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922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结构,采用电机、支撑座布置于车架成为簧载质量的一部分。电机作为动力源将动力传递给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中心距可变或允许中心距有一定变化范围的减速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从动轮与单纵臂组装成一体化结构。当车轮在路面输入的激励的作用下上下跳动时,从动轮也会随单纵臂一起绕单纵臂与车架铰接轴线摆动。通过理论计算找出电机动力输出轴线中心与单纵臂的位置关系,可使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中心距在减速传动装置的中心距变化范围内变化,从而使得该机构合理可靠。本发明有效的减小了汽车的非簧载质量,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底盘与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兴起,出现了多种电动车的驱动形式。汽车非簧载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目前,以电动轮为代表的轮边电驱动系统由于其驱动系统和整车结构简洁、可利用空间大、传动效率高,各驱动轮转矩可独立控制,有利于提高恶劣路面条件下的行驶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电机安装于驱动轮内,汽车非簧载质量较大,不利于汽车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0003]传统的集中式电机驱动系统虽然继承性好,但它必须加装半轴和等速万向节等传动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大且传动效率低等缺点。发明专利201110053092.6提出了一种减小单摆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等效非簧载质量结构及方法,它省去了集中驱动形式中的等速万向节和半轴使结构更加紧凑,能有效减小电机等部件引起的等效非簧载质量,但其还是避免不了把电机作为非簧载质量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有效减小非簧载质量、结构简单的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车架、支撑座、小轴承、主动轮、单纵臂、大轴承、电机、从动轮、驱动轴。
[0006]支撑座与电机固连,主动轮通过两端小轴承安装支撑于支撑座内,电机、支撑座布置于车架成为簧载质量的一部分。电机动力输出轴线与主动轮轴线重合。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采用中心距可变或允许中心距有一定变化范围的传动方式进行动力传递,如同步带或链传动等。从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且与单纵臂组装成一体化结构,驱动轴通过大轴承安装在单纵臂内,当车轮在路面输入的激励的作用下上下跳动时,从动轮也会随单纵臂一起绕单纵臂与车架铰接轴线摆动。此时由于电机和主动轮布置于车架,使得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中心距有车轮跳动时发生变化,故本发明中利用中心距可变或允许中心距有一定变化范围的传动方式,通过对单纵臂轮边驱动系统结构的简化,并对相关的几何关系参数进行参数分析,建立车轮跳动前后主从动轮中心距的变化关系式,从而可找到中心距变化最小时的电机布置轴线中心,从而使得该结构方案可行。
[0007]本发明中,所述的传动装置设置合适的减速传动比可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
[0008]本发明中,所述的轮边电驱动系统可用于非转向轮的轮边电驱动,在后轮驱动时可成套使用。
[0009]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I)与传统的集中电机驱动系统相比,省去了等速万向节和半轴等传动装置,提高了传动效率,节省了轮边空间。
[0010](2)把驱动电机和主动轮等一体化相关部件固定于车架,单纵臂与从动轮组装成一体化结构,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
[0011](3)减速增扭传动采用中心距可变或允许中心距有一定变化范围的减速传动装置,适应了本发明的结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机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车架1、支撑座2、小轴承3、主动轮4、单纵臂5、大轴承6、电机7、从动轮8、驱动轴9。
[0016]如图1所示,支撑座2与电机7固连,主动轮4通过两端小轴承3安装支撑于支撑座2内,电机7、支撑座2布置于车架I成为簧载质量的一部分。主动轮4与从动轮8之间采用中心距可变或允许中心距有一定变化范围的传动方式进行动力传递,如同步带或链传动等。从动轮8安装在驱动轴9上且与单纵臂5组装成一体化结构,驱动轴9通过大轴承6安装在单纵臂5内。
[0017]图2为本发明的机构原理图。当车轮(图中未画出)在路面输入的激励的作用下上下跳动时,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线与主动轮4的轴线重合于O点,从动轮8与单纵臂5组装成一体化结构并随车轮的跳动一起绕单纵臂5与车架I的铰接轴线中心A摆动。当车轮(图中未画出)在路面输入的激励下向上跳动时,从动轮8将绕A点从B点摆动到B’点,此时由于电机7和主动轮4布置于车架I上,使得主动轮4与从动轮8之间的中心距由AB变为AB’。当车轮在路面输入的激励下向下跳动时,从动轮8将绕A点从B点摆动到B’ ’点,此时由于电机?和主动轮4布置于车架I上,使得主动轮4与从动轮8之间的中心距由AB变为AB’ ’。ABlP AB”不等于AB,故而当车轮跳动时,主动轮4与从动轮8之间的中心距将有一定变化。下面对该结构建立参数关系式。
[0018]当车轮跳动在AB上方时,设之5'观=a,
在中,(I)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单纵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车架、支撑座、小轴承、主动轮、单纵臂、大轴承、电机、从动轮、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与电机固接,主动轮通过两端小轴承安装支撑于支撑座内,电机、支撑座布置于车架成为簧载质量的一部分: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采用中心距可变的传动方式,从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且与单纵臂组装成一体化结构,驱动轴通过大轴承安装在单纵臂内。
【文档编号】B60K7/00GK103692895SQ20131062941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沈勇, 陈辛波, 许乃文, 肖棋文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