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221发布日期:2018-08-04 14:10阅读:30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是拖拉机,尤其是用于大棚或果树下耕作的小型拖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棚种植在各地非常普遍,同时果树矮化密植是果树发展的趋势。而对于大棚种植和低矮果树种植的农户,耕作与施肥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现有技术中,最小的四轮拖拉机,宽度为1.2米,轮子直径为64厘米,动力为30马力。它仍不适合大棚种植和低矮果树种植的种植要求,尤其是大面积种植枸杞的要求。

此外,现有的拖拉机在耕作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由于采用一个离合器,当拖拉机不行走时,作业也同时中断(此时一般采用将农具升起);而当再次启动作业时,启动拖拉机时,同时启动农具,会出现短暂的动力不足。而且突然的启动,易造成离合片烧毁,或变速箱齿轮的损坏,甚至造成轴的扭曲;小型拖拉机的动力目前最高作业动力为30马力,而且提升农具往往造成耕作的中断。

因此,开发相应的小型拖拉机,提高作业效率,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拖拉机,它可用于低矮果树下和大棚内的农业耕作,实现安全高效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拖拉机,包括发动机、机架、方向盘、座椅、两个前轮、两个后轮,以及拖拉机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拖拉机的动力结构是:动力轮带动液压泵轮、行走离合轮、耕作离合轮;所述液压泵轮带动液压泵;所述行走离合轮由行走离合器控制,并通过万向轴带动四轮;所述耕作离合轮由耕作离合器控制,并通过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装置带动耕作农具。

进一步:

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N个槽,其中,N1个槽通过皮带连接液压泵轮,N2个槽通过皮带连接行走离合轮,N3个槽通过皮带连接耕作离合轮。其中,N=N1+N2+N3。动力轮的槽数与皮带数一致。

所述耕作离合轮的N3个皮带通过行走离合轮的槽(行走轮的槽数=N2+N3)并作用于行走离合轮的槽。

所述N及N1、N2、N3为下列组合之一:N=5,N1=1,N2=2,N3=2;N=6,N1=1,N2=2,N3=3。

所述液压泵控制拖拉机牵引架的升降及前轮的转向。

所述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装置上设置有高速挡、低速挡。

所述方向盘、座椅,设置于拖拉机主体的一侧。

所述农具指施肥器,包括机架、地轮、肥料斗、下肥通道,机架前下方设置有地轮轴,地轮轴两端各设置一个地轮,其中一个地轮处于机架的一侧,下肥通道置于机架的另一侧。

所述肥料斗下方设置绞龙筒,肥料斗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下料口,肥料通过下料筒进入绞龙筒,绞龙筒内设置有绞龙,绞龙将绞龙筒内的肥料导向下肥通道一侧。

所述下肥通道的前方设置有前耧脚和后耧脚,所述前耧脚设置于传动箱的前部,后耧脚设置于下肥通道前面;所述前耧脚的耧腿置于耧腿套中上下可调节固定;前耧脚高于后耧脚。

所述传动箱上部设置有动力轴,下部设置有旋刀轴,动力轴通过传动轴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动力轴通过链条带动旋刀轴,旋刀轴的两侧设置有旋刀,旋刀用于将肥料沟两侧的土内拢,形成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拖拉机由于采用双离合轮的设置,形成行走操作与耕作操作的各自独立,使拖拉机作业更加安全灵活。2、本拖拉机体型小,动力足。3、本拖拉机的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装置可设置高速挡、低速挡,便于精耕细作。总之,本机能够带动农具在大棚内或低矮的果树(如枸杞)下进行旋耕、施肥等作业,替代人工或简单机械作业,可有效地减轻耕作者的劳动强度,且运行安全,作业效率高,总体成本低,确保不误农时。投入应用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施肥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壳,2为动力轮,3为方向盘,4为耕作离合轮,5为座椅,6为拖拉机牵引架,7为后轮,8为行走离合轮,9为液压泵轮,10为前轮,11为肥料斗,12为下料筒,13为连接架,14为绞龙,15为绞龙筒,16为传动箱,17为旋刀轴,18为下肥通道,19为旋刀,20为地轮轴,21为地轮,22为搅动链轮,23为农具牵引架,24为动力轴,25为前耧脚,26为后耧脚;31为连轴板,32为竖轴,33为固定板,34为液压杆,35为联动杆,36为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拖拉机,包括发动机、机架、机壳1、方向盘3、座椅5、两个前轮10、两个后轮7,前轮与后轮直径均小于或等于45厘米,动力采用四轮驱动的方式,以增加动力。

