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5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轮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SUV车型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对SUV轮胎的需求量日趋扩大,由于越野轮胎与普通轮胎的使用状况不同,越野轮胎对在复杂路面上的牵引力、防刺穿性、耐磨性和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并在全地形的路面和沙泥地都要有较好的操控性能。

由于普通轮胎一般只在路况较好的道路上行驶,普通轮胎对于牵引力、防刺穿性、耐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相对于较低,普通轮胎花纹难以满足SUV车型的使用需求。

因此,如何保证轮胎在越野路面有更好的牵引力、磨耗性能并保持最佳操控稳定性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磨耗性能,稳定性强,操控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所述轮胎花纹部至少包括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周向设置的周向花纹肋条,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轮胎主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胎肩花纹块和第二胎肩花纹块,所述周向花纹肋条上设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

优选的,所述轮胎花纹部至少包括第一周向花纹肋条、第二周向花纹肋条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所述第一周向花纹肋条和所述第三周向花纹肋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的两侧,并且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位于所述轮胎主体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为中心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周向花纹肋条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与所述第三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与所述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均由多段弧形凹槽依次排列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沿所轮胎主体的周向排列布置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的左右两侧的所述条形尖端花纹槽之间通过中间肋条贯穿。

优选的,所述第一周向花纹肋条、所述第二周向花纹肋条和所述第三周向花纹肋条上均沿所轮胎主体的周向均匀排列布置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并且位于所述轮胎主体同一侧的各周向花纹肋条上的所述条形尖端花纹槽的倾斜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周向花纹肋条、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以及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上均设有若干形状、长度和深度均不相同的钢片。

优选的,所述轮胎花纹部的节距宽度为70~120mm,节距数量为22~28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与临近的所述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与临近的所述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与所述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均由多段Z字形凹槽依次排列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上均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或所述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连通的立方体型小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与所述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的宽度为6~14mm,并且其沟壁为带有角度为6-13°倾角的沟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所述轮胎花纹部至少包括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周向设置的周向花纹肋条,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轮胎主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胎肩花纹块和第二胎肩花纹块,所述周向花纹肋条上设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该轮胎,通过所述周向花纹肋条的设置,配合对称结构的第一胎肩花纹块和第二胎肩花纹块,并在周向花纹肋条上设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形成类似于虎牙状的尖端花纹槽,为轮胎提供了强大的抓地力,使得该轮胎具有良好的山地及越野性能、优异的泥沙地通过性能、良好的操控稳定性能和耐磨性能,在降低轮胎噪声的同时减少对轮胎操控性能的不利影响,保证轮胎在行驶时能提供更好的操控稳定性、转向响应性。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与临近的所述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与临近的所述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与所述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均由多段Z字形凹槽依次排列而成。上述设置,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和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形成Z字形结构,使得该轮胎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迅速排水,防止水滑,使轮胎具有较好的湿地安全性和驱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胎肩花纹块、2-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3-第一周向花纹肋条、4-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5-第二周向花纹肋条、6-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7-第三周向花纹肋条、8-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9-第二胎肩花纹块、10-中间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具有良好的传递牵引力和耐磨性,使得轮胎能够提供较好的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同时能够在全地形路面的条件下具有卓越的稳定性的和安全性,较好满足了SUV车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轮胎花纹部至少包括周向花纹肋条、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

其中,周向花纹肋条沿轮胎主体的周向设置,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分别对称设置于轮胎主体的左右两侧,同时,周向花纹肋条上设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

进一步,周向花纹肋条的边沿部采用楔角形状设计和弯曲的钢片设计,防止端部前期磨损及优化噪声。

该轮胎,通过周向花纹肋条的设置,配合对称结构的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并在周向花纹肋条上设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形成类似于虎牙状的尖端花纹槽,为轮胎提供了强大的抓地力,使得该轮胎具有良好的山地及越野性能、优异的泥沙地通过性能、良好的操控稳定性能和耐磨性能,在降低轮胎噪声的同时减少对轮胎操控性能的不利影响,保证轮胎在行驶时能提供更好的操控稳定性、转向响应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均包括方块状部分和三角形块部分,方块状部分与三角形块部分组合形成的尺寸较大的结构,可以保证轮胎在泥地及沙地的操控性能,同时可有效抵御恶劣路面行驶中的外部损伤,同时提供良好的通过性能,安全性能更为出众。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轮胎花纹部至少包括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分别位于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的两侧。

