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844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但充电问题是一个阻碍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是普通采用充电桩,生产成本投入大,所占地面积大,有不少地方还不允许安装。需要专供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专用装置,在地面埋设发射线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充电桩方式或者采用埋设无线充电线圈的方式均会导致投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包括:一发射环悬挂在一挂杆上,所述挂杆上安装有一变频器,所述发射环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变频器接入市电;一接收环中部安装有一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尖端伸入所述发射环;所述发射环与所述接收环紧贴;所述接收环具有一车辆充电接口。

如上所述的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发射环包括:一第一中空圆环内安装有一发射线圈。

如上所述的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环包括:一第二中空圆环内安装有一接收线圈。

如上所述的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挂杆包括:一立杆、一横杆,所述横杆安装在所述立杆上端部,所述发射环悬挂在所述横杆上。

如上所述的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锥形体包括:一锥形套内安装有一伸缩杆,所述锥形套包括:底面、环绕呈锥形的侧面,所述伸缩杆垂直安装在所述底面的中心与所述锥形套的尖端固定。

如上所述的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发射环通过一挂绳悬挂在所述挂杆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充电桩方式或者采用埋设无线充电线圈的方式均会导致投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在挂杆上悬挂发射环,并对应位置设置接收环,实现在车位上方的充电操作,施工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一种锥形定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中,包括:一发射环4悬挂在一挂杆1上,挂杆1上安装有一变频器2,发射环4与变频器2连接;变频器2接入市电;一接收环8中部安装有一锥形体9,锥形体9的尖端伸入发射环4;发射环4与接收环8紧贴;发射环4向接收环8充电,接收环8可以连接车辆的蓄电池;接收环8具有一车辆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接收环8下部可以具有与汽车车顶固定的结构,可以将接收环8固定在车顶上,当汽车停稳后发射环4自动下移扣入锥形体9上,使接收环8主动与发射环4相贴紧,发射线圈7与接收线圈5进入同轴耦合状态即可充电。

进一步的,发射环4通过电缆3与变频器2连接。

进一步的,发射环4包括:一第一中空圆环内安装有一发射线圈7。

进一步的,接收环8包括:一第二中空圆环内安装有一接收线圈5。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接收电波效果,要求发射线圈7与接收线圈5接近并且处于同轴状态。

进一步的,挂杆1包括:一立杆、一横杆,横杆安装在立杆上端部,发射环4悬挂在横杆上。

进一步的,锥形体9包括:一锥形套内安装有一伸缩杆6,锥形套包括:底面、环绕呈锥形的侧面,伸缩杆6垂直安装在底面的中心与锥形套的尖端固定。

进一步的,发射环4通过一挂绳悬挂在挂杆1上。

更进一步的,发射环4可以通过一升降装置悬挂在挂杆1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充电原理为:当一个变频器2通上市电后,可将50赫兹交流电变为100千赫高频电,通过一个发射线圈7发出该电波,并由另一个非接触的接收线圈5收到该电能,再由整流二极管将该高频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对汽车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供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专用装置,无需在地面埋设发射线圈,也无须充电设施的建设用地。其结构、电路非常简单,采用此技术可减少充电设施建设方在土地上的投资。它是一个环状物,体积仅两个巴掌大小,可悬挂在停车位的汽车顶部上方,只要将其与市电网连接,使它与汽车顶部接收线圈环相对,即可进行无线充电,当充足电后会自行停止并脱离接收线圈环,自动停电。它的电转换效率可达80%以上,空载电流小于0.1安培,空耗电仅几十瓦,而充电电流可高达10安培,而生产成本低,是普通充电桩的几十分之一,是一种有极大推广价值,有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