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416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安全装置,特别是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胎充气后的胎壁是支撑车辆重量的主要部位,爆胎严重时通常会导致胎壁的瞬间崩裂,从而使轮胎瞬间失去支撑力,还有可能使轮胎脱离轮辋。高速行驶中的车辆无论是前、后轮爆胎,都有可能导致车辆无法挽救的失控。爆胎是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胎。据统计,国内高速公路70%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爆胎引起的,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发生爆胎死亡率接近100%。
为解除爆胎带来的危险,众多厂家和技术人员投入了防爆轮胎的研究。经检索,目前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泄气保用轮胎”(RSC)、可零胎压行驶轮胎(PAX)、以及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的200980142390.3《防爆胎》、2012202276671《车辆轮胎安全保护装置》、201110146169.4《一种安全轮胎的内支撑体》、以及201020207160.0《真空胎安全装置》等方案,这些方案都能够达到车辆爆胎后防止轮胎被甩开,并支持爆胎车轮正常运转,使车辆能够继续安全行驶的目的。还检索到200810062121.3《爆胎制动系统》、2012100599502《防爆胎充气轮胎》、2011102047850《一种不会爆胎的开式结构轮胎》等方案。
经分析以上方案得出:1.“泄气保用轮胎”(RSC)与可零胎压行驶轮胎(PAX)及2011102047850《一种不会爆胎的开式结构轮胎》都采用的是专用轮辋与专用轮胎的方案,导致所述方案通用性不强,普通用户如需升级,必须更换轮辋及轮胎,导致用户升级成本相对较高。另RSC和PAX因轮辋和轮胎都是专门设计的加强型结构,导致轮胎的拆装比普通真空胎要困难一些,甚至需要专用的工具才能拆装。2.200980142390.3《防爆胎》是在真空胎内部增加一圈轮胎锁止装置,防止爆胎后轮胎从轮辋上脱离,所述方案爆胎后主要依靠已爆的轮胎来承载车辆,失压后的轮胎对车辆的支撑作用较为有限,且该方案也需要使用专用的安装工具。3.201220227667.1《车辆轮胎安全保护装置》和201110146169.4《一种安全轮胎的内支撑体》都是在真空胎内部采用类似的方案安装支撑装置,根据96219610.X《汽车爆胎保险装置》的改进申请02149441《汽车轮胎保险装置》可知,所述方案不太容易将安全支撑装置与轮辋紧密结合在一起,导致爆胎后继续行驶时安全装置与轮辋之间较容易产生滑动摩擦,并且 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也容易产生滑动摩擦。所述滑动摩擦现象容易产生高温,影响安全装置的使用。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外环来加大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达到减小或克服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的滑动摩擦目的。但因安全装置直径小于与轮胎内直径,导致安全装置外周长小于轮胎内周长,所述周长差将导致轮胎胎口部位与轮辋之间产生滑动摩擦。方案还通过弹性外环来缓解爆胎时安全装置所受的瞬间冲击力,201110146169.4《一种安全轮胎的内支撑体》采用限制弹性外环与金属环之间滑动摩擦方案,但因金属环采用向内收缩的安装方式,该申请中并未就弹性外环如何与金属环紧密结合作出解释;201220227667.1《车辆轮胎安全保护装置》中弹性外环采用粘接方式与外环固定在一起,导致弹性外环为非整体结构。4.专利201020207160.0《真空胎安全装置》对安全装置不易与轮辋紧密结合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但仍然没能有效解决爆胎后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或轮胎与轮辋之间的滑动摩擦问题。5.200810062121.3《爆胎制动系统》在车辆爆胎后立即进打自动制动,需注意防沮后车追尾风险,且爆胎后的车轮已无法支持车辆继续行驶。6.2012100599502《防爆胎充气轮胎》在真空胎内部设置多个气室来应对爆胎,所述方案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充气嘴,部分实施例中还有第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都为单向阀结构,方案中只对如何充气做了说明,并未对实际使用中如果充气多了,怎样放气做出说明。