具体的,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采用虎牙状的花纹槽为主,并与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的虎牙状花纹槽位置相对应,提供强大的抓地力,保证轮胎山地及越野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呈中心对称分布,该中心,是指轮胎主体的圆周中间位置,不仅美观,而且,轮胎的抓地能力可以提高,同时,保证轮胎性能的均匀性。当然,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可以为左右对称结构,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位于轮胎主体的中间位置,并且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为中心对称结构,同样的,该中心是指轮胎主体的圆周中间位置,即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的左侧和右侧为中心对称图形。当然,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也可以为左右对称结构,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与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与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与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均由多段弧形凹槽依次排列而成,具体的,多段弧形凹槽沿轮胎主体的周向排列组合而成,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与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的宽度应当相对于其他沟槽宽度增大,方便排水。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地增加各花纹主沟槽的深度,包括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与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以及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与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如此设置,一方面减轻了胎面的重量,另一方面使胎面花纹块的刚性有所增加,即轮胎花纹部的刚性有所增加,减少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胎面变形之后导致的能量耗散,从而有效地降低滚动阻力。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与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的宽度为6~14mm。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和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沟壁均为带有角度为6-13°倾角的沟壁。沟槽中设置有带倾角沟壁设计,具有迅速排水能力及防夹石的自洁能力。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沿所轮胎主体的周向排列布置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并且位于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的左右两侧的条形尖端花纹槽之间通过中间肋条10贯穿。

上述设置中,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采用条形尖端花纹槽,类似于虎牙状的花纹槽为主,并设置中间肋条10将位于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左右两侧的条形尖端花纹槽贯通,提供强大的抓地力,保证轮胎山地及越野性能;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轮胎胎面中间部位的刚度,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干湿地牵引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上均沿所轮胎主体的周向均匀排列布置有若干条形尖端花纹槽;并且位于轮胎主体同一侧的各周向花纹肋条上的条形尖端花纹槽的倾斜方向相同。如图1所示,位于轮胎主体左侧的轮胎花纹部上的条形尖端花纹槽均朝右上方倾斜,位于轮胎主体右侧的轮胎花纹部上的条形尖端花纹槽均朝左下方倾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周向花纹肋条、第一胎肩花纹块1以及第二胎肩花纹块9上均设有若干形状、长度和深度均不相同的钢片。上述设置中,通过设置多个不同形状、长度、深度的细小钢片,有利于提高轮胎的干湿地抓地性能和转向性能,同时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胎面部位刚度,提高轮胎的乘坐舒适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轮胎花纹部的节距宽度为70~120mm,节距数量为22~28个。当然,对于轮胎花纹部中的结构,不同的节距应当对应着不同的沟槽宽度。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胎肩花纹块1与临近的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第二胎肩花纹块9与临近的周向花纹肋条之间设有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与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均由多段Z字形凹槽依次排列而成。上述设置,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和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形成Z字形结构,使得该轮胎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迅速排水,防止水滑,使轮胎具有较好的湿地安全性和驱动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上均设有与对应的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或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连通的立方体型小凹槽。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或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采用“Z”字型结构,并外加一个立方体型小凹槽的设计,使得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或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形似“之”字型,并通过虎牙状花纹槽将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或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分别延伸到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使得轮胎有着优越的抓地性能和排水性能,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迅速排水,防止水滑,使轮胎具有较好的湿地安全性和驱动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与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的宽度为6~14mm,并且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与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的沟壁均为带有角度为6-13°倾角的沟壁。沟槽中设置有带倾角沟壁设计,具有迅速排水能力及防夹石的自洁能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胎,其轮胎花纹部为对称性花纹,其胎面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胎肩花纹块1、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第一弧形花纹主沟槽4、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第二弧形花纹主沟槽6、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其中,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上均设置有虎牙状的花纹槽,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均采用尺寸相对粗大的块状花纹。

其中,通过设置三条间隔的周向花纹肋条,即第一周向花纹肋条3、第二周向花纹肋条5和第三周向花纹肋条7,并采用虎牙状的花纹槽为主,提供强大的抓地力,保证轮胎山地及越野性能。第一弯折花纹主沟槽2、第二弯折花纹主沟槽8采用“之”型宽大的排水沟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胎的排水性能,第一胎肩花纹块1和第二胎肩花纹块9则采用尺寸较大的块状胎侧设计,保证轮胎的泥地及沙地操控性能,同时可有效抵御恶劣路面行驶中的外部损伤,同时提供良好的通过性能。

该轮胎具有优异的牵引性能和泥沙地通过性能,低噪声、乘坐舒适,又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轮胎的操控稳定性能,同时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