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527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厂商,开始在车辆上引入车载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所谓自动气候控制系统,是指通过设置在车辆上的各种外部传感器,对车辆的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然后将监测结果统一发送至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由该ECU基于车辆的外部环境变化,对汽车内部的乘用环境进行相应的调节,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驾驶者以及乘坐者的舒适度。然而,随着行车环境的日益复杂,现有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已逐渐无法适应外部行车环境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应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查询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基于所述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并判断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当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应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查询单元,用于查询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并判断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执行单元,用于当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

本申请通过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查询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并基于所述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判断修正后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当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实现了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并在车辆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过高时,自动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对车辆的内部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一种车辆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的逻辑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承载所述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的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车辆上引入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基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各种外部传感器,监测到的车辆的外部环境变化,对汽车内部的乘用环境进行自适应的调节。

例如,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车辆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对车辆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进行监测,然后基于车辆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对车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自适应调节;比如,外部温度较低时,可以开启车辆的空气加热器对车厢内部温度进行加热。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对车辆外部环境的监测,通常仅限于湿度、温度等常规的外部环境因素,并未考虑空气质量等因素,因此随着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现有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已逐渐无法满足驾驶者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通过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查询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并基于所述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判断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当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实现了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并在车辆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过高时,自动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对车辆的内部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方法,应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01、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步骤102、查询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步骤103、基于所述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并判断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步骤104、当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

在本例中,上述车辆中的硬件架构中,可以搭载车辆定位组件、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以及用于与服务端进行网络通信的通信组件;

上述车辆定位组件,可以是用于定位车辆位置的模块化硬件;比如,GPS组件。

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可以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各种外部传感器,以及作为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的ECU;其中,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通过车载总线,与其它车载智能组件的ECU进行通信,对其它车载智能组件进行控制;比如,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与车辆的智能车窗、天窗以及通风系统的ECU进行通信,用于控制车窗、天窗的打开和密闭,以及对通风系统的空气循环模式进行动态切换。

上述通信组件,可以预先与服务端建立网络连接,并基于建立的该网络连接与上述服务端进行通信,向上述服务端进行云端信息的查询;比如,当上述服务端为空气质量指数的查询服务器时,上述通信组件可以基于上述车辆定位组件定位到的车辆位置,向该服务器查询该车辆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在本例中,车辆在行车过程中,上述车辆定位组件可以实时的对车辆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得到的车辆的位置信息上报给上述通信组件;上述通信组件在接收到上述车辆定位组件上报的位置信息后,可以通过与查询服务器建立的网络连接,查询与该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然后将查询结果发送至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由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进行修正,并判断修正后的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当该ECU判断出修正后的与该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后,可以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以维持车辆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降低车辆的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对车辆的内部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

以下结合具体的车辆硬件架构对以上步骤101~步骤104示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出的车辆的硬件架构仅为示例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车辆的硬件架构可以在本例中示出的硬件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变。

请参见图2,图2为本例中示出的一种车辆的硬件架构图。

在图2示出的车辆的硬件架构中,可以包括车载总线、GPS组件、通信组件、智能车窗组件、智能天窗组件、智能通风系统,以及自动气候控制系统。

上述车载总线,用于承载各种车载组件、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上述GPS组件,可以包括GPS传感器,以及与该GPS传感芯片配合使用的ECU。

上述通信组件,可以包括交换芯片,与该交换芯片对应的接口芯片,以及与交换芯片和接口芯片配合使用的ECU。接口芯片可以面向交换芯片提供通信接口,ECU可以通过交换芯片,以及该交换芯片提供的通信接口,与查询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并从查询服务器上查询数据。其中,上述查询服务器可以是一个存储了由气象部门观测得到的各个位置区域的空气污染指数的服务器。