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能有效解决爆胎后安全装置与轮辋之间、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轮胎与轮辋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导致高温的问题,且因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整体式辅助支撑圈,能较好地缓解安全装置与轮辋在爆胎瞬间所受的较大冲击力,使车辆以一定速度继续行驶一定距离,提高车辆安全性能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依次设在轮辋表面与真空胎内侧之间的若干支撑架、支撑圈和辅助支撑圈,所述的辅助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撑架可以直接或通过配合块设在轮辋和支撑圈之间,所述的辅助支撑圈设在支撑圈和真空胎之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支撑圈包括整体式支撑圈或分体式支撑圈,所述分体式支撑圈由至少两个弧形支撑块组成,相邻两个支撑块相接处设有相互吻合的凹凸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相邻两个支撑块相接处的凹凸组件上设有螺栓紧固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架底座和支撑螺栓组成,所述的支撑架底座包括固定式支撑底座或可调式支撑底座; 固定式支撑底座包括与轮辋配合的座体,座体上设有与支撑螺栓配合的丝孔; 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双座可调式和跨搭可调式;所述双座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与轮辋配合的两个纵截面为 梯形的座体,两个座体的底部通过导向轴连接,两个座体之间的上部设有与座体配合的配合块,配合块上设有与支撑螺栓配合的丝孔; 跨搭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跨搭板以及与轮辋配合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跨搭板的一端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和螺母连接在支撑座上,跨搭板上设有与支撑螺栓配合的丝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调节丝杆和至少一组变形式支撑架,调节丝杆装在变形式支撑架上,每组变形式支撑架包括下撑板和上撑板,下撑板和上撑板之间设有并排的两个折叠撑架,折叠撑架上设有与调节丝杆配合的固定孔,其中一个固定孔为螺纹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设在支撑螺栓或上撑板上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丝孔,丝孔中装有辅助支撑螺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辅助支撑圈包括辅助圈体,辅助圈体包括实心辅助圈体、镂空辅助圈体或空心辅助圈体,空心辅助圈体内设有腔室。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空心辅助圈体的圈侧壁或底部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进出气口,进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气嘴相连。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辅助圈体与真空胎固定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辅助圈体的外表面和真空胎胎面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包括壳体和气门芯,壳体内设有贯穿壳体的通道,通道的后部设有气门芯安装管,所述气门芯安装管与通道内壁之间设有主进气通道,所述气门芯设在通道中,气门芯的前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在通道上,其后端密封插接在气门芯安装管上,所述的气门芯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阀杆设为一体,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气门芯侧壁上设有与主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爆胎后安全装置与轮辋之间、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轮胎与轮辋之间容易产生滑动摩擦导致高温现象的问题,使爆胎车辆能够以一定速度继续安全行驶一定距离;2.辅助支撑圈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将使得爆胎或严重缺气情况下支撑圈与轮辋所受冲击力较小,起到保护安全装置与轮辋作用;3.所述爆胎安全装置制造方便,实现成本低,仍使用原车轮辋,安装及拆卸时不需要专用工具,且很容易安装,不同规格的安全装置可适用于轿车、客车、货车等各种车型,并能适用于飞机真空胎;作为优选方案之一的辅助支撑圈设计还可使用原车轮胎,降低用户升级成本;4.由于辅助支撑圈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安全装置整体重量较轻,便于降低油耗,节能减排。5.本发明还采用了可调式支撑架方案,使得本发明的一个支撑架可以适应多种不同表面的轮辋。


