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855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驱动桥的桥壳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结构上,驱动桥通常包括桥壳10,主减速器总成11以及半轴12,其 中,桥壳10具有中空的空腔,用于容纳包括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主减速器总成11,还用于 容纳从主减速器总成11向两侧延伸的半轴12。在车辆行驶状态中,主减速器总成11接收 来自于传动部件(如万向节)的动力,进而再传递给两侧的半轴12,半轴12再将动力传递 给车辆的驱动轮,以驱动车辆行驶。在装配驱动桥的过程中,首先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装配起来,以形成主减速器总 成11。然后,再将主减速器总成11装配到桥壳10中,具体地说,装配到桥壳10的中空空腔 中。当主减速器总成11与桥壳10装配在一起后,形成所谓的桥壳组件。图2为传统的桥壳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传统的桥壳组件包括桥 壳10和主减速器总成11。桥壳10具有位于桥壳10的中部的安装孔13,该安装孔13的开 口端面形成有定位平面14。主减速器总成11具有安装平面16,该安装平面16与桥壳10 上的定位平面14相对应,在主减速器总成11上还设置有突出于所述安装平面16的圆柱形 凸起17。当将主减速器总成11安装到所述桥壳10上时,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安装平面16 与定位平面14紧密装配(通常通过螺栓而固定连接),同时主减速器总成11上的圆柱形凸 起17插入安装孔13中,并且在圆柱形凸起17的外圆周面与安装孔13的内圆周面形成的 定位止口 18之间形成配合关系。因此,利用安装平面16与定位平面14之间的配合,以及 圆柱形凸起17与定位止口 18之间的配合连接主减速器总成11和桥壳10。该定位结构的 作用在于确保主减速器总成11在桥壳10中处于正确的安装位置。然而,这种传统的桥壳组件的缺陷在于,上述定位结构并不能确保主减速器总成 11在桥壳10内的准确定位。具体来说,在上述定位结构中,由于并不能限制主减速器总成 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的自由度,因此在完成主减速器总成11与桥壳10的装配后,主减速 器总成11与桥壳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常常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半轴安装较为困难,或 者即使完成半轴的安装后也常会导致半轴旋转轴线的偏转。这些由于定位问题所带来的缺 陷都会对车辆的车桥造成较大的损坏,严重时会导致主减速器总成的报废。因此,如何获得具有较高定位精度的桥壳组件成为本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 题,尤其是如何限制主减速器总成11与桥壳10之间旋转的自由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定位精度的桥壳组件,尤其是提供一种能 够限制主减速器总成与桥壳之间旋转的自由度的桥壳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桥壳组件,该桥壳组件包括[0010]桥壳,该桥壳具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开口端面形成有定位平面;主减速器总成,该主减速器总成具有与所述定位平面对应的安装平面;其中,所述 桥壳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所述主减速器总成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 少两个第二定位件,在所述桥壳的定位平面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安装平面相互配合的情 况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相互配合。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桥壳与主减速器总成之间通过位于不同位置 的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实现定位。由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和至少 两个第二定位件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至少限制主减速器总成相对于桥壳旋转的 自由度,进而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形成的定位 止口,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孔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销和突出于所 述安装平面形成的圆柱形凸起,所述圆环形凸起用于与所述定位止口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形成的定位 止口,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销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孔和突出于所 述安装平面形成的圆柱形凸起,所述圆环形凸起用于与所述定位止口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两个定位孔或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两个定 位销或定位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一个定位销和一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一 个定位孔和一个定位销。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桥壳的定位平面上,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 主减速器总成的安装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桥壳具有盖,该盖的内壁朝向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 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的朝向所述盖的内壁的部分上。优选地,所述桥壳的安装孔的轮廓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优选地,所述安装孔沿所述桥壳的纵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沿所述桥壳的 垂直方向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 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 图中图1是驱动桥的结构简图;图2为包括桥壳和主减速器总成的传统桥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桥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桥壳10主减速器总成11半轴12[0030]安装孔13定位平面14安装平面16圆柱形凸起17定位止口18第二定位件20第一定位件21盖2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桥壳组件包括桥壳10,该桥壳10具有安装孔13,该安装孔13的开口端面形成有定位平面14 ;主减速器总成11,该主减速器总成11具有与所述定位平面14对应的安装平面 16 ;其中,所述桥壳10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 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件20在所述桥壳10的定位平面14与所述主减速 器总成11的安装平面16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分别与对应的所 述第二定位件20相互配合。桥壳10为驱动桥中常用的部件,如上所述,桥壳10通常包括桥壳本体和半轴套 管,桥壳本体和半轴套管可以装配在一起,也可以一体制成。桥壳10具有安装孔13,用于将主减速器总成11安装到桥壳10上。在工厂实践 中,该安装孔13通常也被技术人员称为“琵琶孔”。如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述,安装孔13通常 设置有所述定位平面14,用于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安装定位。如上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通常可包括装配在一起的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也就是 说,在装配过程中,通常首先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装配成主减速器总成11,然后再将该主减 速器总成11装配到桥壳10中。具体通过桥壳10的安装孔13而装配到桥壳10中。为了 获得主减速器总成11与桥壳10之间的准确定位,在主减速器总成11上设置有与桥壳10 的定位平面14相对应的安装平面16。