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用定位环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085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用定位环改进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车液压油缸领域,尤其涉及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用定位环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自卸车液压油缸是通过液压油介质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元件;作用时,油泵对液压油进行加压,高压液压油进入油缸内实现举升,液压油缸通过支架与车厢连接,达到将车厢向上举升并卸货的作用。

如图1所示,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的结构为:包括油缸外罩总成、外缸总成及油缸定位环,外缸总成的举升端固定在油缸外罩总成内,缸定位环固定在外缸总成的外周面上,油缸定位环与油缸外罩总成的内周面间隙配合;所述外缸总成为单极液压油缸或多级液压油缸,其结构为公知的技术;所述油缸定位环在油缸举升中起导向作用。

现有前置顶液压油缸定位环采用整体式钢质结构与外缸总成焊接在一起,通过间隙配合与油缸外罩总成形成3-5mm的间隙,当汽车在怠速启动或行驶过程中的共振、抖动及间隙导致油缸外罩总成振动,油缸定位环与油缸外罩总成的内壁面碰撞产生异响的缺陷。因此,需要对现有前置顶液压油缸定位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汽车在怠速启动或行驶过程中的共振、抖动及间隙导致油缸定位环与油缸外罩总成的内壁面碰撞产生异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用定位环改进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用定位环改进结构,包括油缸外罩总成、外缸总成及油缸定位环,外缸总成的举升端固定在油缸外罩总成内,油缸定位环固定在外缸总成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油缸定位环的外环面上圆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盲孔,每个盲孔内设有缓冲钉,缓冲钉的钉杆外端从盲孔内延伸出后与油缸外罩总成的内周面间隙配合;缓冲钉的结构为:包括钉头,钉头的上端面中心处向上延伸有钉杆,钉头的直径尺寸略大于钉杆的直径尺寸。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缓冲钉与油缸定位环上的盲孔螺纹连接,其连接结构为:盲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缓冲钉的钉头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缓冲钉的钉杆外端面上设有一字槽。优点:螺纹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一字槽能使用螺丝刀对缓冲钉进行快速安装,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缓冲钉采用高强度尼龙制成。优点:高强度尼龙与油缸外罩总成碰撞产生的噪音小,起到进一步降噪的目的,且不容易损坏。

有益效果:1. 圆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缓冲钉,能避免油缸定位环与油缸外罩总成发生碰撞:2.钉头的直径尺寸较大,提高了连接强度;钉杆的直径尺寸较小,能减少碰撞时缓冲钉与油缸外罩总成的接触面积,点接触形式有效地降低了噪音;3.可对现有的油缸定位环进行改进,避免了资源浪费的问题;4.本实用新型可以抑制油缸定位环与金属油缸外罩总成碰撞产生的异响,该结构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缓冲钉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自卸车前置顶液压油缸用定位环改进结构,包括油缸外罩总成1、外缸总成2及油缸定位环3,外缸总成2的举升端固定在油缸外罩总成1内,油缸定位环3固定在外缸总成2的外周面上;油缸定位环3的外环面上圆周均布有至少四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均设有缓冲钉4,四个缓冲钉组合在一起具有导向作用;如图4和图5所示,缓冲钉4的结构为:包括钉头401,钉头401的上端面中心处向上延伸有同轴线的钉杆402,钉头401的直径尺寸略大于钉杆402的直径尺寸;缓冲钉4与油缸定位环上的盲孔螺纹连接,其连接结构为:盲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缓冲钉的钉头401外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缓冲钉4的钉杆402外端面上设有一字槽403,钉杆402的一字槽端从盲孔内延伸出后与油缸外罩总成1的内周面间隙配合;所述缓冲钉4采用高强度尼龙制成。

所述的油缸定位环圆周上加装的非金属耐磨缓冲钉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说明书中,缓冲钉与盲孔不局限于螺纹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高强度胶实现两者粘接;在以后的维护中,粘接方式不便于拆卸损坏的缓冲钉,造成油缸定位环随缓冲钉一起报废的问题,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

本说明书中未做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