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617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燃料供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油装置,其通过将密封圈收容在接管嘴的扩径部中,能够维持接管嘴和护圈的密封性,同时能够缩小开口部。屏蔽层的第1树脂层(20a)和在其外周面上层叠有第2树脂层(20b)的树脂制的接管嘴(20)具有形成有开口部(27)的开口形成部(27a)、和比开口形成部的外径大的扩径部(27c),在扩径部(27c)的外周面上,在第1树脂层(20a)上设有将密封圈(70)插入并保持的环状凹部(27d)。金属制的护圈(30)形成为沿着开口形成部(27a)、扩径部(27c)的形状,而夹持密封圈(70)。
【专利说明】燃料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油装置,其具有形成用于将燃料导入至燃料箱的燃料通路的树脂制的接管嘴、密封圈和金属制的护圈。

【背景技术】
[0002]燃料供油装置与将燃料向汽车的燃料箱导入的燃料管相连,是插入供油枪的部位的装置。除了燃料加油时外,通常燃料箱盖螺合于在燃料供油装置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螺纹部上。
[0003]当前,燃料供油装置也从重量的削减和形状的自由度的提高的观点出发,接管嘴从金属制变为树脂制逐渐成为主流。在将接管嘴变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为了同时实现耐燃料渗透性和耐撞击性,使用由防止燃料渗透的屏蔽层和在该屏蔽层的外周面上耐撞击性优异的外层构成的两层结构。
[0004]在与燃料箱盖的衬垫接触而密封的开口部周边上,为了防止由于与供油枪的接触而引起的密封部变形,包覆安装有金属制的护圈。将密封圈夹在树脂制的接管嘴和金属制的护圈之间,防止燃料或燃料蒸汽向车外流出。(专利文献I)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公表专利公报2011 - 511906


【发明内容】

[0006]在树脂制接管嘴的情况下,与金属制相比强度较差,因而通过设置厚度来确保强度。但是,如果将接管嘴的厚度增大,则存在包含开口部在内导致接管嘴的整体变大,占用空间的课题。
[0007]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能够实现。
[0008][应用例I]
[0009]一种燃料供油装置,其安装在车辆的供油口中,
[0010]该燃料供油装置具有:
[0011]树脂制的接管嘴,其形成将车辆外部和燃料箱连接的连接通路,并且具有导入部,该导入部具有安装燃料箱盖的开口部;以及
[0012]金属制的护圈,其具有与上述燃料箱盖的衬垫密封的环状密封部、从该密封部连续地设置的第I外周部、及第2外周部,该第2外周部与该第I外周部相比向外径方向扩径而位于上述导入部的外周侧,
[0013]密封圈插入至在上述导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环状凹部中,被该环状凹部和上述第2外周部的内周面夹住。
[0014]作为其他的应用例,接管嘴的导入部可使用具有开口形成部和与开口形成部相比扩径的扩径部。另外,接管嘴也可以形成为,作为屏蔽层的第I树脂层和第2树脂层。进而,插入密封圈的环状凹部也使用仅在第2树脂层上形成,以使得第I树脂层不向外径侧露出的结构。
[0015]发明的效果
[0016]根据应用例1,由于接管嘴的密封圈所插入的环状凹部形成在与比护圈的第I外周部扩径的第2外周部相对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将第I外周部周边、即燃料供油装置的开口的端部的外径缩小,因此,能够省空间化。
[0017]根据其他的应用例,对应于护圈的第I外周部和第2外周部,在接管嘴上设置开口形成部和扩径部,从而护圈被牢固地固定,因此,供油枪接触时也不易产生变形。另外,通过将接管嘴由屏蔽层和耐撞击性的大于或等于两种的树脂构成,从而,能够形成具有较高的耐燃料渗透性的燃料供油装置。而且,由第2树脂层形成的扩径部的环状凹部设为内径方向的深度不会到达第I树脂层,从而无需减薄作为屏蔽层的第I树脂层,不会降低耐燃料渗透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燃料供油装置组装在燃料箱上的概略结构图。