一方面,该安装平面16与定位平面14相互配合,从 而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通常桥壳10与主减速器总成11通过设置在安装平面16和 定位平面14的孔而实现螺纹连接(如利用螺栓或螺钉),以固定连接在一起。与包括桥壳和主减速器总成的传统桥壳组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桥壳组件中,主 要对桥壳10与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定位结构进行了改进。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主要对桥 壳10和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定位结构及其原理进行描述,而省略或简化对其他未作改进或 变化的常用结构或特征的描述,例如对桥壳10和主减速器总成11中不涉及定位结构的技 术内容将做简要描述或省略。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桥壳组件相对于传统的桥壳组件的主要改进之处做详细 地描述。[0048]如上所述,在传统的桥壳组件的定位结构中,由于圆柱形凸起17与安装孔13的中 心轴线共轴,不能限制该主减速器总成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的自由度,从而导致主减速器 总成11在桥壳10的定位容易出现偏差。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桥壳10具有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 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的对应的第二定位件20相互配合,从 而至少能够限制主减速器总成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的自由度,进而能够确保主减速器总 成11与桥壳10之间准确的定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换句话说,在传统的桥壳组件 中,由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保证至少一个第一定 位件21偏离于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因此能够限制主减速器总成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 的自由度。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一定位件21以及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二定位件20具有相互 配合的结构关系和位置关系。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第一定位件21或第二定位件20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定位结构。例如,第一定位 件21可以为三角形横截面的定位块,而第二定位件20可以为与该定位块对应的具有三角 形横截面的定位槽;或者第二定位件20可以为三角形横截面的定位块,而第一定位件21可 以为与该定位块对应的具有三角形横截面的定位槽。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优选情况下,可以在图2所示的传统桥壳组 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定位相对准确且制造相对方便的定位孔与定位销的方式。例如,所述第一定位件21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和所述安装孔13的内周面形成的 定位止口 18,所述第二定位件20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孔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销 和突出于所述安装平面16形成的圆柱形凸起17,所述圆环形凸起17用于与所述定位止口 18相配合。与图2所示的定位结构相比,上述结构的改进之处在于,除了上述圆柱形凸起 17和定位止口 18用于定位之外,还设置有另外的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0。并且, 利用分别包括圆柱形凸起17和定位止口 18的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0限制主减速 器总成11相对于桥壳10的旋转自由度。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形式,所述第一定位件21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和所述安装孔 13的内周面形成的定位止口 18,所述第二定位件20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销相互配合 的至少一个定位孔和突出于所述安装平面16形成的圆柱形凸起17,所述圆环形凸起17用 于与所述定位止口 18相配合。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21可包括两个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件20可包括 两个定位孔;或者,所述第一定位件21可包括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20可包括两个 定位销,所述两个定位销分别与所述两个定位孔相配合;或者,第一定位件21可包括一个 定位销和一个定位孔,而第二定位件20可包括一个定位孔和一个定位销,分别与第一定位 件21的一个定位销和一个定位孔相互配合。利用至少两对相互对应且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定位销和定位孔,能够限制主减速 器总称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的自由度。在利用定位平面14和安装平面16实现限制其余自由度的基础上,利用上述第一 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0能够限制主减速器总称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的自由度。在满 足该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将所述定位件设置在合适的位置。[0058]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21可以位于桥壳10的定位平面14上,所述第二定位件 20可以位于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安装平面16上。例如,将作为第一定位件21的一对定位销 设置在定位平面14上,同时在安装平面16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作为第二定位件20的一对定 位孔,当将主减速器总成11装配到桥壳10上后,定位平面14与安装平面16相匹配,同时 定位销可以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实现定位。而且,由于分别彼此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位于 不同的位置,从而能够限制主减速器总成11相对于桥壳10旋转的自由度。按照该结构,方 便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制造形成。作为另一种形式,优选地,如图3所示,桥壳10具有盖22,该盖22的内壁朝向所述 安装孔13,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位于所述盖22的内壁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定位件 20位于主减速器总成11的朝向所述盖22的内壁的部分 上。盖22通常也可称为后盖,并作为桥壳10的一部分。在对桥壳进行加工时,为了便 于加工制造,通常形成贯穿桥壳本体的安装孔13。但是在将主减速器总成11安装到桥壳 10之前,需要将盖22固定设置(如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到桥壳本体上,并构成桥壳10的 一部分,以形成容纳主减速器总成11的空腔。这里不再对盖22的设置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一定位件21 设置在盖22的内壁上,从而使第一定位件21位于桥壳10的内部。同时,在主减速器总成 11的对应位置(具体为朝向盖22的内壁的部分上)设置两个第二定位件20。因此,当将 主减速器总成11安装到桥壳10上后,定位平面14与安装平面16相匹配,同时使第一定位 件和第二定位件相互配合,以实现可靠定位作用。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与上述安装平面和定位平面相 分离,从而能够使安装平面和定位平面以及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实现各自的良好 的定位作用。而且,当完成主减速器总成11与桥壳10之间的装配后,由于第一定位件和第 二定位件在桥壳10的内部实现配合关系,因此能够避免外部冲击或碰撞等因素对该第一 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不利影响。