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877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车座椅领域,具有涉及一种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 大大减少了人力。观工程车作业,不由得使人震撼机器与科技的威力。它们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常见工程车有重型运输车辆,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车,电力抢修车,工程抢险车,政府专用工程车,越野工程车,电焊工程车,装甲工程车(战斗工程车),氧化剂污水处理工程车等。现有技术中的工程车座椅座面不可倾斜,驾驶员在同一角度坐靠时间久了容易疲劳,舒适感不足,影响驾驶员的工作效率。[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工程车座椅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工程车座椅靠背倾斜高度不可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0005]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架、下连接架、可倾支架和定位管插销,所述可倾支架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滑动管、 定位管、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并绕所述第一定位销转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并绕所述第二定位销转动,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管的另一端;所述可倾支架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架和所述下连接架之间,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动板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架上,所述定位管插销连接所述定位管和所述下连接架,所述滑动管与所述下连接架滑动连接。[0007]有益效果可倾支架的滑动管通过滑动管插销可以沿下连接架两侧的固定板滑动,带动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分别绕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转动,以达到调节上连接架倾斜角度的目的,从而带动座椅的座面位置倾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以方便实现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


[0008]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立体图;[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可倾支架的立体图;[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俯视图;[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A-A向剖视图;[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活动管插销的立体图;[001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下连接架的立体图;[001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的定位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0016]请参阅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架I、下连接架2、可倾支架3和定位管插销5。可倾支架3 包括第一滑动板121、第二滑动板122、第一定位销131、第二定位销132、滑动管14、定位管 15、第一定位板161和第二定位板162。滑动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动板121的一端和第二滑动板122的一端,第一滑动板1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销131,第一定位板161 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销131并绕第一定位销131转动,第一定位板161的另一端连接定位管15的一端;第二滑动板12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销132,第二定位板162的一端连接第二定位销132并绕第二定位销132转动,第二定位板162的另一端连接定位管15的另一端。可倾支架3设置在上连接架I和下连接架2之间,第一滑动板121的另一端和第二滑动板122另一端均固定在上连接架I上,定位管插销5连接定位管15和下连接架2,滑动管 14与下连接架7滑动连接。[0017]请参阅图4、图5和图6还包括滑动管插销6,下连接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 7,滑动管插销6连接滑动管14和固定板7,滑动管插销6相对固定板7滑动。其中,具体的,固定板7上设置有腰形槽,滑动杆14在腰形槽中滑动。[0018]请参阅图I所示,还包括复位撑簧4,第一定位销131和第二定位销132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上连接架I上。由于复位撑簧4力的作用,上连接架处于最高位置。[0019]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拨杆簧8、定位卡9、拨杆10和定位板11,定位板 11设置在固定板7上,定位卡9固定在拨杆10上,拨杆10上设置有拨杆簧8,拨杆10均设置在定位板11中并相对定位板11转动,定位卡9上设置有定位齿,滑动管插销6的一端为圆柱形,滑动管插销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定位齿相配合的齿,定位齿与滑动管插销6的齿配合连接。转动拨杆10,带动定位卡9转动,使定位卡9定位齿部与滑动管插销6齿部脱开, 此时,在上连接架I上施加压力(如乘座者在座椅上向下用力),滑动管14就沿固定板7滑动,带动第一滑动板121和第二滑动板122分别绕第一定位销131和第二定位销132转动, 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带动上连接架位置下沉,使上连接架位置倾斜,从而带动座椅的座面位置倾斜。上连接架I和下连接架2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可倾支架3,分别调节上连接架的的前倾和后倾。滑动管插销的齿与定位卡上的定位齿在不同位置啮合,可使上连接架处于不同的倾斜位置,拨杆簧8的作用可使拨杆10复位,使定位卡9的齿与滑动管插销6的齿啮合。当定位卡9的齿与滑动管插销6的齿脱开,上连接架I上的压力消除时,由于复位撑簧4力的作用,滑动管14复位,使第一滑动板121和第二滑动板122回转,上连接架 I又处于上升位置,直至最高位置。[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以方便的实现工程车座椅的座面的倾斜角度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架(I)、下连接架(2)、可倾支架(3)和定位管插销(5),所述可倾支架(3)包括第一滑动板(121)、第二滑动板(122)、第一定位销(131)、第二定位销(132)、滑动管(14)、定位管(15)、第一定位板(161)和第二定位板(162),所述滑动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动板(122)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板(121)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销(131),所述第一定位板(1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131)并绕所述第一定位销(131)转动,所述第一定位板(16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管(15)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板(122)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销(132),所述第二定位板(1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132)并绕所述第二定位销(132)转动,所述第二定位板(16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管(15)的另一端;所述可倾支架(3)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架(I)和所述下连接架(2)之间,所述第一滑动板(1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动板(122)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架(I)上,所述定位管插销(5 )连接所述定位管(15)和所述下连接架(2 ),所述滑动管(14 )与所述下连接架(7)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管插销(6),所述下连接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滑动管插销(6)连接所述滑动管(14)和所述固定板(7),所述滑动管插销(6)相对所述固定板(7)滑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撑簧(4),所述第一定位销(131)和所述第二定位销(132)上均设置有所述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架(I)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杆簧(8)、定位卡(9)、拨杆(10)和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7)上,所述定位卡(9)固定在所述拨杆(10)上,所述拨杆(10)上设置有所述拨杆簧(8),所述拨杆(10)均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1)中并相对所述定位板(11)转动,所述定位卡(9)上设置有定位齿,所述滑动管插销(6)的一端为圆柱形,所述滑动管插销(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齿相配合的齿,所述定位齿与所述滑动管插销(6)的齿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车座椅座面的前后倾调节装置,包括丝杆座、丝杆螺母座组件、丝杆螺母、丝杆、定位螺母和调角器底板,丝杆座为第一U形板,第一U形板相对的两个板上均设置有丝杆孔,丝杆座固定在调角器底板上,丝杆穿过丝杆孔并固定在丝杆座上,丝杆螺母组件为第二U形板和第一L形板的结合体,第二U形的底部和第一L形的底部相连,第二U形板相对的两个板上均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第一L形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定位螺母固定在调角器底板上,定位螺母穿过第二螺栓孔,丝杆螺母组件相对定位螺母转动,第一螺栓孔中设置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丝杆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以方便的实现工程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调节。
文档编号B60N2/10GK202806444SQ20122043600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管芝连, 倪连庆 申请人:扬州市高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