[0019]图2是燃料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图。
[0020]图3是燃料供油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0021]标号的说明
[0022]10…燃料供油装置
[0023]1P…燃料供给通路
[0024]2O…接管嘴
[0025]20a…第I树脂层
[0026]20b…第2树脂层
[0027]21…连接通路
[0028]22…导入部
[0029]23…颈口缩径部
[0030]24…主体形成部
[0031]24a…台阶部
[0032]24b…卡合凹部
[0033]25…管连接部
[0034]25a…环状凸部
[0035]26…流出孔
[0036]27…开口部
[0037]27a…开口形成部
[0038]27b…开口端
[0039]27c…扩径部
[0040]27d…环状凹部
[0041]28…螺纹部
[0042]30…护圈
[0043]31…密封部
[0044]32…注入孔
[0045]33…内周端
[0046]34…外周部
[0047]34a…第I外周部
[0048]34b…第2外周部
[0049]40…枪引导部件
[0050]4I…圆筒部
[0051]41a…导入孔
[0052]4 Ib…卡合台阶部
[0053]42…缩径部
[0054]43…导出孔形成部
[0055]43a…导出孔
[0056]44...爪部
[0057]50…燃料管
[0058]60…箱连接部件
[0059]61…箱侧连接部
[0060]62…凸缘部
[0061]63…单向阀
[0062]70…密封圈
[0063]FC…燃料箱盖
[0064]FCa…衬塾
[0065]FCb…外罩部
[0066]FT…燃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67]下面,基于实施例,说明以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68]图1是燃料供油装置10组装在燃料箱FT上的概略结构图。燃料供油装置10主要由接管嘴20、树脂制的燃料管50、油箱连接部件60构成,以形成将燃料从车外侧(在本说明书中是指与从燃料箱盖FC向燃料箱FT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供给至燃料箱FT中的燃料供给通路10P。
[0069]在接管嘴20的车外侧,燃料箱盖FC被螺合安装在接管嘴20的内侧的螺纹部28上。在将燃料从车外向燃料箱FT供给的情况下,拆下燃料箱盖FC,通过环状的护圈30,将供油枪的注嘴插入到能够供油的位置为止,供给燃料。这种情况下,供油枪的注嘴与在接管嘴20的内周侧配置的枪引导部件40接触而被其引导。
[0070]图2是燃料供油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燃料供油装置的分解斜视图。接管嘴20由PA(聚酰胺)制的第I树脂层20a和PE(聚乙烯)制的第2树脂层20b构成,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型,其中,该第I树脂层20a是作为防止燃料渗透的屏蔽层,该第2树脂层20b在第I树脂层20a的外周面层叠而提高耐撞击性。从车外侧依次主要形成有导入部22、颈口缩径部23、主体形成部24以及管连接部25,他们形成将车外部和燃料箱FT连接的连接通路21。主体形成部24与导入部22相比,其外径以及内径均较小,以直径从导入部22向主体形成部24逐渐减小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另外,在3处具有用于组装后述的枪弓I导部件40的台阶部24a,并且在2处具有卡合凹部24b。
[0071]管连接部25与主体形成部24相比,其外径以及内径均较小,朝向燃料箱FT侧与主体形成部24连接成型,在外周上具有多个压入燃料管50的环状凸部25a。在管连接部25的前端形成有流出孔26,通过该流出孔26而燃料向燃料管50流出。在本实施例中,前端的环状凸部25a是比第2树脂层20b硬的第I树脂层20a向最外面凸出而形成的,使得燃料管50的压入变得容易。另外,由于第2树脂层20b在燃料箱FT侧未露出,从而耐燃料渗透性也良好。