图1是本发明适配于深槽轮辋的一种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适配于平底式轮辋的一种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适配于对开式轮辋的一种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固定式支撑底座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座可调式支撑底座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跨搭可调式支撑底座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支撑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支撑圈组合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气嘴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示例一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示例四轴向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示例五纵向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示例三轴向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辋,2.固定式支撑底座,3.支撑螺栓,4.座体,5.配合块,6.导向轴,7.橡胶隔条,8.支撑底板,9.高度调节螺栓和螺母,10.支撑座,11.跨搭板,12.调节丝杆,13.上撑板,14.折叠撑架,15.下撑板,16.弧形支撑块,17.凹凸组件,18螺栓紧固装置,19.气嘴,20.连接管,21.支撑架,22腔室,23.真空胎,24.支撑圈,25.辅助支撑圈,26.适配块,27.辅助支撑板,28.辅助支撑螺栓,1901.壳体,1902.气门芯安装管,1903.主进气通道,1904.第二单向阀,1905.第一单向阀,1906.阀杆,1907.通道,1908.气门芯,1909.第一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附图1、2、3所示,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包括依次设在轮辋表面与真空胎内侧之间的若干支撑架21、支撑圈24和辅助支撑圈25,所述的辅助支撑圈25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撑架21设在轮辋I和支撑圈24之间,所述的辅助支撑圈25设在支撑圈24和真空胎23之间。支撑圈24的外壁上可以设有镶嵌槽,辅助支撑圈25设在镶嵌槽中。支撑圈24的宽度大于辅助支撑圈25的宽度。
支撑圈24包括整体式支撑圈或分体式支撑圈,支撑圈24可以采用高强度轻型材料(如铝合金)制造而成。所述整体式支撑圈为一封闭圆圈,适配于真空胎一体化辅助支撑圈25,所述真空胎一体化辅助支撑圈25与真空胎23内壁结合在一起,所述整体式支撑圈与真空胎一体化辅助支撑圈25在生产真空胎23时就放置在真空胎23内部,这样支撑圈24与辅助支撑圈25及真空胎23之间不会发生滑动。参照附图8、9,所述分体式支撑圈由至少两个弧形支撑块16组成,相邻两个支撑块16相接处设有相互吻合的凹凸组件17。相邻两个支撑块相接处的凹凸组件17上设有螺栓紧固装置18。
为使支撑圈24与支撑架21上的支撑螺栓3之间不易产生相对位移,在支撑圈24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支撑螺栓3或是辅助支撑螺栓或上撑板13相适应的凹槽。
所述的支撑架21由支撑架底座和支撑螺栓3组成,使用时可以根据要求调节支撑螺栓3的高度。所述的支撑架底座包括固定式支撑底座2或可调式支撑底座;参照附图4,固定式支撑底座2包括与轮辋I配合的`座体,座体上沿轮辋I径向设有与支撑螺栓3配合的丝孔。
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双座可调式和跨搭可调式;如附图5所示,所述双座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与轮辋I配合的两个纵截面为梯形的座体4,两个座体4的底部通过导向轴6连接,两个座体4之间的上部设有与座体4配合的配合块5,配合块5上设有与支撑螺栓3配合的丝孔。使用时,根据所要适配的轮辋I凹槽底部宽度,调整导向轴6的长度使两个座体4的可移动范围稍大于轮辋I凹槽的宽度,安装支撑架21时因受到支撑螺栓3向下的压力,配合块5将挤压两个座体4使两个座体4向两侧移动,最终使两个座体4紧紧地挤压在轮辋I凹槽底部,达到防止支撑架21底部在轮辋I上发生轴向移动的目的。为适应载重量较大的车辆,可以把配合块5适当加大,并在配合块5上设置至少两个支撑螺栓3。
