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997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它包括电动车的底盘、车轮,其特征在于在电动车底盘的车轴上设有左右二个取电轮,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为h>0,供电路面的绝缘隔离板上左右设有正负导电板,供电路面的宽度小于电动车左右车轮之间的间距,导电板表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H>h,取电轮为充气导电轮胎,它与导电板接触后的气压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的气压,当电动车驶入供电路面,四轮电动车跨在供电路面上行驶,其底盘下方左右取电轮与左右导电板弹性接触,该技术方案的四轮电动车在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处于悬空状态,在供电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与导电板接触并获取电力,这种取电装置不需要动力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制造和实施。
【专利说明】—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
技术背景
[0002]目前电动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大众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专利号ZL200510044223.9中所述技术方案,是一种在间隔设置正负导电板的供电路面上行驶的两轮电动车,它通过轮胎从供电路面获取电力,上述技术方案用于二轮电动车的行驶,为扩大供电路面技术的使用范围,增加使用者的选择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在供电路面上行驶的四轮电动车,它要满足在普通路面和供电路面的正常行驶,同时能够提供一种供电路面符合四轮电动车的使用技术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四轮电动车的结构特点设计一种取电装置,它与进一步改进的供电路面相配合,所以新的四轮电动车和供电路面应该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较低的技术方案,这样更有利于路面供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可以扩展上述供电路面技术在实际使用中范围,它使采用这种路面供电技术的电动车的种类更多,实用性更好,同时这种四轮电动车技术方案的实施性也更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它包括电动车的底盘、车轮,其特征在于在电动车的底盘上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具有弹性的取电轮,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为h>0,设置在供电路面上的导电板表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高度H大于距离h,供电路面的宽度小于电动车左右车轮之间的间距,四轮电动车跨在供电路面上行驶,在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处于悬空状态,在供电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与导电板处于接触状态。
[0006]所述左右取电轮与车轮设置在同一个车轴上,左右取电轮的直径分别小于车轮的直径,左右取电轮分别与车轴绝缘,取电刷从取电轮侧面取电。
[0007]所述左右取电轮分别设置在前后车轴上,左右取电轮的直径分别小于前后车轮的直径,左右取电轮分别与前后车轴绝缘,二个取电刷分别从前后取电轮的侧面取电。
[0008]所述左右取电轮为充气导电轮胎,当充气导电轮胎与供电路面的导电板接触,其导电轮胎的气压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的气压。
[0009]所述左右取电轮为弹性材料的导电轮胎,取电轮与导电板接触,其导电轮胎所受压力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所受的压力。
[0010]所述电动车底盘下方的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其端部设有一个绝缘件,它铰接有一个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取电轮,在支撑板的侧面设有取电刷与取电轮的侧面弹性接触,在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有一个减振器,减振器的另一端铰接在绝缘件上,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为h>0。
[0011]所述电动车底盘下方的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其端部设有一个绝缘件,它铰接有一个取电头,在取电头的端部设有一个减振器,减振器的另一端铰接在绝缘件上,取电头距路面的距离为h>0,设置在供电路面上的导电板表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高度H大于
距离h。