上述智能车窗组件,可以包括智能车窗,以及用于接收指令对车窗进行控制的ECU;上述智能天窗组件,可以包括智能天窗,以及用于接收指令对天窗进行控制的ECU。

上述智能通风系统,可以包括通风口,以及用于接收指令对通风口进行控制,对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进行切换的ECU。其中,在通风口处可以预先安装空气过滤器(比如HEPA过滤器),对车辆外部进入车辆内部,或者车辆内部循环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可以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各种外部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以及作为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的ECU;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通过车载总线,与其它车载智能组件或者系统的ECU进行通信,对其它车载智能组件或者系统进行控制。

在本例中,上述GPS组件可以基于驾驶者选定的目的地点,为驾驶者规划行驶路线,并在车辆的行车过程中,实时的对该车辆进行位置定位,然后将定位得到的车辆的位置信息,上报给上述通信组件的ECU。其中,上述GPS组件定位得到的上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位置,以及该车辆的行驶速度。

当上述通信组件的ECU接收到上述GPS组件上报的上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后,可以与查询服务器进行通信,向查询服务器查询与车辆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在本例中,与车辆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可以包括与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和上述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

上述通信组件在向上述查询服务器查询与车辆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时,该通信组件的ECU首先可以通过车载总线,与GPS组件的ECU进行通信,获取GPS组件为该车辆规划的行驶路线。

当获取到车辆的行驶路线后,上述通信组件的ECU可以基于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位置,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计算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

其中,上述预设时长,在本申请中不进行特别限定,可以基于实际的需求进行自定义;例如,可以在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提供一预设时长的设置选项,驾驶者可以通过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操作该设置选项,来自定义设置上述预设时长。比如,假设上述预设时长被设置为5分钟,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通信组件的ECU可以基于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位置,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计算车辆在5分钟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

当上述通信组件的ECU计算出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后,可以基于与查询服务器预先建立的网络连接,向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来查询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以及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该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当上述通信组件的ECU接收到上述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后,可以通过车载总线,将查询得到的与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以及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发送至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

在本例中,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接收到上述通信组件的ECU通过车载总线发送过来的空气质量指数后,此时可以执行预设的判断逻辑,来判断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以及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其中,由于通过上述查询服务器中存储的空气质量指数,通常是由气象部门监测到的观测值,该观测值可能是在某一目标区域中若干个观测点得到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并不能精确的反映该目标区域中各个位置实际的空气质量指数,因此为了提升从上述查询服务器上查询得到的空气质量指数的精准度,在本例中,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基于实际的行车环境,对查询得到的上述空气质量指数分别进行修正。

在本例中,针对不同的行车环境,可以预先分别设定一个对应的调节值;在对查询到的上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时,可以基于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的行车环境,以及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来分别确定对应的调节值。

其中,在针对不同的行车环境,分别设定对应的调节值时,该调节值的大小,可以基于不同的行车环境对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程度来差异化的进行设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行车环境可以包括拥堵的行车环境,以及其它指定的行车环境;比如,停车场、高速公路等行车环境。由于在拥堵的行车环境中,由于拥堵的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车辆尾气的持续排放可能造成空气质量指数显著在短时间内显著增高,因此可以将拥堵的行车环境设置一个较高的调节值,而对于其它指定的行车环境,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对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程度低于拥堵的行车环境,因此可以分别设定一个小于拥堵的行车环境的调节值。

其中,为不同的行车环境设定的调节值的实际大小,可以是工程经验值,也可以是对实际的行车环境中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大小与气象部门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的能够表征实际的行车环境对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程度的统计值,在本例中进行特别限定;

例如,在示出的一个例子中,可以将拥堵的行车环境的调节值设置为30;将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的调节值设置为20;将停车场的行车环境的调节值设置为10。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确定出可与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的行车环境,以及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应的调节值时,首先可以通过车载总线与GPS组件的ECU进行通信,从GPS组件处获取当前行车路线上的拥堵信息,然后基于获取到的拥堵信息,来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的行车环境,以及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是否存在拥堵;

一方面,如果行车环境存在拥堵,可以获取对应于拥堵行车环境的第一调节值。

另一方面,如果行车环境存在拥堵,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行车环境是否为指定行车环境;如果该行车环境为指定行车环境,可以获取对应于该指定行车环境的第二调节值;