如附图6所示,跨搭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跨搭板11以及与轮辋I配合的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可以直接或通过垫片设在轮辋I上,支撑底板8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10,所述跨搭板11的一端设有调节孔,高度调节螺栓和螺母9穿过所述调节孔连接在支撑座10上,通过调整高度调节螺栓和螺母9在所述调节孔内位置,可以起到辅助调节支撑架21整体宽度作用。跨搭板11上设有与支撑螺栓3配合的丝孔。支撑底板8上设有与支撑座10底部的凸块配合的凹槽,并在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互相吻合的锯齿形,以防止二者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这样便于调节支撑座10的位置来调整支撑架21的整体宽度。调整完后通过支撑座10上的紧固螺栓将支撑座10固定。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和螺母9可以调节跨搭板11的高度,从而使支撑架21从整体宽度与高度上能适应更多不同形状的轮辋表面。
支撑架21的结构还可以为,如附图7所示,所述的支撑架21包括调节丝杆和至少一组变形式支撑架21,调节丝杆12装在变形式支撑架21上,每组变形式支撑架21包括下撑板15和上撑板13,下撑板15和上撑板13之间设有并排的两个折叠撑架14,折叠撑架14上设有与调节丝杆12配合的固定孔,其中一个固定孔为螺纹孔。通过旋转调节丝杆12即可使折叠撑架14向上向下运动,从而可以调节上撑板13的高度。
再一种支撑架21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架21包括设在支撑螺栓3或上撑板13上的辅助支撑板27,辅助支撑板27上设有至少两个丝孔,丝孔中装有辅助支撑螺栓28。当前述的支撑架21处于最大支撑高度时仍与支撑圈24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情况下使用。
所述的辅助支撑圈25包括辅助圈体,辅助圈体包括实心辅助圈体、镂空辅助圈体或空心辅助圈体,空心辅助圈体内设有腔室22。所述空心辅助圈体与真空胎23之间可设有若干橡胶隔条7。
如附图14所示,镂空辅助圈体可以减轻辅助支撑圈25的重量。
所述空心辅助圈体的圈侧壁或底部上设有与腔室22连通的进出气口,进出气口通过连接管20与气嘴19相连。如附图10所示,所述气嘴包括壳体1901和气门芯1908,壳体1901内设有贯穿壳体1901的通道1907,通道1907的后部设有气门芯安装管1902,所述气门芯安装管1902与通道1907内壁之间设有主进气通道1903,所述气门芯1908设在通道1907中,气 门芯1908的前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在通道1907上,其后端密封插接在气门芯安装管1902上,所述的气门芯1908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单向阀1905和第二单向阀1904,第一单向阀1905和第二单向阀1904的阀杆1906设为一体,第一单向阀1905和第二单向阀1904之间的气门芯1908侧壁上设有与主进气通道1903连通的第一进气口 1909。
气嘴19的使用过程如下:(1)充气过程:充气时,通过阀杆1906将两个单向阀同时打开,气流进入真空胎23与腔室22内部,完成真空胎23与腔室22同步充气过程。(2)放气过程:如果发现真空胎23内部气压较高需要释放时,可像普通充气嘴19放气时一样向内抵压单向阀的阀杆1906,两个单向阀同时打开,完成真空胎23与腔室22放气同步过程。(3)爆胎保护过程:不管是真空胎23还是腔室22所在部位发生单独向真空胎23外部泄气的爆胎现象,因两者间气体处于相互隔离状态,所以其中一个发生泄气现象对另一个并无影响。此处要特别说明的是:(I)当真空胎23部分泄气时,第二单向阀1904阀体被腔室22内的气体压迫,不会出现泄气现象。(2)当腔室22部分泄气时,第一单向阀1905阀体在真空胎23气体压迫和弹簧共同作用下,也不会出现泄气现象。
辅助圈体与真空胎2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独立结构也可以固定连接为一体;也可以通过在辅助圈体的外表面和真空胎23胎面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咬合连接在一起。
为方便安装,所有所述辅助支撑圈25外径等于或小于轮胎胎面内径,内径大于轮辋I外径。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使用的整体结构示例一: 1.适用车辆及轮辋I类型说明:轿车或轻卡等载重量较轻的车辆所使用的轮辋I。