[0012]一种可向所述的四轮电动车提供电力的供电路面,在路面上设有绝缘隔离板,其上左右设有相互绝缘的导电板,二个导电板极性相反,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电板表面高于路面一定高度H,小于四轮电动车底盘的最小离地间隙。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0014]左右取电轮之间的间距大于左右二个导电板之间的绝缘隔离板的宽度,二个导电板的长度可以连续或断续,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h小于铺设在绝缘隔离板上的导电板表面的高度H,取电轮受到压力后的弹性变化量要大于H-h,供电路面置于电动车左右车轮之间,使四轮电动车可以跨在二个导电板上行驶,在供电路面的入口处,导电板上设有方便取电轮进入的斜坡,在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处于悬空状态与路面保持一定距离h,当有障碍时,取电轮滚动通过,当电动车驶入供电路面,取电轮在导电板的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其轮胎表面与导电板实现面接触,左右取电轮与导电板保持电气联接。
[0015]如果左右取电轮设置在前车轴或后车轴中间的两侧,车轴上设有绝缘轴套,它与取电轮之间绝缘隔离,在电动车底盘上左右分别设有一个绝缘材料的取电刷架,上设有取电刷与取电轮的侧面弹性接触,取电刷获取电力并通过导线联接电动车的控制器。
[0016]如果左右取电轮为充气导电轮胎,充气导电轮胎的气压应符合与供电路面接触后的取电要求,充气导电轮胎的气压要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的气压,电动车四轮需承担整车重量,而充气导电轮胎所受的压力只需要能够保证与导电板的面接触;同理对于弹性材料的导电轮胎,由于供电路面上导电板表面的高度H大于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h,因此要求取电轮在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要大于H-h,同时要求取电轮所受压力要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所受的压力。
[0017]如果在固定支架端部的绝缘件上设置取电轮或取电头,支撑板与绝缘件的铰接位置要高于电动车的前后车轴,取电轮或取电头距路面的距离为h>0,铺设在绝缘隔离板上间隔设置的导电板表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高度H大于距离h,取电轮或取电头与供电路面接触后,取电轮或取电头绕绝缘件上的铰轴旋转,并在减振器作用下,取电轮或取电头与导电板之间保持取电所需的压力。
[0018]为四轮电动车提供电力的供电路面,它是在路面上铺设有绝缘隔离板,并使导电板之间相互绝缘,同时使导电板和路面之间绝缘隔离,每个导电板的表面高度H小于四轮电动车底盘的最小离地间隙,并且要方便电动车的左右车轮通过,同样左右导电板之间的绝缘隔离板的高度也为H。
[0019]当四轮电动车在普通路面上行驶,底盘上前后取电轮处于悬空状态,并与路面保持距离h,供电路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并且H > h,当四轮电动车进入左右设置的导电板供电路面时,四轮电动车跨在左右二个导电板上行驶,其底盘下方左右取电轮与左右导电板弹性接触,弹性的导电轮胎在供电路面挤压下发生变形,取电轮距路面距离变为H,导电轮胎与导电板形成面接触,从供电路面获取电力给驱动电机,使电动车沿供电路面行驶,当四轮电动车驶离供电路面,取电轮脱离供电路面,弹性的导电轮胎与路面重新保持距离h。
[0020]该发明采用将取电轮与路面之间固定间隙的方式,通过导电轮胎与供电路面的接触后产生的弹性变形或位移,实现从供电路面上取电,这种四轮电动车的取电装置不需要动力,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同时不影响电动车在普通路面上的正常行驶,扩大了这种供电路面技术的使用范围,上述四轮电动车和供电路面也比较符合消费市场的需求,也为电动车供电路面技术提供了 一种新的发展途径。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轮电动车充气取电轮工作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轮电动车充气取电轮工作原理图
[002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轮电动车弹性取电轮工作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轮电动车弹性取电轮工作原理图
[0026]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轮电动车弹性取电头工作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轮电动车弹性取电头工作原理图
[0028]图中:1、底盘2、车轮3、车轴4、取电轮5、绝缘轴套6、取电刷架7、取电刷8、路面9、导电板10、绝缘隔离板11、固定支架12、绝缘件13、支撑板14、减振器15、取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实施例中四轮电动车左右车轮之间的间距为1.0m,左右取电轮之间的间距为
0.5m,左右取电轮位于四轮电动车的左右车轮之间,供电路面中二个导电板的宽度均为
0.3m,二个导电板之间的绝缘隔离板的宽度为0.lm,绝缘隔离板与导电板的高度相等,导电板表面高于路面H=4cm,取电轮距离路面h=3cm,设定四轮电动车的轮胎压力为2.5kg/cm2,取电轮与导电板接触后,左右取电轮的轮胎压力为1.5kg/cm2。
[0030]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四轮电动车充气取电轮工作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在电动车的底盘(I)上设有前后二个车轴(3),在车轴(3)的两端设有车轮(2),在后车轴(3)上设置有左右二个取电轮(4),取电轮⑷为充气导电轮胎,取电轮⑷和车轴(3)之间设有绝缘轴套(5),与取电轮(4)的位置相对应在底盘(I)上左右分别设有一个绝缘材料的取电刷架出),取电刷架(6)上设有一个取电刷(7),它与取电轮(4)的侧面弹性接触;供电路面位于四轮电动车的左右车轮(2)之间,四轮电动车跨在供电路面上行驶,其结构是在路面(8)上铺设有绝缘隔离板(10),在绝缘隔离板(10)上左右设有相互绝缘的导电板(9),导电板(9)表面距离路面⑶的高度为H,二个导电板(9)之间的绝缘隔离板(10)的高度也为H,电动车未驶入供电路面时,取电轮⑷处于悬空状态,此时与路面⑶之间的距离为h,高度H大于距离h,当电动车驶入供电路面后,左右取电轮⑷与左右导电板(9)接触,取电轮(4)被挤压变形与导电板(9)实现面接触,并从左右导电板(9)上获取电力,通过二个取电轮⑷侧面的取电刷(7)取电输出给电动车的控制器。
