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25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其包括作业电机、行走电机、作业设备和行走机构,所述作业电机上连接有双输出轴分动箱,所述行走电机上连接有双动力耦合装置,行走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在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上,行走机构连接在耦合装置输出轴上,作业设备连接在分动箱第一输出轴上,分动箱第二输出轴与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可离合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动力分配合理和动力传动可靠的优点。
【专利说明】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动作业车辆中,如电动清扫车或电动喷水车等,车轮的行走和车载设备的作业均需要电机来提供动力,现有的电动作业车辆对于行走和作业两系统的驱动有两种方案:1)采用单电机驱动模式,即用一个电机通过分动装置分别驱动行走机构和作业设备;2)采用双电机驱动模式,即分别使用主电机和副电机来驱动行走机构和作业设备。在单电机驱动模式下,作业效率和行走速度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作业过程随着车速不断变化,当车辆在道路崎岖的路面行驶时,作业设备的作业效果差距较大。在双电机驱动模式下,可以通过分别控制两个电机来控制车速和作业效率,但是在车辆纯行走状态下,作业电机闲置不用,行走电机为了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需要的电机功率大,对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高,行走电机耗能高,噪声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动力分配合理且动力传动可靠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包括作业电机、行走电机、作业设备和行走机构,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作业电机上连接有双输出轴分动箱,所述行走电机上连接有双动力耦合装置,行走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在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上,行走机构连接在耦合装置输出轴上,作业设备连接在分动箱第一输出轴上,分动箱第二输出轴与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可离合式连接。
[0005]所述分动箱上转动连接有与作业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分动箱输入轴,分动箱输入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分动箱内还转动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动箱第一输出轴和分动箱第二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动力连接。
[0006]所述分动箱上转动连接有与作业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分动箱输入轴,分动箱输入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分动箱第一输出轴和分动箱第二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动箱第一输出轴与作业设备之间连接有第一离合器,分动箱第二输出轴与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之间连接有第二离合器。
[0007]所述双动力耦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兼做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和耦合装置输出轴的主轴,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通过多个耦合齿轮与该主轴动力连接。
[0008]所述双动力耦合装置包括壳体,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和耦合装置输出轴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和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上分别安装有输入齿轮,耦合装置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两输入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
[0009]所述耦合装置输出轴与行走机构之间连接有行走离合器。
[0010]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作业时,利用分动箱将作业电机的动力取出,利用耦合装置将行走电机和作业电机的动力进行耦合,共同驱动行走机构,降低了对行走电机技术参数的要求,行走电机只需满足低车速工况的需求即可,高车速的动力差由作业电机来补充,动力分配更加合理;通过控制各个离合器即可完成各个工况下的动力分配,系统传动可靠,控制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动力分配合理和动力传动可靠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包括作业电机1、行走电机2、作业设备3和行走机构4,其中,作业设备3指的是如车载水泵或电动刷等车载作业工具,行走机构4为变速箱和车轮等动力行走结构。作业电机I上连接有双输出分动箱5,行走电机2上连接有双动力耦合装置6,行走电机2动力输出轴连接在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上,行走机构4连接在耦合装置输出轴63上,作业设备3连接在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上,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与I禹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可离合式连接。I禹合装置输出轴63与行走机构4之间连接有行走离合器9。
[0016]对于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与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的可离合式连接,可理解为两者之间的动力连接关系可以离合,下面给出两种离合式连接结构,第一种如图3所示,在两者之间直接连接离合器,即图3中的第二离合器8 ;第二种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分动箱5内部设置用于离合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的离合器,即图1和图2中的第二离合器8。
[0017]参照图3,该实施方式示出了前述的第一种离合式连接,分动箱5上转动连接有与作业电机I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分动箱输入轴53,分动箱输入轴53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4,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和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上分别安装有与主动齿轮54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5和第二从动齿轮56,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与作业设备3之间连接有第一离合器7,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与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之间连接有第二离合器8。
[0018]参照图1和图2,该实施方式示出了前述的第二种离合式连接,分动箱5上转动连接有与作业电机I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分动箱输入轴53,分动箱输入轴53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4,分动箱5内还转动安装有与主动齿轮54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5和第二从动齿轮56,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和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7和第二离合器8与第一从动齿轮55和第二从动齿轮56动力连接。
[0019]其中,作业电机I和行走电机2均由电机控制器控制,且两电机由电池组提供电力。各离合器均为电控离合器,根据工况,控制各离合器的状态可合理分配两电机的动力。对于整车其它部件的电控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0]对于双动力耦合装置6,其作用是将作业电机I和行走电机2的动力耦合到一起,共同驱动行走机构行走,使得在纯行走工况下可以保证较高的车速要求。本实用新型优选两种稱合机构:第一种如图1和图3中所不,双动力稱合装置6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兼做稱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和稱合装置输出轴63的主轴60,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通过多个耦合齿轮与该主轴60动力连接;第二种如图2中所示,双动力耦合装置6包括壳体,稱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和稱合装置输出轴63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和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上分别安装有输入齿轮64,耦合装置输出轴63上安装有与两输入齿轮64啮合的输出齿轮65。上述两种耦合结构均为齿轮啮合式结构,并采用扭矩耦合的形式,通过调整两电机的转速来达到动力耦合的目的。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包括作业电机(I)、行走电机(2)、作业设备(3)和行走机构(4 ),其特征是所述作业电机(I)上连接有双输出分动箱(5 ),所述行走电机(2 )上连接有双动力耦合装置(6),行走电机(2)动力输出轴连接在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上,行走机构(4)连接在耦合装置输出轴(63)上,作业设备(3)连接在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上,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与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可离合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动箱(5)上转动连接有与作业电机(I)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分动箱输入轴(53),分动箱输入轴(53)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4),分动箱(5)内还转动安装有与主动齿轮(54)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5)和第二从动齿轮(56),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和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7)和第二离合器(8)与第一从动齿轮(55)和第二从动齿轮(56)动力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动箱(5)上转动连接有与作业电机(I)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分动箱输入轴(53),分动箱输入轴(53)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4),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和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上分别安装有与主动齿轮(54)哨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5)和第二从动齿轮(56),分动箱第一输出轴(51)与作业设备(3)之间连接有第一离合器(7),分动箱第二输出轴(52)与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之间连接有第二离合器(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双动力耦合装置(6)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兼做I禹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和I禹合装置输出轴(63)的主轴(60),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通过多个耦合齿轮与该主轴(60)动力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双动力耦合装置(6)包括壳体,稱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稱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和稱合装置输出轴(63)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耦合装置第一动力输入轴(61)和耦合装置第二动力输入轴(62)上分别安装有输入齿轮(64),耦合装置输出轴(63)上安装有与两输入齿轮(64)啮合的输出齿轮(65)。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耦合装置输出轴(63 )与行走机构(4 )之间连接有行走离合器(9 )。
【文档编号】B60K25/00GK203511309SQ20132063807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韩尔樑, 李冰, 刘信奎, 刘兴龙, 宋少文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