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28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



背景技术:

在现代车辆悬架设计中,大量采用橡胶衬套等柔性连接满足车辆减振降噪的需要,并获得所需要的悬架运动学特性。汽车减震器的作用是缓冲地面对车辆的震动,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其中减震衬套组件式一个重要的部件,减震衬套组件的作用是连接汽车车身与减震器,同时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减震衬套组件包括衬套内管和硫化橡胶体压制而成,硫化橡胶条通过橡胶粘合剂粘合在衬套内管的外壁,利用螺杆穿过衬套内管的内孔,拧紧螺母,实现减震器与车身的连接。而衬套与内管之间连接不稳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为了防止衬套与内管脱离的现象发生。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衬套内管,[申请号:201420330224.4],包括直管状的管身本体,管身本体设有贯通其两端的内孔,管身本体柱面上成型有与内孔同心的法兰环,所述内孔的孔壁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槽壁上设有镍包石墨层。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无法较好的防止衬套与内管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较好防止衬套与内管脱离的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包括放置在衬套内的管体,所述的管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大接头和小接头,大接头上设有大接孔,小接头上设有小接孔,所述的管体与大接头之间以及管体与小接头之间分别设有防止衬套脱落的大限位凸缘和小限位凸缘,所述的大接头和小接头的厚度相同皆为12mm,所述的大接头宽度和长度皆大于小接头的宽度和长度,所述的大限位凸缘和小限位凸缘与管体之间皆为弧形过渡,所述的大限位凸缘和小限位凸缘的内侧向里凹陷形成可卡紧衬套的凹陷部,所述的管体、大接头、小接头、大限位凸缘、小限位凸缘皆为一体式结构且轴线重合。设计更合理,凹陷部能够进一步的稳定内管上的衬套,使其不易脱离,保证了其稳定性。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中,所述的大限位凸缘的外径为43mm,所述的小限位凸缘的外径为35mm。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中,所述的大接孔的内径为19mm,所述的小接孔的内径为16mm。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中,所述的大接孔和小接孔的间距为120mm。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中,所述的管体的外径为25mm,所述的管体的长度为64mm。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中,所述的大接头和小接头呈扁型且位于同一平面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凹陷部能够进一步的稳定内管上的衬套,使其不易脱离,保证了其稳定性,内管的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切面的剖视图。

图中,管体1、大接头2、小接头3、大接孔4、小接孔5、大限位凸缘6、小限位凸缘7、凹陷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用于汽车悬架衬套的内管包括放置在衬套内的管体1,所述的管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大接头2和小接头3,大接头2上设有大接孔4,小接头3上设有小接孔5,所述的管体1与大接头2之间以及管体1与小接头3之间分别设有防止衬套脱落的大限位凸缘6和小限位凸缘7,当衬套安装在内管上时,所述的大限位凸缘6和小限位凸缘7恰好能够阻挡衬套的两端,防止其滑出内管。所述的大接头2和小接头3的厚度相同皆为12mm,所述的大接头2宽度和长度皆大于小接头3的宽度和长度,所述的大限位凸缘6和小限位凸缘7与管体1之间皆为弧形过渡,所述的大限位凸缘6和小限位凸缘7的内侧向里凹陷形成可卡紧衬套的凹陷部8,凹陷部8进一步地避免了衬套从内管脱离,从而避免了设备损坏。所述的管体1、大接头2、小接头3、大限位凸缘6、小限位凸缘7皆为一体式结构且轴线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大限位凸缘6的外径为43mm,所述的小限位凸缘7的外径为35mm。大接孔4的内径为19mm,所述的小接孔5的内径为16mm。大接孔4和小接孔5的间距为120mm。管体1的外径为25mm,所述的管体1的长度为64mm。大接头2和小接头3呈扁型且位于同一平面中。大接头2和小接头3配合管体1作为连杆的作用从而实现汽车的减震效果。该内管尺寸精度高,且结构简单,制造难度较小,且使用寿命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管体1、大接头2、小接头3、大接孔4、小接孔5、大限位凸缘6、小限位凸缘7、凹陷部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