当获取当上述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后,可以将第一调节值与第二调节值相加,得到最终的调节值。

例如,假设为拥堵的行车环境设定的调节值为30;位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设定的调节值为20;为停车场的行车环境设定的调节值为10;如果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行车环境存在拥堵,则可以获取调节值30;此时可以进一步判断车辆当前所处位置是否为指定行车环境;假设车辆当前所处位置为高速公路,则可以获取调节值20。最终可以将获取到的与拥堵的行车环境对应的调节值20,和与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对应的调节值20相加,得到对应于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行车环境的最终的调节值50。

在本例中,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分别确定出与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的行车环境,以及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应的最终的调节值后,可以将查询到的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以及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加上对应的最终调节值,完成修正。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执行上述预设的判断逻辑时,可以判断修正后的上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在本例中,当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判断出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以及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中的任意一个,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此时可以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以将车辆内部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保持在一个较佳的水平,而不受到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的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可以由驾驶者来选择是否开启;

例如,在车载的人机交互画面中还可以提供一个“维持车舱内的AQI”的功能按钮,驾驶者可以通过将该功能按钮设置为“开启”状态,来触发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启用维持车辆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的功能。当该功能开启后,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判断出上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以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当然,如果驾驶者将该功能按钮设置为“关闭”状态,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不做出任何响应。

其中,当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执行上述预设的判断逻辑,判断出上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为了第一时间将判断结果,以及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下一步即将执行的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提示给驾驶者,还可以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画面,向驾驶者输出一个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告警信息,和/或,即将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提示信息;

例如,当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判断出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画面输出一条“进入高污染区域,车辆即将启动空气自净”的提示消息。

其中,需要说明书的,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出上述告警信息和上述提示信息时,可以由驾驶者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手动设定是否需要输出;例如,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提供一个用于设定是否输出上述告警信息和上述提示信息的功能按钮,驾驶者可以通过操作该功能按钮,来开启或者关闭输出上述告警信息和上述提示信息的功能;如果驾驶者通过操作该功能按钮开启了输出上述告警信息和上述提示信息的功能,那么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判断出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以正常输出上述告警信息和上述提示信息;反之,如果驾驶者关闭了该功能,则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判断出上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则不输出上述告警信息和上述提示信息。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的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可以是密闭车窗和天窗;以及,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内循环模式的操作;

例如,一方面,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通过车载总线,向智能车窗组件以及智能天窗组件的ECU分别下发关闭指令,智能车窗组件以及智能天窗组件的ECU可以响应该关闭指令,将车辆的车窗以及天窗密闭;

另一方面,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也可以通过车载总线,向智能通风系统的ECU下发切换为内循环模式的指令,上述智能通风系统的ECU可以响应该切换为内循环模式的指令,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由外循环模式切换为内循环模式。

在本例中,当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的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将车窗和天窗密闭;以及,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内循环模式后,此时车辆外部的空气将无法进入车辆内部环境,同时车辆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在车辆内部进行循环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由安装在通风口处的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使得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数将不断的下降。

可见,通过这种方式,由于车窗以及天窗密闭,车辆切换为空气内循环模式后,空气在不断的内循环过程中,将通过通风口处的空气过滤器不断的进行自净,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维持车辆空气的洁净,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

在本例中,当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后,由于车辆当前处于不断的行驶过程中,当车辆行驶至不同的区域时,车辆外部行车环境的空气质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仍然可以对实时查询到的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并在在行车过程中持续判断,修正后的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的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以及车辆在上述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其中,该第二阈值小于上述第一阈值。

如果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判断出修正后的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的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以及车辆在上述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均低于上述第二阈值,此时可以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对应于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恢复操作。

其中,该恢复操作可以与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向对应。例如,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恢复操作可以是将车窗和天窗打开;以及,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由内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具体的控制过程不再赘述。当执行完成上述恢复操作后,此时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可以进入车辆内部环境进行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以及上述第二阈值,均可以由驾驶者在车载的人机交互画面中提供的阈值设置选项来自定义设置;

