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撞钢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103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撞钢梁。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中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很大,其中有一部分惨重的伤亡事故就是小轿车钻入重卡的尾部,导致人员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撞钢梁,用多层保护替代原有的简易防撞梁,用提醒报警防撞替代防撞。行驶测障,同时采用报警装置,可以提醒司机保持安全距离,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提高缓冲卸力效果,使事故发生概率降低,最大程度的保障后方来车车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实用性、高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防撞钢梁,包括防撞钢梁本体,所述防撞钢梁本体为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结构,与车架纵梁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和防护候车前部和货车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所述防撞钢梁本体前侧面上安装有红外测障模块,所述防撞钢梁本体后方通过支撑竖板安装有两电磁缓冲器,还包括一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红外测障模块相连,输出端与电磁缓冲器和报警装置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竖板通过固定杆安装在车架纵梁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两电磁缓冲器对称安装在车架纵梁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测障模块采用红外测障仪。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装置采用警报灯,安装在车体的尾端,用于发生闪烁提醒后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横钢换成有弹性的钢板、再加入可以精确测量距离的红外测障仪、灵敏度极高的报警装置和电磁缓冲装置,组成多层防护系统;其中红外测距仪利用的是红外线传播时的不扩散原理,因为红外线在穿越其它物质时折射率很小,故选用红外线。它的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受到的时间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当后方车以高速向重卡行驶,红外测障仪连接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此时会发生闪烁提醒后车和重卡司机避免发生事故。与此同时,触发电磁缓冲系统,系统中的电磁缓冲装置启动,减小撞击力对小轿车内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撞钢梁,包括防撞钢梁本体1,所述防撞钢梁本体1为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结构,与车架纵梁2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和防护候车前部和货车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所述防撞钢梁本体1前侧面上安装有红外测障模块3,所述防撞钢梁本体1后方通过支撑竖板5安装有两电磁缓冲器6,还包括一控制器4和报警装置,所述控制器4的输入端与红外测障模块3相连,输出端与电磁缓冲器6和报警装置相连,在后车距离货车过近时,电磁缓冲系统启动从而使后车避免冲进货车车尾的危险。

所述支撑竖板5通过固定杆7安装在车架纵梁2下方。所述两电磁缓冲器6对称安装在车架纵梁2下端。所述红外测障模块3采用红外测障仪。所述报警装置采用警报灯,安装在车体的尾端,用于发生闪烁提醒后车。

本具体实施装有红外测距仪及报警装置,能够更好的提醒司机预防紧急事件;将防撞钢梁本体1为设计成U形结构,可以防止后车追尾大货车后钻入货车底部和削顶,能有效的提高后车在追尾大货车后驾驶员的生存几率,在遇到后车追尾时,防撞钢梁本体1先起到缓冲作用,红外测障仪发现后车距离过近时报警并由此触发电磁铁,产生巨大的力,将后车冲撞过程中的冲量卸掉一部分,最大程度上阻止了后车钻进大货车底部,极大的提高了后车驾乘人员存活几率。同时在冲撞过程中,可以通过电磁缓冲装置将巨大的冲量均匀的分散到车辆的各个部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