔体层52的冷冻水就可 通过热传递降低顶棚52的温度,这样流过腔体层52的冷冻水温度就升高并流进回水蓄水 箱,回水蓄水箱内的冷冻水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就流进制冷装置并经制冷装置降温制作成温 度低的冷冻水流进冷冻水蓄水箱并在压力泵的作用下再次循环流过腔体层52,这样腔体层 52的孔道50内就不断有低温的冷冻水流过并热传递带走热量,因此,在制冷装置接通电源 开始工作后腔体层52就起了隔热降温的作用。当腔体层设置在汽车57的座仓的四周后如 设置在机动车的顶棚52、车门56、玻璃或遮阳板55、车身53、地板、前后的塑料壳体和玻璃 51后,机动车的座仓的四周就被腔体层隔离了,上述所有腔体层就形成一个座仓隔热层,外 部气温或日照无论多大、多高都无法传递到座仓内,从而保证了机动车座仓内空气和座位 的温度的舒适性,因此这样的汽车就不怕阳光的晒照,具有隔热降温的功能,如果结合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控制电路系统,就可制造成具有自动隔热降温功能的汽车,也就是说,当阳光 照射到汽车让汽车壳体或汽车座仓的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上述电源控制电路就自动接通 电源,让制冷装置和压力泵、抽水泵开始工作,这就自动启动了隔热降温的功能,让冷冻水 不断循环流过汽车四周的腔体层从而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当然,如图5所示的腔体层52 示意图画得比较厚,上述腔体层52的实际厚度可以做到0. 3毫米到20毫米之间,当述腔体 层52的实际厚度可以做到0. 5毫米到8毫米之间时,上述腔体层52可采用注塑形成塑料 腔体层,也就是说腔体层可以是薄的塑料腔体层。上述塑料腔体层可设置在汽车金属外壳 的内侧形成隔热板、隔热层,由于塑料腔体层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所以塑料腔体层可很 方便地安装设置在汽车金属外壳的内侧。 毫无疑问,本申请的机动车还有多种变换及改型,总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包括 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及改型。
权利要求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设置有腔体层,上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腔体层设置在机动车座仓四周的维护结构 上,上述腔体层向外设置有孔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腔体层采用下列方案之一所述腔体层由并列连通的孔道组成;所述腔体层由相互连通的较小腔体组成;所述腔体层是一个薄壁纸状的大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连接有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连接有抽气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座仓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腔体层,上述 多个腔体层组成腔体系统,上述腔体系统的多个腔体的每个腔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贯 通,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出管与腔体系统输入孔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入管与腔体系统输 出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车门设置有腔体层,上述腔体层内布 满有孔道系统,上述孔道系统由并列布置并且相互连通的细孔组成,上述细孔设置有输入 孔和输出孔,上述输入孔和输出孔分别与细管连接并从车门的转轴的一侧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细管从转轴处伸进机动车车身并分别与车身 的腔体层的输入孔和输出孔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的玻璃采用中空玻璃,上述中空玻璃 设置有输入孔和输出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设置有遮阳板,上述遮阳板内设置有 腔体层,上述腔体层设置有输入孔和输出孔。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座仓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腔体层,上述多个腔体层组成腔体系统,上述腔体系统的多个腔体的每个腔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贯通,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出管与腔体系统输入孔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入管与腔体系统输出孔连接。
文档编号B60H1/32GK201736767SQ20102051006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吴旭榕 申请人:吴旭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