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除霜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854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除霜风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属于汽车内饰部件【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一弧形本体,所述弧形本体上设置有延伸出所述弧形本体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弧形本体还设置有两块挡板,在所述弧形本体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侧翼,所述弧形本体向所述第一侧翼方向延伸出有凹槽,所述挡板与所述凹槽围成了通风道;所述上壳体包括一弧形板体,所述弧形板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弧形板体的边缘设置有立板;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结构拼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扣结构方式将除霜风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在一起,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同时保证了风道的强度和密封效果,结构简单,装配牢固。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除霜风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除霜风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汽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空调作为空调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其目的在于创造车室内舒适的气候环境,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健康,改善驾驶员的驾车条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其中,汽车的除霜问题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现有的除霜风道主要是将HVAC的热气流在挡风玻璃内侧表面产生喷射气流,通过传热融化积在挡风玻璃外表面的霜、冰层,同时也可循环挡风玻璃附近的空气,避免挡风玻璃内表面温度比车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低而发生结雾现象,影响安全。挡风玻璃除霜的关键因素除了喷射气流的合适位置和方向外,除霜风道的结构保证尤为重要。
[0003]然而现有的除霜风道通常采用复杂的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除霜风道的强度较低,密封性差,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难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除霜风道。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一弧形本体,所述弧形本体上设置有延伸出所述弧形本体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弧形本体还设置有两块挡板,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在所述弧形本体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侧翼,所述弧形本体向所述第一侧翼方向延伸出有凹槽,所述挡板与所述凹槽围成了通风道;所述上壳体包括一弧形板体,所述弧形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弧形板体的两侧也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侧翼,所述弧形板体的边缘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自所述弧形板体起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翼;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结构拼接在一起。这样设置,采用卡扣结构的方式将除霜风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在一起,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同时保证了风道的强度和密封效果。
[0006]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在所述下壳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和所述第一侧翼上均设置有卡孔,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的位置对应的插销,所述插销包括插板,所述插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侧翼上,且在所述插板的上端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插板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的挡片。
[0007]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立板与所述弧形板体及所述第二侧翼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0008]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卡扣结构中所述
[0009]插板与所述卡孔的内侧面的间隙为0.2毫米。这样设置,0.2毫米的间隙为插板和卡孔提供了一定的变形空间。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一共有11处。
[0011]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板相对应的导向槽。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卡扣结构的方式将除霜风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在一起,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同时保证了风道的强度和密封效果,结构简单,实用,装配牢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B-B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F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除霜风道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包括上壳体2和与上壳体2配合的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包括一弧形本体10,所述弧形本体10上设置有延伸出所述弧形本体10表面的第一通孔100,所述弧形本体10还设置有两块挡板11,所述挡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0的两侧,在所述弧形本体10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侧翼12,所述弧形本体10向所述第一侧翼12方向延伸出有凹槽120,所述挡板11与所述凹槽120围成了通风道;所述上壳体2包括一弧形板体21,所述弧形板体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0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00,在所述弧形板体21的两侧也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侧翼22,所述弧形板体21的边缘设置有立板23,所述立板23自所述弧形板体21起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翼22 ;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通过卡扣结构3拼接在一起。采用卡扣结构的方式将除霜风道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1拼接在一起,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同时保证了风道的强度和密封效果。
[0021]在所述下壳体1上的所述第一通孔100的内侧和所述第一侧翼12上均设置有卡孔30,在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30的位置相对应的插销31,所述插销31包括插板310,所述插板310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侧翼22上,且在所述插板310的上端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插板310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的挡片32。采用卡扣结构在装配锁紧后可减小分离方向的受力,挡片32的倾斜角度为73° ±1°,能够满足拉拔力300N的要求。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板23与所述弧形板体21及所述第二侧翼22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4。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扣结构3中所述插板310与所述卡孔30的内侧面的间隙为0.2毫米,0.2毫米的间隙为插板310和卡孔30提供了一定的变形空间。
[0024]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3 —共有11处。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24,所述下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板24相对应的导向槽14,在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安装在一起时,导向板24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定位准确,方便实用;在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固接在一起后,插入到导向槽14内的导向板24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得上壳体2和下壳体1结合的更加稳固。
[0026]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包括上壳体(2)和与上壳体(2)配合的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I)包括一弧形本体(10),所述弧形本体(10)上设置有延伸出所述弧形本体(10 )表面的第一通孔(100 ),所述弧形本体(10 )还设置有两块挡板(11),所述挡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00)的两侧,在所述弧形本体(10)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侧翼(12),所述弧形本体(10)向所述第一侧翼(12)方向延伸出有凹槽(120),所述挡板(11)与所述凹槽(120)围成了通风道;所述上壳体(2)包括一弧形板体(21),所述弧形板体(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0)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00),在所述弧形板体(21)的两侧也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侧翼(22),所述弧形板体(21)的边缘设置有立板(23),所述立板(23)自所述弧形板体(21)起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翼(22 );所述上壳体(2 )与所述下壳体(I)通过卡扣结构(3 )拼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I)上的所述第一通孔(100)的内侧和所述第一侧翼(12)上均设置有卡孔(30),在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30)的位置相对应的插销(31),所述插销(31)包括插板(310),所述插板(310)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侧翼(22)上,且在所述插板(310)的上端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插板(310)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的挡片(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3)与所述弧形板体(21)及所述第二侧翼(22)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3)中所述插板(310)与所述卡孔(30)的内侧面的间隙为0.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3)—共有11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24),所述下壳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板(24)相对应的导向槽(14)。
【文档编号】B60H1/00GK204037514SQ20142044199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颜磊, 定进 申请人: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