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884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轴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摆臂式平衡悬架浮动桥结构在车辆上获得了广泛应用,能够通过控制浮动桥升降实现轴荷转移,改善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性能,有利于整车驱动。重载落地时,通过合理调整中、后桥的轴荷比例,有效增加载货量,提高运输效率。空载举升时,减少轮胎磨耗、降低油耗,缩小转弯半径提高整车机动性。液压控制举升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结构参见如图1, 钢板弹簧2前端和固定端支架1相连,其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桥3桥壳的下面,后端通过吊耳5和摆臂6相连。平衡轴支架10固定在车架13上,摆臂6中部可以绕平衡轴支架 10在车辆纵向平面内转动,其前端与吊耳5相连,后端与浮动桥8相连。油缸11 一端与摇臂4相连,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摇臂4、压臂12焊接在翻转轴上。液压系统控制油缸11的缸杆伸出、缩进,带动翻转轴转动,翻转轴转动进一步带动压臂12转动,压臂上滚轮则驱动摆臂绕平衡轴转动实现浮动桥举升、放下和保持三种功能。满载时,浮动桥放下双后桥接地承载,整车为6X2形式。空载时,浮动桥举升离地单后驱动桥接地承载,整车为 4X2形式。现有技术中翻转轴16与翻转轴支架17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压臂1焊接在翻转轴5上,左右各1个,摇臂4 一端与油缸7相连,另一端焊接在翻转轴16上,翻转轴支架17 和瓦盖19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轴16上,翻转轴16经常绕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转动而产生磨损,现有连接结构采用油润滑的方式,在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油槽,通过加注润滑油在翻转轴16与翻转轴支架17及瓦盖19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以减少磨擦,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渗,在内孔两端需要设置密封圈。这种结构用在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1、需要定期加注润滑油;2、更换密封圈不方便,由于翻转轴16经常转动,支撑结构处异常磨损较大,密封圈需要经常更换,而翻转轴16端部尺寸较大,密封圈从端部穿入时需要产生很大径向变形,对密封圈寿命及密封效果有不利影响;3、易产生机械冲击,对油缸寿命不利。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1694016U,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系统的板簧吊耳锥形非金属衬套总成,包括左衬套、右衬套、外金属配管和销轴,左衬套、右衬套同轴对称布置在销轴和外金属配管之间,所述左衬套、右衬套内分别固定设置有金属管,且金属管的外端超出左衬套、右衬套的外端,结构简单,寿命长,且适用于大吨位车型的特点。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将非金属衬套分成了左衬套和右衬套,不便于装配和更换,容易产生相对滑动,不利于密封,容易磨损,不适合用于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的支撑结构中。
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支撑结构中的密封圈容易磨损,更换不方便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磨损且抗机械冲击,安装和更换方便,免维护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包括翻转轴支架,瓦盖,翻转轴支架和瓦盖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轴上,所述翻转轴支架和瓦盖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且非金属衬套卡在两凸台之间,非金属衬套由塑料层和橡胶层复合而成。所述非金属衬套为带有开口的圆环,在非金属衬套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侧开设有缺口槽。所述非金属衬套的外径等于翻转轴支架和瓦盖所形成的孔内径。所述非金属衬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瓦盖半圆弧轴向上的长度。所述非金属衬套的内圈为塑料层,外圈为橡胶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翻转轴支架和瓦盖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且非金属衬套卡在两凸台之间,非金属衬套由塑料层和橡胶层复合而成,改变了以往采用普通密封圈容易磨损,安装不方便,需要定期加注润滑油的缺陷。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为了适应翻转轴绕固定支架和瓦盖转动的需要,克服现有结构需要定期加注润滑油和更换密封圈的不便,非金属衬套橡胶层起减振作用,可减小机械冲击,有效的保护举升油缸。

图1是现有摆臂式平衡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架翻转轴支撑结构与翻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转轴支架17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衬套18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衬套18的俯视图。图中固定端支架1,钢板弹簧总成2,驱动桥3,摇臂4,吊耳5,摆臂6,摆臂轴7, 浮动桥8,限位块9,平衡轴支架10,油缸11,压臂12,车架13,平衡轴14,油缸总成15,翻转轴16,翻转轴支架17,非金属衬套18,瓦盖19,塑料层20,橡胶层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包括翻转轴支架 17,瓦盖19,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轴16上,所述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18,且非金属衬套18卡在两凸台之间,非金属衬套18由塑料层20和橡胶层21复合而成。所述非金属衬套18为带有开口的圆环,在非金属衬套18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侧开设有缺口槽。[0023]所述非金属衬套18的外径等于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所形成的孔内径。所述非金属衬套18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瓦盖19半圆弧轴向上的长度。所述非金属衬套18的内圈为塑料层20,外圈为橡胶层21。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轴16上,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 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18,翻转轴16穿过非金属衬套18,非金属衬套18卡在两凸台之间。凸台起到对非金属衬套18的限位作用,使得非金属衬套18在轴向方向上不会滑动,并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非金属衬套18为带有开口的圆环,在非金属衬套18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侧开设有缺口槽,这样便于安装。参见图4、图5,非金属衬套由塑料层20和橡胶层21两部分复合而成,塑料层20 为内圈,橡胶层21为外圈,这样能起到减振作用,有利于减少机械冲击,能有效保护举升油缸。塑料层20为耐磨损材料制成,能替代油脂起减小翻转轴16与翻转轴支架17之间磨损的作用,并取消了传统所使用的密封圈和注油嘴等零部件,简化了结构,同时实现了免维护,方便用户使用。非金属衬套18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起到减振作用,可减少机械冲击,能有效的保护举升油缸,提高油缸等零部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利用非金属衬套18耐磨、减振和免维护的特点,取消了密封圈和注油嘴这些传统的润滑结构,密封效果好,并能起到较小机械冲击的作用,同时安装和维修简便,很适合用于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
权利要求1.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包括翻转轴支架(17),瓦盖(19),翻转轴支架 (17)和瓦盖(19)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轴(1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18),且非金属衬套(18)卡在两凸台之间,非金属衬套(18)由塑料层(20)和橡胶层(21)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衬套(18)为带有开口的圆环,在非金属衬套(18)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侧开设有缺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衬套(18)的外径等于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所形成的孔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衬套(18)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瓦盖(19)半圆弧轴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衬套(18)的内圈为塑料层(20),外圈为橡胶层(21)。
专利摘要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包括翻转轴支架(17),瓦盖(19),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通过螺栓安装在翻转轴(16)上,所述翻转轴支架(17)和瓦盖(19)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18),且非金属衬套(18)卡在两凸台之间,非金属衬套(18)由塑料层(20)和橡胶层(21)复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在翻转轴支架和瓦盖安装配合后形成的内孔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内孔中设置有非金属衬套,且非金属衬套卡在两凸台之间,非金属衬套由塑料层和橡胶层复合而成,密封效果好,并能起到较小机械冲击的作用,同时安装和维修简便,很适合用于摆臂式平衡悬架翻转轴支撑结构。
文档编号B60G11/10GK202180722SQ20112030704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叶爱凤, 姜惠明, 张光哲, 彭显威, 潘学玉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