2.组件选择说明:如附图11所示,辅助支撑圈25选用与气嘴19相连的独立式空心辅助圈体,支撑圈24选用三块弧形支撑块16组成的分体式支撑圈,支撑架21选用跨搭可调式支撑底座和支撑螺栓3配合使用的方式。
3.安装过程说明:先根据轮辋I径向表面结构将跨搭可调式支撑底座和支撑螺栓3调节至合适位置,再将辅助支撑圈25放入真空胎23内部,之后在真空胎23内部将支撑圈24组合在一起,固定三块弧形支撑快的螺栓紧固装置18先并不拧得过紧,便于三段组件之间可自由滑动,再将真空胎23 —边套入轮辋1,然后将支撑架21依次放入真空胎23内部。将支撑架21上支撑螺栓3旋出,使支撑螺栓3顶部直接或通过适配块26接触在支撑圈24内表面凹槽内,所述适配块26下部设有与支撑螺栓3顶部适配的凹槽,上部设有与支撑圈24内表面凹槽适配的凸起。支撑圈24受到支撑螺栓3向外扩张的压力,将会与辅助支撑圈25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对支撑螺栓3施加的扭矩达到要求后,拧紧支撑圈24的螺栓紧固装置18使支撑圈24组成一个固定的整体。然后将连接腔室22的连接管20连接在已安装在轮辋I上的气嘴19上,最后将真空胎23另一边套在轮辋I上并充气即可完成安装过程,本示例安装完成后纵向剖面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
4.工作过程说明: (I)当真空胎23和腔室22都充足气之后,腔室22的外周边紧压在真空胎23胎面内壁上,支撑圈24紧压在腔室22内周边上,支撑架21紧紧支撑在轮辋I和支撑圈24之间,轮胎、安全装置和轮辋I将形成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结构。通过适当的设计,使腔室22的减震效果与真空胎23减震效果相匹配,将不会影响原车轮减震功能。通过适当的设计,使腔室22外周边与真空胎23内周边之间的静摩擦力与压力达到一个最优化状态,使车辆在运行时,辅助支撑圈25与真空胎23之间尽量无滑动摩擦现象产生。
(2)当真空胎23爆胎后,辅助支撑圈25内气压并不会受到影响,辅助支撑圈25与支撑圈24及支撑架21 —起支持爆胎车轮正常运转,因真空胎23爆胎后轮胎外径变化量极小,因此真空胎23内壁与辅助支撑圈25外周边之间并不易产生滑动摩擦现象,因此真空胎23胎口部位也不易于轮辋I之间产生滑动摩擦现象。
(3)当真空胎23爆胎同步引发腔室22 “爆胎”后,辅助支撑圈25将撑垫在支撑圈24与真空胎23之间,使得支撑圈24与轮辋I所受冲击力得到缓解,并因真空胎23胎面与辅助支撑圈25及支撑圈24与跨搭式可调支撑架21 —起撑垫在轮辋I与路面之间,将使爆胎车轮重心下降值较小,可以保障车辆安全并支持车辆继续行驶一定距离。
(4)当腔室22 “爆胎”而真空胎23没爆胎时,此时就相当于和普通的真空胎23 —样而已。如果这种情况下真空胎23再爆胎,那就和上述第(3)种情况一样,同样能够起到保障爆胎车辆安全之 目的。
5.组件细节说明:(1)在本示例中,可以在辅助支撑圈25与支撑圈24之间设置柔性垫带以保护辅助支撑圈25,也可以在辅助支撑圈25与支撑圈24双方配合处设置有互相吻合的凹凸形状以限制辅助支撑圈25与支撑圈24之间的滑动摩擦现象。(2)辅助支撑圈25的气流通道可以设置在底部,也可以设置在侧壁上。当气流通道设置在底部时,支撑圈24上应设置相应的洞口或缺口予以配合。(3)在辅助支撑圈25内周边(其径向处也可以考虑)可适当加入线型或网状金属或尼龙等材质,以加强辅助支撑圈25内周边及其径向强度。(4)要注意辅助支撑圈25与支撑圈24相接触的配合面的形状设计,使辅助支撑圈25与支撑圈24之间不产生轴向移动。(5)所述充气腔室22侧壁可以垂直于真空胎23胎面,也可以不垂直于真空胎23胎面。本示例中建议腔室22的底部稍宽于腔室22上部。
6.本实施例有益之处是仍可以使用原车轮辋I及原车轮胎,便于用户升级加装,并且加装安全装置后不影响原轮胎减震效果,且真空胎23爆胎后充气的腔室22结构相当于还有一个真空胎23在工作,仍可支持车辆正常行驶。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使用的整体结构示例二: 1.适用车辆及轮辋I类型说明:轿车或轻卡等载重量较轻的车辆所使用的轮辋I。
2.组件选择说明:辅助支撑圈25选用辅助圈体与真空胎23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结构,并选用与气嘴19相连的空心辅助圈体;支撑圈24选用整体式支撑圈;支撑架21选用双座可调式支撑底座和支撑螺栓3。
3.安装过程说明:因辅助支撑圈25及支撑圈24与轮胎一体化生产,安装过程与第一示例不同之处在于不需将辅助支撑圈25及支撑圈24放入真空胎23内部,及不需组装支撑圈24,其余部分与示例一相同。
4.工作过程说明:与示例一区别之处在于,当真空胎23与腔室22同时“爆胎”后,因腔室22与真空胎23及支撑圈24结合在一起,导致真空胎23、腔室22、支撑圈24与轮辋I结合更加紧密,爆胎后上述四者之间不易产生滑动摩擦现象,能使车辆续行里程更长一些。
5.组件细节说明:(1)因不存在安装与拆卸障碍,在充分考虑减震效果的情况下,所述充气腔室22侧壁可以进行加厚处理,以加强爆胎后对车辆的支撑能力。
6.本实施例有益 之处是仍可以使用原车轮辋I,在真空胎23与腔室22同时爆胎的极限情况下,因使用专门制造的真空胎,能够克服轮胎与安全装置之间、轮胎与轮辋I之间,安装装置与轮辋I之间滑动摩擦现象,支持车辆行驶更长行驶。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使用的整体结构示例三: 1.适用车辆及轮辋I类型说明:轿车或轻卡等载重量较轻的车辆所使用的轮辋I。
