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00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附属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中控箱一般通过中控箱连接板与螺栓或卡子来固定安装在车身上,然而在装配过程中会存在安装点位置精度低和安装点结构强度小的问题,同时还有中控箱连接板与中控箱本体的配合间隙大,装配困难,且面差不达标准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结构,包括一个整体冲压形成的前围加强板下板,该前围加强板下板主体的截面呈“M”字形,中部沿前后方向形成一个凹槽,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各形成一个凸台,在左侧的凸台上安装有一个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该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弯折成上段和下段,且该上段设置有一个安装过孔,下段沿前后方向安装在对应凸台的上表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冲压一体形成的“M”字形的前围板加强板下板,结构强度大大提高,能稳定地支撑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凸台的形成用于安装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弯折成上段和下段两部分,上段用来以一个适配的角度支撑和安装中控箱,下段支撑上段,同时与前围加强板下板体固定连接,起到支撑整体的作用。

进一步,为了将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更加适配且牢固地安装在前围加强板下板上,所述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通过设置在所述下段上的前后两个支脚与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得到结构强度更大的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所述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为冲压件,且在所述下段的表面一体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件加强筋。

进一步,为了安装固定前围加强板下板,同时不影响拉索的通过,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的前端立设有一个安装板,该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拉索孔,该拉索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柱,该螺柱垂直地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来安装中控箱的全新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通过一体形成的特异造型使得结构强度大,安装精度高,同时适配性很强,有效地减小了与中控箱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结构,具有一个整体冲压形成的前围加强板下板1。该前围加强板下板1主体的截面呈“M”字形,中部沿前后方向形成一个凹槽1a,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各形成一个凸台1b。在左侧的凸台1b上安装有一个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该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弯折成上段2a和下段2b,且该上段2a设置有一个安装过孔2c,下段2b沿前后方向安装在对应凸台1b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通过设置在所述下段2b上的前后两个支脚2d与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1固定连接。所述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为冲压件,且在所述下段2b的表面一体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件加强筋2e。所述前围加强板下板1的前端立设有一个安装板1c,该安装板1c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拉索孔1d,该拉索孔1d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柱3,该螺柱3垂直地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c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前围加强板下板1包括安装板1c通过冲压一体形成,前围加强板下板1的主体为“M”字形,结构强度高,使用起来稳定性更强。前围加强板下板1左侧的凸台1b上对应位置安装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其安装位置与中控箱的位置适配,在具体安装时候通过安装过孔2c来安装。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弯折成的上段2a和下段2b分别用来连接安装中控箱和固定在凸台1b上。下段2b通过支脚2d固定安装,更加稳定,支脚2d与凸台1b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整个中控箱连接板安装件2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并在下段2b上冲压出一个安装件加强筋2e,提高了其结构的强度,抗弯折能力。前围加强板下板1通过安装板1c安装在相应的部件上,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拉索穿过拉索孔1d,并在螺柱2上设置拉索套来固定拉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