[0072]接管嘴20的圆筒的开口部27由开口形成部27a形成。开口形成部27a的车外侧的前端具有覆盖后述的护圈30的开口端27b。在开口形成部27a的燃料箱FT侧形成有与开口形成部27a相比外径较大的扩径部27c。在扩径部27c的外周面上朝向径向形成有环状槽的环状凹部27d。在本实施例中,环状凹部27d没有使槽到达第I树脂层20a,而仅设置在第2树脂层20b上。
[0073]护圈30为SUS (不锈钢)等金属制,在内周侧具有向燃料箱FT倾斜且环状地凸出的面状的密封部31。如图2所示,在将燃料箱盖FC螺合时,使燃料箱盖FC的衬垫FCa与密封部31相抵接,从而防止燃料蒸汽向车外漏出。密封部31形成插入供油枪的注入孔32,而在密封部31的前端形成有内周端33(图3),该内周端33在注入孔32的轴向上从密封部31开始朝向燃料箱FT形成弯曲而成。在密封部31的外周上,外周部34从车外侧沿轴向以大致U字形弯曲形成,以夹持接管嘴20的开口端27b。密封部31的端部在轴向上与开口端27b的第I树脂层20a的端部相抵接。
[0074]外周部34具有--第I外周部34a,其沿着接管嘴20的开口形成部27a的外周面;以及第2外周部34b,其与第I外周部34a相比外径较大,以使其沿着扩径部27c的外周。第2外周部34b的内周面与扩径部27c的环状凹部27d相对,将插入至环状凹部27d中的橡胶制的密封圈70利用第2外周部34a和扩径部27c夹持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70为O型圈,还能使用各种圈。
[0075]枪引导部件40为POM(聚甲醛)或PA(聚酰胺)等树脂制,如图2及图3所示,形成导入孔41a的圆筒部41、在内径侧逐渐倾斜地缩径的缩径部42和形成导出孔43a的导出孔形成部43连续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出孔形成部43的内径为主体形成部24内径的一半左右,成为在供油枪插入后供油时在导出孔形成部43的内周面上容易支撑供油枪的内径。
[0076]如图2所示,在圆筒部41的开口的端部上形成有3个向外径方向凸出的卡合台阶部41b,使其插入在接管嘴20的台阶部24a中,从而,防止向燃料箱FT的方向脱落并限制旋转。另外,在圆筒部41上,在两个相对的位置上具有悬臂形状的可弹性变形的爪部44,在为了向接管嘴20组装而将枪弓I导部件40插入时,爪部44向内侧弹性变形后复原而插入到卡合凹部24b中,从而防止引导部件40脱落。
[0077]下面,对于燃料箱FT侧的连接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燃料管50压入油箱侧连接部61中,其中,油箱侧连接部61由具有比油箱连接部件60的燃料管50的内径大的外径的竹笋形状构成。油箱侧连接部61通过凸缘部62与燃料箱FT熔接。在向燃料箱FT内凸出的部分,具有单向阀63,防止燃料供油时燃料的逆流。
[0078]作为组装顺序,将枪引导部件40插入至注塑成型的接管嘴20中,将密封圈70组装在接管嘴20的外周侧,将护圈30组装在开口端27b上。护圈30在第I外周部34a和开口形成部27a、第2外周部34b和扩径部27c之间,通过激光、加热板等熔接而固定。
[0079]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得出以下效果。通过将密封圈70插入在与护圈30的第2外周部34b相对的导入部22的环状凹部27d内并夹持,从而在第I外周部34a的径向上不存在密封圈70,因此,能够缩小第I外周部34a的外径,能够使接管嘴20的开口节省空间。另外,由于能够缩小作为接管嘴20的开口的第I外周部34a的外径,因此,还能够缩小将第I外周部34a覆盖的燃料箱盖FC的外罩部FCb的尺寸。外罩部FCb在接管嘴20的开口处防止从外部侵入沙子、尘埃等。另外,在外罩部FCb与第I外周部34a之间的距离极小的情况下,在拆下燃料箱盖FC时,经由人体、燃料箱盖FC、护圈30、接管嘴20而导电,从而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火灾的发生。