2.组件选择说明:如附图14所示,辅助支撑圈25选用镂空辅助圈体与真空胎23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结构,支撑圈24选用分体式支撑圈24 ;支撑架21选用固定式支撑架。
3.安装过程说明:因是一体式结构,安装过程与第一示例不同之处在于不需将辅助支撑圈25放入真空胎23内部,以及分体式支撑圈24不需要通过螺栓与螺母进行固定,其余部分相同。
4.工作过程说明:当真空胎23爆胎后,因辅助支撑圈25与真空胎23结合在一起,真空胎23、辅助支撑圈25、分体式支撑圈24与轮辋I结合为一个整体,爆胎后上述四者之间不易产生滑动摩擦现象,使车辆续行里程更长。
5.组件细节说明:(I)可考虑在加大辅助支撑圈25支撑能力与拥有良好减震效果之间做出最优化的平衡选择。(2)也可考虑在辅助支撑圈25帮助下,在保证车轮支撑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真空胎23气压,以减小真空胎爆胎机率。(3)辅助支撑圈25外周边与内周边联接形式,推荐轴向截面形状为“V”形或“X”形,当然也可为其它形状,所述轴向截面无论采用哪种形状,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类。
6.本实施例有益之处是仍可以使用原车轮辋1,在真空胎23爆胎情况下,因使用一体化镂空式辅助支撑圈25,能够克服真空胎23与安全装置之间、真空胎23与轮辋I之间,安装装置与轮辋I之间滑动摩擦现象,并且因一体化镂空式辅助支撑圈25在爆胎后支撑能力更强,能够支持车辆行驶更长距离。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使用的整体结构示例四: 1.适用车辆及轮辋I类型说明:轻卡或重车等载重量较大的车辆所使用的平底式轮辋1
2.组件选择说明:如附图3所示,辅助支撑圈25选用实心咬合式辅助圈体,支撑圈24选用分体式支撑圈24 ;支撑圈24通过螺栓与螺母组合一个整体,支撑架21选用二组变形式支撑架21与辅助支撑架配合方式。
3.安装过程说明:先将咬合式辅助支撑圈25放入真空胎23内部,并在真空胎23内部组装好分体式支撑圈24,然后将真空胎23 —边套在轮辋I上,再将二组变形式支撑架21与辅助支撑架安装到支撑圈24和轮辋I之间,然后将真空胎23安装到位后,套上挡圈,再将开口的弹性锁圈安装到位即完成安装。
4.工作过程说明:当真空胎23爆胎后,因咬合式辅助支撑圈25有一部分与真空胎23内壁结合在一起,通过咬合式辅助支撑圈25两部分的咬合结构,将把轮胎胎面内周边与咬合式辅助支撑圈25独立设置部分的外周边长度差化解到最小,使轮胎与轮辋I之间滑动摩擦现象也下降较多,能支持车辆续行较长距离。
5.组件细节说明:(1)为方便将咬合式辅助支撑圈25独立设置的实心部分装入真空胎23内部,可以考虑将咬合式辅助支撑圈25独立设置的实心部分分解成至少两个同心圆圈,分解后的同心圆圈相互接触面可以设置相吻合的凹凸结构,以限制同心圆圈之间的滑动摩擦。
6.本实施例有益之处是仍本实施例有益之处是仍可以使用原车轮辋1,在真空胎23爆胎情况下,因使用二组变形支撑架21与实心的辅助支撑圈25,对车轮的支撑能力更强,更适应于载重量较·大的车辆。且因辅助支撑架采用咬合式结构,正常行驶时不影响原车轮减震效果。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使用的整体结构示例五: 1.适用车辆及轮辋I类型说明:轿车或轻卡等载重量较轻的车辆所使用的轮辋I。
2.组件选择说明:如附图13所示,辅助支撑圈25选用一体化密闭式空腔;支撑圈24选用整体式支撑圈;支撑架21选用跨搭式可调支撑架。
3.安装过程说明:将真空胎23 —边套在轮辋I上,再将跨搭式可调支撑架21装入,然后将真空胎23另一边套在轮辋I上,充气完成安装。
4.工作过程说明:当真空胎23爆胎后,因辅助支撑圈25与真空胎23结合在一起,真空胎23、辅助支撑圈25、整体式支撑圈24与轮辋I结合为一个整体,爆胎后上述四者之间不易产生滑动摩擦现象,使车辆续行里程更长。5.组件细节说明:(1)为最大程度保留真空胎23充气减震效果,可在真空胎23胎面内壁与辅助支撑圈25之间设置有橡胶隔条7,要注意能够使真空胎23内部所充的气体仍然能够作用于真空胎23胎面。(2)在保证良好减震效果的前提下,对辅助支撑圈25的侧壁支撑能力可适当加强,在真空胎23爆胎后,所述辅助支撑圈25侧壁能够提供较强的支撑能力。
6.本实施例有益之处是仍可以使用原车轮辋1,在正常行驶时,因辅助支撑圈25侧壁受气压作用而向内弯曲,不影响原轮胎减震效果,在真空胎23爆胎情况下,辅助支撑圈25侧壁恢复原状,能够给车辆提供更好的支撑能力。
