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01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总成。所述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本体和膨胀水壶固定支架,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本体上、下、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此结构的散热器总成在满足散热器和膨胀水壶集成化布置安装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化了膨胀水壶的安装方式,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特定的用于固定膨胀水壶的支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散热器上水室上开设安装孔而影响散热器强度的问题,可将散热器的故障率降低10%~20%左右。
【专利说明】一种散热器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汽车冷却系统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膨胀水壶和散热器开始考虑集成化布置。在现有技术中,膨胀水壶I,通过三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散热器上水室2'上,所述散热器上水室2, —般通过模具成型,并在其上开设有膨胀水壶的第一安装点3,和第二安装点4,,第三安装点5,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2,旁的侧板上,并通过一短支架6'固定所述膨胀水壶I'。
[0003]上述结构中,膨胀水壶的两个安装点直接位于上水室上,而上水室一般为塑料成型件,强度较低,固故障率较高,且维修不方便。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重新设计散热器和膨胀水壶的固定结构,在满足集成布置的同时,提高散热器总成的轻度,降低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总成,在满足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和膨胀水壶集成布置的同时,能够提高散热器总成的强度,降低故障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本体,还包括膨胀水壶固定支架,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本体上、下、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为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由顶面、开设有水口避让圆弧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形成,并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的上水室贴合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顶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连接处设有下凹的坡面,所述坡面与膨胀水壶上对应的斜面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上开设有膨胀水壶安装孔,且所述膨胀水壶安装孔远离膨胀水壶的一侧设有焊接螺母。
[0010]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安装孔为两组,其中一组设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另一组设在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连接的固定板上。
[0011]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两端的内侧均设有凸焊螺母,与所述散热器本体上的侧板螺栓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为安装凸台,并与散热器的上水室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式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本体和膨胀水壶固定支架,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可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本体上、下、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在满足散热器和膨胀水壶集成化布置安装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化了膨胀水壶的安装方式,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特定的用于固定膨胀水壶的支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散热器上水室上开设安装孔而影响散热器强度的问题,将散热器的故障率降低了 10%?20%左右。
[0014]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是由顶面、开设有水口避让圆弧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组成的凹槽形结构,并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的上水室贴合固定;由于支架呈凹槽形,与上水室贴紧布置,能够保证膨胀水壶的安装位置不至于过高,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另夕卜,将膨胀水壶布置在上水室的位置,能够配合冷却水的循环路线,利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整体布置,减少连接管路的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中散热器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胀水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上图中的附图标号说明:
[0021]I'-膨胀水壶,2'-散热器上水室,3'-第一安装点,4'-第二安装点,5'-第三安装点,6'-短支架;
[0022]1-散热器本体,2-膨胀水壶固定支架;
[0023]21-顶面,22-第一侧面,23-第二侧面,24-固定板,25-凸焊螺母,26-坡面;
[0024]a_水口避让圆弧,b_膨胀水壶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本体I和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可选择冷轧钢板冲压成型,且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可选择在所述散热器本体I上、下、左、右任意侧面上固定,这种结构在散热器本体上设置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在满足散热器和膨胀水壶集成化布置安装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化了膨胀水壶的安装方式,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特定的用于固定膨胀水壶的支架,避免了直接在散热器上水室上开设安装孔而影响散热器强度的问题,可将散热器的故障率降低10%?20%左右。
[0026]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4所示,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是由顶面21、第一侧面22及第二侧面23组成的凹槽形,并在所述第一侧面22上开设有水口避让圆弧a,使得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与所述散热器主体I上的上水室贴合固定。
[0027]由于支架呈凹槽形,与上水室贴紧布置,能够保证膨胀水壶的安装位置不至于过高,从而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另外,将膨胀水壶布置在上水室的位置,能够配合冷却水的循环路线,利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整体布置,减少连接管路的使用。
[0028]由于膨胀水壶的底面就有一斜面结构(图中未视),为便于膨胀水壶安装,保证其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较好地配合,可在所述顶面21和所述第二侧面23的连接处设有下凹的坡面26,所述坡面26与膨胀水壶上对应的所述斜面配合,使得膨胀水壶在支架上的固定更加牢靠。
[0029]所述膨胀水壶可通过焊接、卡接、粘结等方式固定在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上,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上开设置膨胀水壶安装孔b,且在所述膨胀水壶安装孔b远离膨胀水壶的一侧设有焊接螺母(图中未示),从而方便地使用螺栓连接将所述膨胀水壶固定在支架上。
[0030]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例过程中,所述膨胀水壶安装孔b可设为两组,并且,其中一组设在所述第一侧面22上,另一组设在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连接的固定板24上,所述固定板24可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上为一体式结构。如此设计,既能保证膨胀水壶的安装牢固可靠,又可避免在支架本体上开设过多的安装孔,影响支架的强度。
[0031]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可通过螺栓连接与所述散热器本体I上的侧板固定,具体地,在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的内侧设有凸焊螺母25,所述凸焊螺母25设在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的两端,且两端分别为四组。
[0032]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除了上述结构形式外,也可以设计为其他结构,设置于所述散热器本体I上。可选择地,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也可为简单的凸台结构,在所述凸台上开设安装孔,用于膨胀水壶的安装;且此凸台形状的固定支架可选择与散热器的上水室相同的塑料材质,并与所述上水室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0033]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本体(I)上、下、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为凹槽形,所述凹槽形由顶面(21)、开设有水口避让圆弧(a)的第一侧面(22)及第二侧面(23)形成,并与所述散热器主体(I)上的上水室贴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21)和所述第二侧面(23)的连接处设有下凹的坡面(26),所述坡面(26)与膨胀水壶上对应的斜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上开设有膨胀水壶安装孔(b),且所述膨胀水壶安装孔(b)远离膨胀水壶的一侧设有焊接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安装孔(b)为两组,其中一组设在所述第一侧面(22)上,另一组设在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连接的固定板(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两端的内侧均设有凸焊螺母(25),与所述散热器本体(I)上的侧板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2)为安装凸台,并与散热器的上水室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4077352SQ20142032121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黄海岭, 刘鸿志, 尚晓虎, 时云松, 杨贤君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