[0080]另外,在接管嘴20的导入部22上,分别对应于护圈30的第I外周部34a以及第2外周部34b的形状,形成有开口形成部27a以及扩径部27c,护圈30沿接管嘴20的形状覆盖,因此护圈30被接管嘴20支撑,因此,护圈30与供油枪接触时不易变形。
[0081]接管嘴20也可以由作为防止燃料渗透的屏蔽层的第I树脂层20a和在其外周层叠的第2树脂层20b构成。在作为屏蔽层的第I树脂层20a耐撞击性不足的情况下,例如,设置PE (聚乙烯)制的第2树脂层20b,从而能够同时实现高屏蔽性和耐撞击性。
[0082]此外,插入密封圈70的环状凹部27d由于通过扩径部27c仅在第2树脂层20b上形成,因此无需减薄作为屏蔽层的第I树脂层20a,而能够保持耐燃料渗透性。
[0083]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方式下实行。本实施例的接管嘴20通过树脂的注塑而成型,也可以利用挤塑成型、吹塑成型而制作。
[0084]层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两层,也可以利用PA(聚酰胺)或HDPE(高密度聚乙烯)而设为I层。另外,也可以在第I树脂层20a的内层上层叠PE等而设为3层,进而,也可以设置粘接层、导电层等而设为大于或等于3层的层结构的接管嘴。对于树脂材料,将PA作为屏蔽层的第I树脂层20a,但也可以使用其他防止燃料渗透的EV0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也可以使用层叠有PE(聚乙烯)制内层的结构。
[008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应于金属制的护圈30的第I树脂层20a、第2外周部34b的形状,接管嘴20的导入部22上形成有开口形成部27a、扩径部27c,也可以不设置开口形成部27a而仅设置扩径部27c。
[0086]在本实施例中,与燃料箱盖FC螺合的螺纹部28形成在接管嘴20的内周上,但也可以在将金属制的护圈30的密封部31延伸的部分上设置螺纹部28,也可以组合各种层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供油装置(10),其安装在车辆的供油口中, 该燃料供油装置(10)具有: 树脂制的接管嘴(20),其形成将车辆外部和燃料箱(FT)连接的连接通路(1P),并且具有导入部(22),该导入部(22)具有安装燃料箱盖(FC)的开口部(27);以及金属制的护圈(30),其具有与上述燃料箱盖(FC)的衬垫(FCa)气密地抵接的环状密封部(31)、从该密封部(31)连续地设置的第I外周部(34a)、及第2外周部(34b),该第2外周部(34b)与该第I外周部(34a)相比向外径方向扩径而位于上述导入部(22)的外周侧,密封圈(70)插入至在上述导入部(2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凹部(27d)中,被该环状凹部(27d)和上述第2外周部(34b)的内周面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油装置,其中, 上述导入部(22)由开口形成部(27a)和扩径部(27b)构成,在该开口形成部(27a)上形成有上述开口部(27)的开口端(27b),该扩径部(27b)以大于该开口形成部(27a)的外径从该开口形成部(27a)朝向燃料箱(FT)侧形成, 上述环状凹部(27d)在上述扩径部(27c)上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供油装置,其中, 上述接管嘴(20)至少具有第I树脂层(20a)和第2树脂层(20b)这两层,其中,该第I树脂层(20a)防止燃料向外部渗透,该第2树脂层(20b)配置于该第I树脂层(20a)的外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供油装置,其中, 上述扩径部(27c)由上述第2树脂层(20b)扩径而形成,上述环状凹部(27d)的深度在内径方向上没有到达上述第I树脂层(20a)。
【文档编号】B60K15/04GK104512242SQ20141040891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鬼头宏明, 平松义也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