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704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驾驶员前端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通过安全气囊可以减小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但现有的安全气囊在弹出上气压过大,容易对驾驶员造成冲击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减小安全气囊弹出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保障机动车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的组合式气囊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气囊,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气囊、与所述气囊相连的进气阀、与所述进气阀相连的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的点火器、与所述点火器电性连接的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撞击传感器;

所述气囊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气囊分隔为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所述内层气囊与所述进气阀相连,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内层气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内层气囊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排气阀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为氦气。

一种安全气囊的组合式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和与气囊相连的进气阀,气囊内设有隔层,隔层将气囊分隔为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内层气囊与进气阀相连,隔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通过通气孔连通,内层气囊设有气压传感器,内层气囊上设有排气阀,气压传感器和排气阀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一种安全气囊的组合式气囊组件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①、构造

组合式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和与气囊相连的进气阀,气囊内设有隔层,隔层将气囊分隔为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内层气囊与进气阀相连,隔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通过通气孔连通,内层气囊设有气压传感器,内层气囊上设有排气阀,气压传感器和排气阀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隔层的材质为丁腈橡胶,通气孔是通过冲压成型;

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的材质为尼龙纤维;

②、预处理

将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分别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至少5分钟,取出后清洗,然后烘干;

预处理液是由环氧聚合物乳液50份、微晶蜡5份、有机硅树脂7份、分散剂8份、氧化锌3份、甘油18份、阿维菌素3份、双磷脂酰甘油8份在反应釜中于55℃下反应10小时制成;

③、组装

将外层气囊、内层气囊以及隔层缝合好,然后将内层气囊与进气阀连通紧固,接着在内层气囊上安装气压传感器、排气阀,最后将外层气囊、内层气囊以及隔层折叠塞到一起。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安全气囊,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气囊、与所述气囊相连的进气阀、与所述进气阀相连的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的点火器、与所述点火器电性连接的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撞击传感器;所述气囊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气囊分隔为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所述内层气囊与所述进气阀相连,所述隔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内层气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内层气囊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排气阀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能够有效减小安全气囊弹出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保障机动车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2)、一种安全气囊的组合式气囊组件及其加工方法,结构及材质选择较为新颖、合理,使用尼龙纤维材质制成的气囊可以提高安全性及降低对人体的伤害,但也存在保压效率低,气体泄放过快等缺陷,于是在加工过程,利用预处理液中的粉末颗粒将气囊上的微小网孔堵住,从而可以完美解决该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气囊的收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气囊的弹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壳体1、气囊2、进气阀3、气体发生器4、点火器5、处理器6、撞击传感器7、隔层8、外层气囊10、内层气囊9、通气孔11、气压传感器12、排气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气囊2、与所述气囊2相连的进气阀3、与所述进气阀3相连的气体发生器4、与所述气体发生器4电性连接的点火器5、与所述点火器5电性连接的处理器6、以及与所述处理器6电性连接的撞击传感器7;

所述气囊2内设有隔层8,所述隔层8将所述气囊2分隔为外层气囊10和内层气囊9,所述内层气囊9与所述进气阀3相连,所述隔层8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1,所述外层气囊10和内层气囊9通过所述通气孔11连通,所述内层气囊9设有气压传感器12,所述内层气囊9上设有排气阀13,所述气压传感器12和排气阀13均与所述处理器6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气体发生器4产生的气体为氦气。

具体地,本发明的安全气囊会在车辆与其他物体撞击的瞬间由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所述气体通过进气阀充入内层气囊,随后所述气体冲击隔层产生减压,减压后的气体根据从通气孔充入外层气囊,使外层气囊发生膨胀,人体与气压较低的外层气囊接触,在充气后,所述气压传感器还会侦测所述内层气囊的气压,并在内层气囊的气压超过预设值时,通过排气阀对内层气囊进行放气,从而有效减小安全气囊弹出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保障机动车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施例2

一种安全气囊的组合式气囊组件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①、构造

组合式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和与气囊相连的进气阀,气囊内设有隔层,隔层将气囊分隔为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内层气囊与进气阀相连,隔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通过通气孔连通,内层气囊设有气压传感器,内层气囊上设有排气阀,气压传感器和排气阀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隔层的材质为丁腈橡胶,通气孔是通过冲压成型;

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的材质为尼龙纤维;

②、预处理

将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分别置于预处理液中,浸泡至少5分钟,取出后清洗,然后烘干;

预处理液是由环氧聚合物乳液50份、微晶蜡5份、有机硅树脂7份、分散剂8份、氧化锌3份、甘油18份、阿维菌素3份、双磷脂酰甘油8份在反应釜中于55℃下反应10小时制成;

③、组装

将外层气囊、内层气囊以及隔层缝合好,然后将内层气囊与进气阀连通紧固,接着在内层气囊上安装气压传感器、排气阀,最后将外层气囊、内层气囊以及隔层折叠塞到一起。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本发明的一种安全气囊,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气囊、与气囊相连的进气阀、与进气阀相连的气体发生器、与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的点火器、与点火器电性连接的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撞击传感器;气囊内设有隔层,隔层将气囊分隔为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内层气囊与进气阀相连,隔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通过通气孔连通,内层气囊设有气压传感器,外层气囊上设有排气阀,气压传感器和排气阀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能够有效减小安全气囊弹出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保障机动车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姚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乐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0
技术公布日:2017.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