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95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汽车座椅头枕属于国家汽车整车强制认证检测项目中的一项,从材质、强度、吸能性、位置和大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前的国家标准中,只是对轿车前排座椅配置汽车头枕进行了规定,而后排座是否配置汽车头枕并没有强制规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发生事故,首要的冲击部位将是乘客的头部和颈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后排汽车座椅头枕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保护头部和颈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

头枕主体,其包括头部支撑部和颈部支撑部,所述头部支撑部用于支撑用户的后脑,所述颈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头部支撑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支撑部连接;

弹性缓冲部,其固定于所述头枕主体后侧,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一圆柱形配重部、套设于所述配重部外侧的多个弹簧及包裹住所述配重部和所述弹簧的橡胶罩体;

震动测量部,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头枕主体的不同高度,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也设置有若干个,同一高度上的若干个加速度传感器沿圆周方向排列,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传输的加速度数据,所述微处理器内预存有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

后壳保护部,其上端通过一连接杆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的上部,所述后壳保护部位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后侧,所述后壳保护部包括一倾斜向下设置的保护板和垂直于所述保护板向前延伸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保护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保护板的长度为30~50cm,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20~30cm,所述后壳保护部的各部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钢板层、陶瓷层和海绵层;

其中,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将测量到的多个加速度数据实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实时获取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加速度变化值,当所述加速度变化值超过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后壳保护部向前旋转至所述头枕主体的前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

旋转轴,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头枕主体内,而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汽车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实现所述后壳保护部的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

辅助增厚部,其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后侧,位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下部,且也位于所述后壳保护部的内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中,所述橡胶罩体以缝制或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头枕支撑部的后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

支撑柱,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头枕主体内,而另一端固定于汽车座椅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中,所述颈部支撑部与所述头部支撑部之间形成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形区。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中,所述头枕主体的前侧还设置有记忆海绵层。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头枕主体包括头部支撑部和颈部支撑部,可用于支撑用户头部和颈部,当乘坐汽车时,汽车颠簸,由于设置有弹性缓冲部,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一圆柱形配重部、套设于所述配重部外侧的多个弹簧及包裹住所述配重部和所述弹簧的橡胶罩体,能够吸收颠簸产生的震动,减少头枕抖动,提高舒适性。本发明还设置有震动测量部,本发明的加速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头枕主体的不同高度,能够测量头枕主体不同高度处的加速度变化值,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也设置有若干个,同一高度上的若干个加速度传感器沿圆周方向排列,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测量效率,当平均加速度变化值超过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驱动机构将后壳保护部旋转至乘客前侧,本发明的后壳保护部包括一倾斜向下设置的保护板和垂直于所述保护板向前延伸的两个支撑板,后壳保护部在汽车正常行驶中,起到保护头枕主体及其后侧器件的作用,同时,还能使得头枕比较美观。后壳保护部的钢板材、陶瓷层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而海绵层与乘客接触,海绵层能够确保接触过程中不会造成其他伤害。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头枕舒适、使用方便,能够极高地提高用户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头枕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弹性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震动测量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

头枕主体1,其包括头部支撑部110和颈部支撑部120,所述头部支撑部用于支撑用户的后脑,所述颈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头部支撑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支撑部连接。所述颈部支撑部与用户颈部贴合。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支撑部与所述头部支撑部之间形成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形区,以使用户的颈部更好地贴合。

弹性缓冲部2,其固定于所述头枕主体后侧,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一圆柱形配重部210、套设于所述配重部外侧的多个弹簧220及包裹住所述配重部和所述弹簧的橡胶罩体230;弹性缓冲部2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可通过配重部及弹簧缓冲掉对头部和颈部的压力。

震动测量部3,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310和加速度传感器320,,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头枕主体的不同高度,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也设置有若干个,同一高度上的若干个加速度传感器沿圆周方向排列,所述加速度传感器320均与所述微处理器310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传输的加速度数据,所述微处理器内预存有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定汽车在行车过程中,正常的震动中,对汽车座椅及头枕主体产生的加速度。微处理器可根据加速度值计算平均加速度变化值。

后壳保护部4,其上端通过一连接杆7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1的上部,所述后壳保护部4位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后侧,所述后壳保护部4包括一倾斜向下设置的保护板和垂直于所述保护板向前延伸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保护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保护头枕主体后侧器件或容纳乘客头部和颈部,所述保护板的长度为30~50cm,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20~30cm,所述后壳保护部的各部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钢板层、陶瓷层和海绵层;后壳保护部在汽车正常行驶中,起到保护头枕主体及其后侧器件的作用,同时,还能使得头枕比较美观。后壳保护部的钢板材、陶瓷层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而海绵层与乘客接触,海绵层能够确保接触过程中不会造成其他伤害。

其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320将测量到的加速度数据实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310,所述微处理器实时获取所述加速度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加速度变化值,当所述加速度变化值超过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后壳保护部向前旋转至所述头枕主体的前侧。当汽车震动由于追尾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剧烈震动时,加速度变化明显,平均加速度变化值超过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那么微处理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将后壳保护部旋转至乘客前侧,保护乘客头部和颈部,如将保护板设置较长,还能保护乘客前胸。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

旋转轴,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头枕主体内,而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驱动机构5,其设置于汽车内,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实现所述后壳保护部的旋转。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

辅助增厚部6,其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后侧,位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下部,且也位于所述后壳保护部的内侧。辅助增厚部提供其他支撑,能够进一步使得头枕主体1的舒适度提高。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罩体230以缝制或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头枕支撑部的后侧。以方便更换。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

支撑柱,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头枕主体内,而另一端固定于汽车座椅内。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绑带或粘贴等可拆卸方式进行固定。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头枕主体1的前侧还设置有记忆海绵层。以使得乘客更加舒适。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头枕舒适、使用方便,能够极高地提高用户安全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