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727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涉及汽车的传动领域,主要运用于发动机后置后驱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驱动桥通常由一级锥齿轮组构成减速机构,加上后端的差速器和半轴构成桥传动机构。为了获得足够的减速比,锥齿轮组的从动齿轮通常半径比较大,加之主动齿轮轴的长度,使得连接传动轴万向节的法兰盘位置离桥的轴线距离比较远。在后纵置后驱布置类型的车辆上,为了保证传动轴的夹角合理,提高传动效率,传动轴必须保证一定的长度。故传统的后纵置后驱车型动力总成布置的位置离后轴的距离通常比较远,使得短后悬和车身总长相对较短的车辆无法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针对传统后纵置后驱桥存在的局限性优化后桥结构,大大扩大了传动轴纵向安装空间,使得动力总成更加接近后轴,从而缩短后悬,实现较短车身车型的后纵置后驱的布置形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头式后驱动桥包括第一级传动齿轮副和第二级传动齿轮副;其中,第一级传动齿轮副包括第一级主动齿轮轴和第一级从动齿轮;第二级传动齿轮副包括第二级主动齿轮轴和第二级从动齿轮;第一级主动齿轮轴的输入端和第二级主动齿轮轴的输入相反;第一级从动齿轮和第二级主动齿轮轴同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的回头式后驱动桥,增加了一级传动机构,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调整主减速比,适应大主减速比的传动;两级回头式结构,从后端输入传动,两次改变传动旋转方向,使得大部分的前置后驱发动机都能适应后置后驱传动方向的要求;回头式结构的传动轴万向节安装法兰位于后轴前,可以有效增加后向传动轴的布置空间,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置更接近后轴,可以有效降低轴距后悬比,大大提升整车驾驶舒适性;同时运用于发动机后纵置后驱的车辆,后悬长度减小,使得短车身的车辆可以实现后纵置后驱的布置形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头式后驱动桥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车布置示意图;图中1.端盖;2.第一级主动齿轮轴;3.轴承;4.轴端盖;5.密封圈;6.法兰;7.后桥壳;8.第一级从动齿轮;9.第二级主动齿轮轴;10.第二级从动齿轮;11.中间壳体;12.差速器;13.前轴;14.回头式后驱动桥;15.后驱动半轴;16.传动轴;17.变速器总成;18.发动机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回头式驱动桥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剖视图。所述回头式后驱动桥在传统的驱动桥的结构基础上,在传动的输入端增加了第一级传动齿轮副(2,8)。回头式后驱动桥还包括差速器(12)和后驱动半轴(15)。所述第一级传动齿轮副为直齿齿轮副,包括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和第一级从动齿轮8。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通过一对轴承3装配在端盖I和中间壳体11上,两个齿轮的参数主要由需传递的扭矩大小、主减速比分配以及轴心距决定。第二级传动齿轮副(9,10)为传统的锥形齿轮,包括第二级主动齿轮轴9和第二级从动锥齿轮10。第一级从动齿轮8和第二级主动齿轮轴9同轴,第二级从动齿轮10装配在传统差速器12上,差速器连接左右半轴,实现传动差速功能。这些运动件通过轴承装配在由端盖1、轴端盖4、密封圈5、后桥壳7、中间壳体11等构成的密闭壳体内。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输入端和第二级主动齿轮轴9的输入相反,即相对于传统的驱动桥,在保持原有结构布置不变的情况下,新增的传动齿轮副将驱动桥的传动输入方向调整了 180°。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输入端为连接传动轴万向节的法兰6,输出端有密封圈5防止润滑油渗出。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法兰6位于驱动桥轴的前端,并距轴有一段距离。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长度满足在连接传动轴16后驱动桥端的万向节仍在后驱动半轴15轴线的前端,并尽量远离后驱动半轴15轴线,以增加传动轴长度方向的安装空间。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整车上实现后纵置后驱布置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法兰6连接传动轴后传动轴16将跨越后驱动半轴15。相比传统的布置形式,传动轴16获得了更加充裕的纵向布置空间,在充分保证传动轴长度以提高传动效率基础上,动力总成的质心可以离后轴更近,有效降低后悬长度、提升整车舒适性。同时,使得更短车身的车型也能实现后纵置后驱的布置形式,设计方案更加灵活。在选择第一级传动齿轮副(2,8)的齿数和模数等参数时,除考虑调节传动强度和主减速比的功能外,同时需考虑调整两轴的轴心距,为传动轴16与法兰6连接的万向节提供充裕的运动空间,防止传动轴和后桥壳发生运动干涉。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头式后驱动桥包括第一级传动齿轮副(2,8)和第二级传动齿轮副(9,10);其中,第一级传动齿轮副包括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和第一级从动齿轮(8);第二级传动齿轮副包括第二级主动齿轮轴(9)和第二级从动齿轮(10);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输入端和第二级主动齿轮轴(9)的输入相反;第一级从动齿轮(8)和第二级主动齿轮轴(9)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传动齿轮副为直齿齿轮副,所述第二级传动齿轮副为锥形齿轮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输入端为连接传动轴万向节的法兰¢),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通过一对轴承(3)装配在端盖(I)和中间壳体(11)上,输出端有密封圈(5)防止润滑油渗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12)和后驱动半轴(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长度满足以下条件在连接传动轴(16)后驱动桥端的万向节仍在后驱动半轴(15)轴线的前端,并远离后驱动半轴(15)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头式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第一级传动齿轮副(2,8)齿轮参数和模数除满足传动强度和主减速比需要外,其轴心距控制要满足传动轴(16)运动不与后桥壳(X)干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头式后驱动桥,涉及到汽车传动领域。该装置在传统的驱动桥的结构基础上,在传动的输入端增加了第一级传动齿轮副(2,8),并且第一级主动齿轮轴(2)的输入端和第二级主动锥齿轮轴(9)的输入相反;即相对于传统的驱动桥,在保持原有结构相对布置不变的情况下,新增的传动齿轮副将驱动桥的传动输入方向调整了180°。本实用新型主要运用于发动机后纵置后驱的车辆,可以有效增加传动轴的布置空间,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置更接近后轴,从而减小后悬长度,并实现短车身的车辆后纵置后驱布置。
文档编号B60K17/04GK202879241SQ2012203794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张丛喆, 欧阳林华, 秦靖宇, 周云 申请人:王宇, 刘强, 张丛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