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629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底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座椅底板,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634872.9的一种汽车座椅底板,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底板构件,两个底板构件位于同一个平面中,底板构件左右间隔设置、相互平行,任意一个底板构件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各自向上设置有一个连接板,两个底板构件的前端、后端的连接板之间各自焊接有横向杆件,任意一个连接板上均各自设置有一个通孔,两个底板构件前端的连接板中的全部通孔均位于一条第一直线上,两个底板构件后端的连接板中的全部通孔均位于一条第二直线上,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设置有一个夹角。通孔配合焊接台外的激光指示器,在底板构件正确就位时允许激光光束通过通孔触发激光感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底板构件在焊接中间横向构件时容易出现定位偏差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安装之后不易拆卸,花费时间长且容易损坏零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底板,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座椅底板安装之后不易拆卸,花费时间长且容易损坏零部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底板,其结构包括头枕、头枕导向槽、靠背、安全带槽、固定板、扶手、底座、支撑架、底板、拆卸装置、底座骨架、安全带穿孔、挂钩、靠背骨架,所述头枕固定杆插入头枕导向槽,所述靠背后方设有安全带槽,所述固定板紧靠扶手边缘,所述底座通过支撑架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由孔洞、紧固件、活动扳件、框架、横梁、贴合固件、纵梁、加强板组成,所述孔洞设在紧固件中部,所述活动扳件设在框架,所述贴合固件上部有道长形槽并置于孔洞中卡住紧固件,所述加强板与底座骨架活动连接,所述安全带穿孔上方设有挂钩,所述靠背骨架与靠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导向槽与靠背内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与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内设有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与加强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设在靠背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拆卸装置,能够便捷、快速将地板进行拆卸以便更换,结构简单易懂。解决汽车座椅底板安装之后不易拆卸,花费时间长且容易损坏零部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头枕-1、头枕导向槽-2、靠背-3、安全带槽-4、固定板-5、扶手-6、底座-7、支撑架-8、底板-9、拆卸装置-10、孔洞-101、紧固件-102、活动扳件-103、框架-104、横梁-105、贴合固件-106、纵梁-107、加强板-108、底座骨架-11、安全带穿孔-12、挂钩-13、靠背骨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底板,其结构包括头枕1、头枕导向槽2、靠背3、安全带槽4、固定板5、扶手6、底座7、支撑架8、底板9、拆卸装置10、底座骨架11、安全带穿孔12、挂钩13、靠背骨架14,所述头枕1固定杆插入头枕导向槽2,所述靠背3后方设有安全带槽4,所述固定板5紧靠扶手6边缘,所述底座7通过支撑架8与底板9相连接,所述底板9上设有拆卸装置10,所述拆卸装置10由孔洞101、紧固件102、活动扳件103、框架104、横梁105、贴合固件106、纵梁107、加强板108组成,所述孔洞101设在紧固件102中部,所述活动扳件103设在框架104,所述贴合固件106上部有道长形槽并置于孔洞101中卡住紧固件102,所述加强板108与底座骨架11活动连接,所述安全带穿孔12上方设有挂钩13,所述靠背骨架14与靠背3相连接,所述头枕导向槽2与靠背3内腔相通,所述扶手6与底座7相连接,所述框架104内设有横梁105,所述纵梁107与加强板108相连接,所述挂钩13设在靠背骨架14上。

在进行使用时,参阅图3,需要拆卸时,将活动扳件103扣下,听到一声轻响,紧固件102咬合住贴合固件106上部长形槽随即分离开。安装方法只需将贴合固件106上部的长形槽并置于孔洞101中卡住紧固件102,再将活动扳件103往上扣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