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01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厂商在新车设计开发过程中也不断地对汽车功能进行多样性的开发,使其具有更为贴心的功能设计和更好的产品质量,以便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增加其销售量。例如,为了方便乘客在车内的喝水/喝饮料的需求,车内一般都会设计有放置杯子的杯托结构,其一般设置在前排座椅之间。而随着车内设计的功能越来越多,目前,越来越多的杯托被应用到汽车座椅上。这种设计,能更便捷的满足乘客的需求。但由于这种杯托结构设置位置的原因,使得很多车型的座椅杯托在误用力下容易损坏。特别是后排自立式(FreeStanding形式)座椅的侧向杯托,很容易在上下车过程中被用户踩到,从而破坏杯托结构,产生不可恢复的损害,使得客户只能通过更换的方式进行修理,造成客户的一定财产损失,容易引发客户的不满。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其能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所述作用力的方向上实现一定距离的位移,从而使其可以承受一定外力的作用,不会被外力轻易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包括骨架和与其连接的储物架,其中所述骨架包括骨架本体与骨架托架,所述骨架本体被构造为与车内构件连接使得所述骨架安装于车内,所述骨架托架通过转轴与所述骨架本体相连,实现所述储物架的关闭和开启功能;所述储物架包括托架本体、支撑上连杆、连杆转轴、支撑下连杆和扭簧,其中所述支撑上连杆和支撑下连杆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扭簧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下连杆与所述骨架托架配合使用,所述支撑上连杆在所述扭簧的作用力下始终与所述托架本体接触,用于支撑所述托架本体;当所述托架本体受到压力时,所述支撑上连杆围绕所述转轴转动,压缩所述扭簧,从而抵消一部分压力,并同时在转动过程中实现一定距离的位移。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储物架包括下托架,其用于支撑所述托架本体。其可以与所述储物架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如此使得储物架的置物空间扩大。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下连杆的转动极限位置为所述托架本体抵靠在所述骨架托架上,使得所述骨架托架能依托所述托架本体,从而能和所述托架本体一起承受外力作用。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储物架的托架本体包括杯托架。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下托架下方连接有面板,其用于遮蔽所述骨架托架。其同时也可作为支撑底板使用,并且可通过不同的外造型面与车内配接结构搭配,从而保证所述储物架闭合状态下的外观效果。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下托架与所述面板卡接配合。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面板的背部设置有手抠部。进一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骨架托架上设置有阻尼,通过所述阻尼控制所述骨架托架相对所述骨架本体的开启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其将其托架本体做成受力溃缩式结构,同时将骨架结构加强,使其能够承受足够的误用力。这样,当较大的力施加在所述储物架上的时候,所述储物架的托架本体可以在受力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溃缩,并通过所述骨架的支撑,保护其不会被轻易破坏。当误用力消失后,所述储物架的托架本体能回复到正常使用状态。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新型的储物装置,即可以满足储物架的功能要求,又可以有效的降低独立式座椅侧向储物架的误用破坏,满足客户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中涉及的骨架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中涉及的储物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中涉及的下托架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涉及的骨架结构虚化表示。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打开正常状态下的位置和受力状态下的位置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打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闭合收容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骨架1杯托架2下托架3面板4骨架本体5阻尼6骨架托架7连接转轴8杯托架本体9支撑上连杆10扭簧11连杆转轴12支撑下连杆13杯托架的误用位置14手抠部4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其图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其包括骨架1、杯托架2、下托架3以及面板4。其中所述骨架1,是所述杯托架2的主要受力机构,起支撑作用,用紧固件与车内座椅相应结构连接。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骨架1包括骨架本体5与骨架托架7。其中所述骨架本体5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座椅的骨架相连,将所述杯托架上的力传递到所述座椅上。所述骨架托架7通过连接转轴8与所述骨架本体5连接,通过转动从而实现整个结构的关闭和开启功能,同时其也是重要的受力结构。当所述杯托架2受到误用力产生溃缩时,溃缩后的所述杯托架2接触到所述下托架3并通过所述骨架托架7支撑,这样,三者结合起来能够承受较大的力,从而避免所述杯托架被轻易破坏。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所述杯托架2,其在实现储物功能的同时,还能在过大的误用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溃缩,起保护作用。具体的说,其中所述杯托架2包括杯托架本体9、杯托架支撑上连杆10、连杆转轴12、杯托架支撑下连杆13和扭簧11。其中所述杯托架支撑上连杆10和杯托架支撑下连杆13通过所述连杆转轴12连接,所述扭簧11安装在所述连杆转轴12上。所述杯托架支撑下连杆13还与布置在所述骨架上的挡点配合使用。所述杯托架支撑上连杆10在所述扭簧11的作用力下始终与所述杯托架本体9接触,用于支撑所述杯托架本体9。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下托架3用于遮蔽所述骨架托架,支撑收容在所述杯托架本体9内的杯子,同时保证所述杯托架打开状态下的外观效果。所述面板4通过卡接结构与所述下托架3相连。其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面与座椅旁侧板配合,保证所述杯托架闭合状态的外观效果。使用时,请参阅图5所示,当所述杯托架本体9受到误用力F作用时,所述杯托架本体9将受力传递给所述支撑上连杆10,所述支撑上连杆10受力围绕所述连杆转轴12进行顺时针旋转并产生一定位移,同时压缩所述扭簧11,其由打开正常工作状态的位置溃缩到受力状态下的位置14。在该位置,通过所述骨架托架7的支撑作用保持状态,有了所述骨架托架7的支撑,使得所述杯托架2不会被轻易破坏。当误用力F消失后,所述扭簧11的恢复弹力会使所述支撑上连杆10在扭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围绕所述连杆转轴12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所述杯托架本体9回复到打开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位置。请参阅图6、7所示,这两个附图图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安装在车内使用的隐藏式储物装置,其打开工作状态下和闭合收容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为便于打开,所述面板4的背部,还可设置手抠部41,以便于操作。如上所述,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其作为水杯放置方面的应用,其用于保持杯子的稳定性,能够满足不同尺寸杯体的需求。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能轻易地将这种应用,联想到其他物品的放置,因此,以上所述杯托架的具体应用,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使用方式的举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储物装置作为其他物品放置方面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内隐藏式储物装置,其将其托架本体做成受力溃缩式结构,同时将骨架结构加强,使其能够承受足够的误用力。这样,当较大的力施加在所述储物架上的时候,所述储物架的托架本体可以在受力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溃缩,并通过所述骨架的支撑,保护其不会被轻易破坏。当误用力消失后,所述储物架的托架本体能回复到正常使用状态。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新型的储物装置,即可以满足储物架的功能要求,又可以有效的降低独立式座椅侧向储物架的误用破坏,满足客户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