[0031]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四轮电动车弹性取电轮工作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在电动车的底盘(I)上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支架(11),在固定支架(11)的端部设有绝缘件(12),在绝缘件(12)上铰接有一个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设有取电轮(4),在支撑板(13)上设有一个取电刷(7),取电刷(7)与取电轮⑷的侧面弹性接触,在支撑板(13)的端部铰接有一个减振器(14),减振器(14)的另一端铰接在绝缘件(12)上,上述结构的取电轮⑷距路面⑶的距离为h,供电路面上导电板(9)的表面高度为H,二个导电板(9)之间的绝缘隔离板(10)的高度也为H,高度H大于距离h,当电动车驶入供电路面后,取电轮⑷与导电板(9)接触,取电轮⑷绕绝缘件(12)上的铰轴旋转,取电轮⑷在减振器
(14)的作用下与导电板(9)可靠接触并获取电力,通过二个取电轮⑷侧面的取电刷(7)取电输出给电动车的控制器。
[0032]实施例三、如图5和图6所示四轮电动车弹性取电头工作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在电动车的底盘(I)上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支架(11),在固定支架(11)的端部设有绝缘件
(12),在绝缘件(12)上铰接有一个取电头(15),在取电头(15)的端部铰接有一个减振器
(14),减振器(14)的另一端铰接在绝缘件(12)上,上述结构的取电头(15)距路面⑶的距离为h,供电路面上导电板(9)的表面高度为H,二个导电板(9)之间的绝缘隔离板(10)的高度也为H,高度H要大于距离h,当电动车驶入供电路面后,取电头(15)与导电板(9)接触,取电头(15)绕绝缘件(12)上的铰轴旋转,取电头(15)在减振器(14)的作用下与导电板(9)可靠接触并获取电力,通过取电头(15)上的导线输出给电动车的控制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它包括电动车的底盘、车轮,其特征在于在电动车的底盘上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具有弹性的取电轮,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为h>0,设置在供电路面上的导电板表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高度H大于距离h,供电路面的宽度小于电动车左右车轮之间的间距,四轮电动车跨在供电路面上行驶,在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处于悬空状态,在供电路面行驶状态下,取电轮与导电板处于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左右取电轮与车轮设置在同一个车轴上,左右取电轮的直径分别小于车轮的直径,左右取电轮分别与车轴绝缘,取电刷从取电轮侧面取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左右取电轮分别设置在前后车轴上,左右取电轮的直径分别小于前后车轮的直径,左右取电轮分别与前后车轴绝缘,二个取电刷分别从前后取电轮的侧面取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左右取电轮为充气导电轮胎,当充气导电轮胎与供电路面的导电板接触,其导电轮胎的气压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的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左右取电轮为弹性材料的导电轮胎,取电轮与导电板接触,其导电轮胎所受压力小于电动车四个车轮所受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底盘下方的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其端部设有一个绝缘件,它铰接有一个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取电轮,在支撑板的侧面设有取电刷与取电轮的侧面弹性接触,在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有一个减振器,减振器的另一端铰接在绝缘件上,取电轮距路面的距离为h>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路面供电的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底盘下方的左右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其端部设有一个绝缘件,它铰接有一个取电头,在取电头的端部设有一个减振器,减振器的另一端铰接在绝缘件上,取电头距路面的距离为h>0,设置在供电路面上的导电板表面距路面的高度为H,高度H大于距离h。
8.—种可向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电动车提供电力的供电路面,在路面上设有绝缘隔离板,其上左右设有相互绝缘的导电板,二个导电板极性相反,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电板表面高于路面一定高度H,小于四轮电动车底盘的最小离地间隙。
【文档编号】B60L5/38GK103640484SQ20131071052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8日
【发明者】梁晓军 申请人:梁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