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挪移通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210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挪移通知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挪移通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车辆使用量越来越多,造成车多位少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因而在停车场、马路边以及一些小区的通道等非车位区域内停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也经常造成道路堵塞或者其他车辆无法通行的问题。基于此,车主通常会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放置记载有车主联系方式的纸板或贴条等挪车牌,以方便让被挡住车辆的车主及时联系并告知本车车主将车挪开;然而,此类挪车牌必然会暴露车主的个人信息,某些公司(如金融贷款、房屋买卖、广告推销等等公司)会依此收集车主的电话号码等,从而推广公司的产品,车主可能每天都会接到陌生人的推销电话,甚至一些不法份子也可以通过收集的电话号码来进行一些不法行为,给车主造成了诸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挪移通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挪移通知设备,它包括外壳体、封装于外壳体内的驱动板、嵌装于外壳体的前侧壁上且相对于外壳体的前壁面向前凸起的感应开关以及装设于外壳体上的无线通信装置,感应开关和无线通信装置分别与驱动板电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外壳体进行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由若干个装设于外壳体的前壁面上的吸盘构成。

优选地,所述无线装置包括焊接于驱动板上的卡槽以及穿过外壳体的侧壁后插接于卡槽内的SIM卡。

优选地,所述感应开关为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的前壁面为以外壳体的前壁面的中心线为基准朝外壳体的前壁面的边沿处作向后倾斜后所形成的具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坡面的结构面,所述外壳体的前壁面上且位于两个坡面相分界的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供感应开关对位嵌合的嵌位槽。

优选地,所述感应开关的内端与驱动板之间还装设有一缓冲压簧。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内还封装有一与驱动板电连接的储能电池,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嵌装有一控制开关和一充电接口,所述控制开关和充电接口分别与驱动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的前壁面上还嵌装有一透明灯罩,所述驱动板上且与透明灯罩相对位的位置焊接有若干颗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前面壳、后盖壳和后盖板,所述后盖壳的轮廓边缘设置有若干个扣环,所述前面壳的轮廓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扣环对位扣合的扣凸,所述储能电池置于前面壳和后盖壳之间,所述后盖壳的后侧壁上还开设有一嵌位槽,所述后盖板对位嵌合于嵌位槽内并与后盖壳滑动连接,所述后盖板的前侧壁上装设有一与驱动板电连接的太阳能充电板,所述感应开关嵌装于前面壳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固定装置装设于车辆内侧的挡风玻璃,当被挡车辆的车主碰触或触摸挡风玻璃时,利用感应开关与挡风玻璃紧密接触关系可准确且迅速地检测到相应的触摸信号,再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连接实现对触摸信号的对外发送,以便本车车主能够及时获取挪车的通知,车主无需在车辆内留下个人信息即可及时获得需要挪车的同时,无需担心个人信息的暴露;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及使用方便、安全性及可靠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太阳能充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太阳能充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挪移通知设备,它包括外壳体a、封装于外壳体a内的驱动板1、嵌装于外壳体a的前侧壁上且相对于外壳体a的前壁面向前凸起的感应开关2以及装设于外壳体a上的无线通信装置b(如GSM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2.4G模块等等),感应开关2和无线通信装置b分别与驱动板1电连接,外壳体a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外壳体a进行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以此,可利用固定装置将整个设备固定于诸如车辆内侧的挡风玻璃上,由于感应开关2凸起于外壳体a的前壁面,故可保证感应开关2能够与挡风玻璃进行紧密接触,以便能够准确且迅速地检测到相应的触摸信号,当被挡车辆的车主或者其他人碰触或触摸挡风玻璃时(即:与感应开关2相接触的区域位置时),感应开关2则会接收到外部触摸信号,通过无线通信装置b与外部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连接,实现对触摸信号的对外发送,以便本车车主能够及时获取挪车的通知;如:利用无线通信装置b可将触摸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服务器上,并且通过在本车车主的手机上预先植入相应的APP软件程序来接收来自服务器推动的挪车通知(通知的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诸如消息推送、电话、短信等等方式),软件程序启动,在软件界面上显示“我知道了”,若本车车主点击“我知道了”,则通过设置可使服务器接收到反馈信息,如本车车主未点击“我知道了”,则可通过设置在预定时间内使服务器拨打本车车主的电话,以便对车主进行更为直接的提醒,若本车车主未接听电话,则可再向车主发送短信。基于此,车主无需在车辆内留下个人信息即可及时获得需要挪车的同时,无需担心个人信息的暴露。

为方便对整个设备进行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优选由若干个装设于外壳体a的前壁面上的吸盘3构成。当然,也可采用诸如不粘胶等黏贴材料。

为保证整个设备能够与车主的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有效的无线连接,本实施例的无线装置b优先采用GSM模块,即:包括焊接于驱动板1上的卡槽4以及穿过外壳体a的侧壁(如底侧壁)后插接于卡槽4内的SIM卡5。

为保证对触摸信号的准确感应和采集,本实施例的感应开关2为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设备对触摸信号采集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设备的结构,尤其是为感应开关2采集外部信号提供结构条件,本实施例的外壳体a的前壁面采用如下结构,即:以外壳体a的前壁面的中心线(如横向中心线)为基准朝外壳体a的前壁面的边沿处作向后倾斜后所形成的具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坡面(如上坡面和下坡面)的结构面,在外壳体a的前壁面上且位于两个坡面相分界的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供感应开关2对位嵌合的嵌位槽c。由此,以水平面为基准进行说明,可知,感应开关2会能够处于外壳体a的最高点位置,由于挡风玻璃通常并非为标准的平面,故利用外壳体a的前壁面的结构形式,可保证设备被安装后,感应开关2会与挡风玻璃进行紧密接触,以此保证其对触摸信号采集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为优化感应开关2与挡风玻璃相抵触的结构效果,保证设备安装后的性能,在感应开关2的内端与驱动板1之间还装设有一缓冲压簧6。以此,使得感应开关2能够相对于外壳体a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为设备的稳固装配提供条件。

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设备的功能,本实施例的设备可利用车载电源作为供电电源,也可设置独立的电源,即:在外壳体a内还封装有一与驱动板2电连接的储能电池7,同时在外壳体a的侧壁上嵌装有一用于控制设备启闭的控制开关8和一用于对储能电池7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9(如USB接口或者DC接口等),控制开关8和充电接口9分别与驱动板1电连接。

为使被挡车辆的车主或者本车车主能够获知设备的启闭状态或者信号反馈的状态,在外壳体a的前壁面上还嵌装有一透明灯罩10,在驱动板1上且与透明灯罩10相对位的位置焊接有若干颗指示灯11。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外壳体a包括前面壳12、后盖壳13和后盖板14,在后盖壳13的轮廓边缘设置有若干个扣环15,相应地在前面壳12的轮廓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扣环15对位扣合的扣凸(图中未示出),储能电池7置于前面壳12和后盖壳13之间,同时在后盖壳13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一嵌位槽d,后盖板14对位嵌合于嵌位槽d内并与后盖壳13滑动连接,在后盖板14的前侧壁上装设有一与驱动板电连接的太阳能充电板16,感应开关2和吸盘3均嵌装或安装于前面壳12上。由此,可使整个外壳体a呈现拼装式的结构形式,便于对设备的内部部件进行拆装更换及维护;同时,车主可将后盖板14从后盖壳13的一侧向外抽出(如图4和图5所示),以便太阳能充电板14能够外露于前面壳12和后盖壳13,从而直接利用太阳能充电板16对储能电池7进行电量补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