此外,通过该实施方式还能够增强减速器壳体的整体刚度,减少工作过程中出现 齿轮的变形和位移的可能性。虽然在仅用于示例的图3中,第一定位件21包括两个定位销,而第二定位件20包 括两个定位孔。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如上所述,第一定位件21可以包括两个定 位孔,而第二定位件20可以包括两个定位销;或者第一定位件21包括一个定位销和一个定 位孔,而第二定位件20包括一个定位孔和一个定位销。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定位件21可以相对于所述安装孔13的中心轴 线对称设置。按照该结构,能够确保相互配合的一个第一定位件和对应的一个第二定位件 与相互配合的另一个第一定位件和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定位件之间具有基本相同的受力状 态,从而有利于定位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定位件的连线与所述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相交。由 于两个第一定位件相对于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而且该两个第一定位件的连线 与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相交,因此,两个第一定位件的连线与上述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按 照该结构,在能够确保两对配合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受力状态的同 时,还方便改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设置和形成。[0067]如上所述,优选地,所述桥壳10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通过螺栓而固定连接。但 也可以通过其他紧固件而固定连接,如螺钉。优选地,如 图3所示,桥壳10的安装孔13的轮廓形状为非圆形,如可以为矩形、椭
圆形等。如图2所示,在传统的桥壳组件的定位结构中,由于必须利用主减速器总成11的 圆柱形凸起17的外圆周面与桥壳10的安装孔13的内圆周面(即桥壳10的定位止口 18) 之间形成配合关系,以获得定位,因此需要将桥壳10的安装孔13设计为圆孔。而在本申请的不利用上述圆柱形凸起17和安装孔13的定位止口 18的技术方案 中,例如,在第一定位件21包括两个定位孔或定位销,而第二定位件20包括两个定位销或 定位孔的情形中,可以将桥壳10的安装孔13的轮廓形状设置为非圆形,能够节省尺寸较短 的方向的空间,从而方便车桥的相邻部件的设置。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孔13沿所述桥壳10的纵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 孔13沿所述桥壳10的垂直方向的尺寸,从而能够节省垂直方向的安装空间。这里所谓的 桥壳10的纵向方向是指桥壳10的长度方向,垂直方向是指当将桥壳10装配到车辆中后的 状态中桥壳10的垂直方向。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根据不同的工况,安装孔13沿桥壳10的纵向方向 的尺寸可以小于安装孔13沿桥壳10的垂直方向的尺寸,以节省桥壳10的长度方向的安装 空间。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桥壳组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 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 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而不限于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权利要求之间的引用关系,其同样落入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 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例 如,所谓“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仅是为了区分位于桥壳和主减速器总称上不同的 定位件的目的,换句话说,桥壳上的定位件可以称为第一定位件,而主减速器总称上的定位 件可以称为第二定位件,或者相反。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桥壳组件,该桥壳组件包括桥壳(10),该桥壳(10)具有安装孔(13),该安装孔(13)的开口端面形成有定位平面 (14);主减速器总成(11),该主减速器总成(11)具有与所述定位平面(14)对应的安装平面 (16);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0)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所述主减速器总成 (11)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件(20),在所述桥壳(10)的定位平面(14)与 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安装平面(16)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分 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 定位孔和所述安装孔(1 的内周面形成的定位止口(18),所述第二定位件00)包括与所 述至少一个定位孔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销和突出于所述安装平面(16)形成的圆柱形 凸起(17),所述圆环形凸起(17)用于与所述定位止口(18)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 定位销和所述安装孔(1 的内周面形成的定位止口(18),所述第二定位件OO)包括与所 述至少一个定位销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孔和突出于所述安装平面(16)形成的圆柱形 凸起(17),所述圆环形凸起(17)用于与所述定位止口(18)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两个定位 孔或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件OO)包括两个定位销或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一个定位 销和一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OO)包括一个定位孔和一个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 桥壳(10)的定位平面(14)上,所述第二定位件OO)位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安装 平面(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0)具有盖(22),该 盖0 的内壁朝向所述安装孔(13),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盖0 的内壁上,所 述第二定位件OO)位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的朝向所述盖0 的内壁的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0)的安装孔(13)的 轮廓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沿所述桥壳(10)的 纵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13)沿所述桥壳(10)的垂直方向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0)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 (1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桥壳组件,包括桥壳(10),具有安装孔(13),该安装孔(13)的开口端面形成有定位平面(14);主减速器总成(11),具有与所述定位平面(14)对应的安装平面(16);所述桥壳(10)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21),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具有位于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件(20),在所述桥壳(10)的定位平面(14)与所述主减速器总成(11)的安装平面(16)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件相互配合。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至少限制桥壳和主减速器总成之间旋转的自由度。
文档编号B60K17/06GK201856579SQ20102058254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刘晓华, 杨刚, 沈强 申请人: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