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控制系统、热交换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27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系统、热交换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热交换器作为车辆内的重要部件,是调节车内环境的主要器件。通常,设于车内的热交换器由公里电池供电,但目前动力电池的容量有限,仍然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为了延长空调的使用时间,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对此,现有技术出现了油电混合类型的车辆,可通过发动机带动车辆热交换器工作,但该功能方法,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容易减小车辆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新型功能方式及功率控制系统的车辆,可实现功率共享,减少动力部件产生的电磁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系统、热交换器及车辆,可智能地调整多供电单元的功率,提高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功率控制系统,包括功率控制模块及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池单元,所述功率控制系统还包括:光伏电池单元,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连接,将电能传输至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热电单元,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功率控制模块输入的电流;其中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充电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光伏电池单元及电池单元,将所述光伏电池单元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池单元;第一供电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元及热电单元,将所述电池单元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热电单元;第二供电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光伏电池单元及热电单元,将所述光伏电池单元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热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转换单元,与所述光伏电池单元连接,转换所述光伏电池单元的光伏电流转化为直流电流。

优选地,所述功率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芯片,与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连接,接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及充电电路。

优选地,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功率因数调节,切换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及充电电路,切换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的电流大小或方向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与充电电路可同步或分布连通。

优选地,所述功率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充电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向所述电池单元补充电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具有上述功率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上述热交换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多能源供给的方式提高了车辆热交换器的可续航能力,对传统能源也可节省能效;

2.热交换器交换热量后对车内温度的控制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参阅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功率控制系统包括功率控制模块及与功率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池单元,由电池单元向功率控制模块供电,以驱动功率控制模块运作。除上述两模块外,功率控制系统还包括了光伏电池单元与热电单元。

光伏电池单元为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设备,其接收太阳照射的光照,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电池单元与功率控制模块连接,转换而成的电能将传输至功率控制模块,使得功率控制模块的部分供电来源为光伏电池单元所提供的。由此,功率控制模块具有两个电源,分别为电池单元及光伏电池单元,由上述两电源根据车辆的行车状态切换使用,可延长电池单元的使用寿命。

热电单元为与功率控制模块连接,接收功率控制模块传输的电流的单元部件。热电单元利用帕尔帖效应将光伏电源单元和/或电池单元提供的电能转化为冷能/热能。在具有上述冷能或热能后,冷能将与车辆内的热量交换,对车辆内部空间进行制冷;同样地,热能将提供至车辆内,对车辆内部空间进行制热。热电单元提供制冷或制热的模式及热量交换的速度将由功率控制模块输入的电流方向及大小决定。

为统筹光伏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及热电单元三者间电流输入输出的关系,功率控制模块包括有:

①充电电路

充电电路预设在功率控制模块内,连接光伏电池单元与电池单元,无论车辆是否在行驶或闲置,当不需要对车内进行热交换时,光伏电池单元转换的电能将通过充电电路转移至电池单元,对电池单元的电量进行补充。

②第一供电电路

第一供电电路设置在功率模块内,连接电池单元及热电单元,当天气环境较差,光照能量不足时,或使用者选择使用常规供电模式时,热电单元的电能来源将由第一供电电路提供,由电池单元直接地将电流通过功率控制模块输入。

③第二供电电路

第二供电电路同样设置在功率控制模块内,将光伏电池单元与热电单元连接,当天气较佳,光照充足时,热电单元的电能来源将通过第二供电电路由光伏电池单元提供,减少电池单元的使用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充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的使用状态均由功率控制模块控制。例如,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间的切换、是否开启充电电路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等,由功率控制模块接收人工指令或基于车身控制模块对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分析后得到的指令执行。具体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了控制芯片,与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连接,接收车身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如雨量传感器检测当前正在下雨,无法进行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供能模式,因此,启用第一供电电路,禁用第二供电电路。再例如,车辆未运行,可启动充电电路,利用光伏电池单元对电池单元充电等,或是利用热电单元的特性,调整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的的电流大小或方向,以改变热电单元的制冷或制热模式,或对车内环境进行精确度为0.1°的调节;变更功率控制模块的功率因数等。通过上述控制,充电电路、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可提供多种组合方式,在最优选的方式中,可同时启用第一供电电路和充电电路,由电池单元对热电单元供电,并借助光伏电池单元对电池单元充电,以延长电池单元续航能力。

同样可选地,在电池单元外,还可连接一充电单元,对电池单元快速和充电,补充电能。或该充电单元与光伏电池单元同时工作,加快对电池单元的充电速度。

鉴于光伏电池单元所产生的电能随光照强度动态变化,动态变化电能无法直接应用在热电单元上,因此,功率控制模块还包括转换单元,与光伏电池单元连接,将光伏电池单元的光伏电流转化为直流或交流电流。

具有上述配置后,可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系统应用至热交换器中,改变原有热交换器的电能提供方式及制冷制热方式,并最终应用至车辆上,提供一种零污染,环保的车型。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