例如,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者输出阈值设置选项,比如该阈值设置选项可以是一个用户按钮,当驾驶者在人机交互界面中的触摸屏幕上触摸该用户按钮后,可以向驾驶者输出一个阈值输入框,驾驶者可以在阈值输入框中输入自定义的第一阈值,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在后台获取驾驶者在该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第一阈值。

同时,为了避免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取值过于接近而造成系统的响应频率过高的问题,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保持一定的差异,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可以默认设定(或者也可以由驾驶者自定义设定)一个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固定差值(比如50),其中该差值不宜过小,当用户自定义设置了第一阈值后,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基于该差值自动计算出上述第二阈值。通过这种方式,驾驶者可以在自定义设置了上述第一阈值后,同步的设置一个与第一阈值保持一定的差异的第二阈值,可以避免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取值过于接近而造成系统的响应频率过高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详细描述了,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通过执行上述预设的判断逻辑,在判断出车辆外部的空气质量指数较高时,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以及在判断出车辆外部的空气质量指数较低时,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对应于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恢复操作的实现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的车辆的硬件架构中,除了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以外,上述GPS组件也可以引入上述判断逻辑,通过判断车辆外部的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来确定是否需要为驾驶者重新规划出一条空气质量指数较低的行车路线。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判断出从查询服务器查询到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以通过车载总线将这一判断结果通过指令的形式通告给GPS组件的ECU。GPS组件的ECU可以响应该指令,为驾驶者重新规划一条空气质量指数较低的行车路线。

具体的,GPS组件的ECU可以通过上述通信组件与查询服务器进行通信,将从车辆当前的位置和驾驶者选定的目的地点之间所有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的下载到本地,然后通过预设的路线规划算法为驾驶者重新规划出一条空气质量指数较低的行驶路线。其中,重新规划出的该行驶路线上穿越的所有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将均低于上述预设的第二阈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GPS组件的ECU在为驾驶者重新规划行车路线时:

一方面,可以在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判断出上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并通过指令向自身通告了判断结果后,立即自动触发行驶路线的重新规划。

另一方面,可以在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判断出上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并通过指令向自身通告了判断结果后,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者输出是否重新规划路线的提示信息,并响应于驾驶者在上述人机交互界面中输入的重新规划行驶路线的指令,为上述车辆重新规划行驶路线。

例如,可以在人机交互画面中输出一个“前方路线空气质量较差,是否重新规划行车路线?”的提示消息,并在该提示消息上输出“是”和“否”两个用户选项,当驾驶者在人机交互画面中选择了“是”,可以触发向GPS组件的ECU发送一个重新规划行车路线的指令,GPS组件的ECU可以响应该指令,为驾驶者重新规划出一条空气质量指数均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行车路线。

可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GPS组件中引入了基于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来为驾驶者规划空气质量指数较小的行车路线的行车路线规划逻辑,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以空气质量指数为参考的路线规划维度,从而可以对GPS组件的ECU在为驾驶者规划行车路线时,所采用的规划路程最短以及行车时长最短的传统的路线规划算法进行有效补充。

在本例中,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除了可以通过执行上述预设的判断逻辑,基于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大小,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以及对应于上述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恢复操作以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利用上述判断逻辑,对上述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中,传统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过程进行优化。

在传统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中,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响应驾驶者发起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任务,通过向上述智能通风系统的ECU发送控制指令,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将车辆外部的空气持续不断的送入车辆内部。

其中,上述切换任务,可以是驾驶者通过操作上述人机交互界面,手动发起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实时任务,也可以是驾驶者通过上述人机交互界面预先设定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周期性任务;

例如,上述人机交互界面中可以提供一个用于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功能按钮,驾驶者可以通过手动触发该功能按钮,将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手动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又如,上述人机交互界面中还可以提供一个设置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周期的配置选项,驾驶者可以通过该配置选项设定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周期;比如,可以设置为30分钟,那么车辆可以每30分钟完成一次从内循环模式至外循环模式之间的切换。