为了保证本发明使用中的稳定性,在本发明所有实施方案中需要对螺栓进行锁止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螺母进行锁止。为了方便安装,可以对支撑螺栓3顶部进行加厚及适应支撑圈内表面凹槽形状处理。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情况任意选用合适的支撑架21、支撑圈24和辅助支撑圈25进行组合即可,不限于本发明的组合方式,所有对本发明进行简单变换及替代的方案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在轮辋表面与真空胎内侧之间的若干支撑架、支撑圈和辅助支撑圈,所述的辅助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撑架设在轮辋和支撑圈之间,所述的辅助支撑圈设在支撑圈和真空胎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圈包括整体式支撑圈或分体式支撑圈,所述分体式支撑圈由至少两个弧形支撑块组成,相邻两个支撑块相接处设有相互吻合的凹凸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支撑块相接处的凹凸组件上设有螺栓紧固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架底座和支撑螺栓组成,所述的支撑架底座包括固定式支撑底座或可调式支撑底座; 固定式支撑底座包括与轮辋配合的座体,座体上设有与支撑螺栓配合的丝孔; 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双座可调式和跨搭可调式;所述双座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与轮辋配合的两个纵截面为梯形的座体,两个座体的底部通过导向轴连接,两个座体之间的上部设有与座体配合的配合块,配合块上设有与支撑螺栓配合的丝孔; 跨搭可调式支撑底座包括跨搭板以及与轮辋配合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跨搭板的一端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和螺母连接在支撑座上,跨搭板上设有与支撑螺栓配合的丝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调节丝杆和至少一组变形式支撑架,调节丝杆装在变形式支撑架上,每组变形式支撑架包括下撑板和上撑板,下撑板和上撑板之间设有并排的两个折叠撑架,折叠支撑架上设有与调节丝杆配合的固定孔,其中一个固定孔为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设在支撑螺栓或上撑板上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丝孔,丝孔中装有辅助支撑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圈包括辅助圈体,辅助圈体包括实心辅助圈体、镂空辅助圈体或空心辅助圈体,空心辅助圈体内设有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辅助圈体的圈侧壁或底部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进出气口,进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气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 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圈体与真空胎固定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圈体的外表面和真空胎胎面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咬合的齿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气门芯,壳体内设有贯穿壳体的通道,通道的后部设有气门芯安装管,所述气门芯安装管与通道内壁之间设有主进气通道,所述气门芯设在通道中,气门芯的前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在通道上,其后端密封插接在气门芯安装管上,所述的气门芯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阀杆设为一体,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气门芯侧壁上设有与主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包括依次设在轮辋表面与真空胎内侧之间的若干支撑架、支撑圈和辅助支撑圈,所述的辅助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撑架设在轮辋和支撑圈之间,所述的辅助支撑圈设在支撑圈和真空胎之间。解决了爆胎后安全装置与轮辋之间、安全装置与轮胎之间、轮胎与轮辋之间容易产生滑动摩擦导致高温现象的问题,使爆胎车辆能够以一定速度继续安全行驶一定距离;同时在爆胎或严重缺气情况下保护了轮辋,其制作安装方便,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车轮。
文档编号B60C17/06GK103231628SQ20131018955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国法 申请人:张国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