在本例中,当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响应了驾驶者发起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任务时,可以在该切换任务被触发前,判断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可以判断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数;

如果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数,此时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如果立即触发上述切换任务,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为外循环模式,可能会造成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车辆外部环境较差的空气质量对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延时该切换任务的触发时间;比如,可以延时30分钟后,再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为外循环模式。

相反的,如果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或者,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低于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数,此时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车辆外部环境较高的空气质量水平,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可以提前触发该切换任务;

比如,假设驾驶者设定在10分钟后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为外循环模式,如果在5分钟后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则可以提前5分钟触发该切换任务,提前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为外循环模式。

可见,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ECU在触发传统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任务时,进一步引入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判断逻辑,可以对传统的将车辆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过程进行优化。

一方面,可以在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延时触发该切换任务;

另一方面,可以在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较高时,提前触发该切换任务,从而可以丰富自动气候控制系统的执行逻辑,使得自动气候控制系统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行车环境。

请参见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30,应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请参见图4,作为承载所述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20的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涉及的硬件架构中,可以包括ECU、内存、非易失性存储器、接口以及车载总线等。以软件实现为例,所述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20中的各单元可以理解为加载在内存中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其所在车辆的EC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逻辑单元。

所述车辆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30包括获取单元301、查询单元302、判断单元303、执行单元304、以及规划单元305;其中

获取单元301,用于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查询单元302,用于查询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判断单元303,用于基于所述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并判断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执行单元304,用于当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

在本例中,所述车辆的位置信息包括基于车载定位装置定位出的所述车辆当前所处位置以及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包括与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和所述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

所述查询单元302具体用于:

获取为所述车辆规划的行驶路线;

基于所述车辆当前所处位置以及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计算所述车辆在预设时长内即将到达的目标位置区域;

基于与服务端预先建立的网络连接向所述服务端查询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和所述目标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

在本例中,所述判断单元303进一步用于:

基于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确定针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的调节值;将所述空气质量指数加上所述调节值对所述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修正。

在本例中,所述判断单元303进一步用于:

基于获取到的拥堵信息判断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是否存在拥堵,并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存在拥堵时,获取对应于拥堵行车环境的第一调节值;以及,

当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存在拥堵时,判断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行车环境是否为指定行车环境,并在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区域的行车环境为指定行车环境,获取对应于所述指定行车环境的第二调节值;其中,不同的指定行车环境分别对应不同的调节值;

将所述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相加得到最终的调节值。

在本例中,所述执行模块304进一步用于:

在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之前,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者输出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的告警信息;和/或,

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者输出即将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提示信息。

在本例中,所述判断单元303进一步用于:

当所述执行单元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后,判断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执行单元304进一步用于:

如果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低于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对应于所述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恢复操作。

在本例中,所述执行单元304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包括:

密闭车窗和天窗;以及,

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内循环模式;

所述执行单元305对车辆内部环境执行对应于所述预设的空气质量维持操作的恢复操作,包括:

打开车窗和天窗;以及,

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由内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在本例中,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由驾驶者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自定义设置;

所述获取单元301进一步用于:

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者输出阈值设置选项;获取驾驶者通过所述阈值设置选项设置的所述第一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阈值。

在本例中,所述系统30还包括:

规划单元305,用于如果修正后的所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为所述车辆重新规划行驶路线;或者,通过车载的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者输出是否重新规划路线的提示信息,并响应于驾驶者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中输入的重新规划行驶路线的指令,为所述车辆重新规划行驶路线;

其中,重新规划的行驶路线上的空气质量指数均低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

在本例中,所述执行单元304进一步用于:

响应将车辆当前的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切换任务;

在所述切换任务被触发前,如果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高于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数,则延时该切换任务的触发时间;

如果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或者,车辆当前所处位置对应的位置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低于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数,则提前触发所述切换任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按照实施方式描述分布于实施方式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上述发明实施方式编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方式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