在拖拉机后部设置有机架的前部设置有拖拉机牵引架6,用于连接旋耕机、施肥器、犁等农具。

拖拉机的动力结构是:动力轮2上设置有5-6个槽,其中,一个槽通过皮带,连接液压泵轮9,另两个槽通过皮带连接行走离合轮8,2-3个槽通过皮带连接耕作离合轮4。其中,连接耕作离合轮4的2-3根皮带通过个行走离合轮8的槽(行走离合轮8可设置4-5个槽)并作用于行走离合轮8(耕作离合轮4的位置高于行走离合轮8的位置,从而行走离合轮8相当于一个皮带张紧轮)。这样,可有效增加行走动力。

所述液压泵轮9带动液压泵,液压泵控制拖拉机牵引架6的升降及前轮的转向。

所述行走离合轮8,由行走离合器控制,通过万向轴带动四轮。

所述耕作离合轮4,由耕作离合器控制,通过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装置带动旋耕机、施肥器等农具。

由于采用双离合轮的设置,无需作业时(如在道路上行走),关闭耕作离合器,抬升农具;启动行走离合器从而驱动拖拉机;当需要作业时,同时启动行走离合器和耕作离合器,这时拖拉机一面行走,农具(旋耕机、施肥器等)一面作业;当暂停作业时(如行走到地头需要调头时),可关闭行走离合器,而保持耕作离合器,这时农具不停止转动,因而不会出现再启动时突然的动力不足,而且由于农具无需抬升,就避免了耕作的中断。

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装置设置有两挡耕作输出,即高速挡、低速挡,如旋耕机耕作时,可先用低速挡,后用高速挡,从而可实现精耕细作。

本实用新型拖拉机体型小,动力足。宽度一般设置为1.0-1.05米,比一般小型拖拉机的1.2米明显窄;轮子直径一般设置为45厘米左右;高度一般设置为80-85厘米左右;动力可设置为35-50马力,比一般小型拖拉机的动力明显增加。

本实用新型机架的底部距地可谋设定为17-20厘米,犁可耕深20厘米,但由于犁地时拖拉机的一侧被抬升,故而不影响犁地作业。

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的方向盘3、座椅5,设置于拖拉机主体的一侧,操作装置的位置可相应改变,这样可有效地缩短拖拉机的长度和高度,一般来说,可从将前后轴距由1.5-1.55米缩短为1.1米左右。同时由于座椅和方向盘的关系,整体高度也会降低,可降低5厘米以上;其余结构不变。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离合器设置,耕作动力可提升到35-50马力。而确保不会造成离合片烧毁,或变速箱齿轮的损坏,或轴的扭曲。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包括:在机架前部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板33,固定板33侧端设置竖轴32,竖轴32通过连轴板31连接前轮10,连轴板31还固定有推动板36,两个前轮各自的推动板36通过轴连接联动杆35,液压杆34的一端轴连接推动板36。液压杆34由液压泵控制,在液压杆34的作用下,可实现前轮10的转向。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农具指施肥器,包括发动机、机架、肥料斗11、肥料斗11呈漏斗状,下肥通道18,机架下设置有地轮轴20,地轮轴20设置两个地轮21,其中一个地轮处于机架的一侧,另一地轮处于机架前中部(所述中部包括中左、中中、中右),下肥通道18置于机架的另一侧;肥料斗11通过连接架13固定于绞龙筒15上,绞龙筒15呈横向设置;肥料斗11下方设置有两个下料口,肥料通过下料筒12进入绞龙筒15,绞龙筒15内设置有绞龙14,绞龙14将绞龙筒15内的肥料导向一侧,在绞龙筒15的一侧设置有下肥通道18,肥料通过下肥通道18落入地沟;下肥通道18的前方设置有前耧脚25和后耧脚26,前耧脚25和后耧脚26在纵向一条线上;其中前耧脚25设置于传动箱16的前部,所述前耧脚25的耧腿置于耧腿套中上下可调节固定;作业时,前耧脚25离地面较高,故而,犁沟较浅;后耧脚26设置于下肥通道18前面,其离地面较低,故而,犁沟较深;前耧脚25和后耧脚26的设置,形成先浅后深的开沟方式,开出肥料沟,从而开沟的阻力较小,整体较轻;传动箱16上部设置有动力轴24,下部设置有旋刀轴17,动力轴24通过其它传动轴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动力轴24通过链条带动旋刀轴17,旋刀轴17的两侧设置有旋刀19,旋刀19刀片向内合,从而可将肥料沟两侧的土内拢,形成垄,从而完全掩埋肥料;同时,由于旋刀19在旋转过程中,可切断枸杞的根须,便于枸杞切断处的根须迅速长出更为繁密的新根须。

在肥料斗11下部设置有搅动轴,搅动轴上设置有搅动杆,用于搅动肥料斗内的肥料,搅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搅动链轮22,搅动链轮22通过链条连接设置于地轮轴20上的链轮上;在机架的前部设置有农具牵引架23,用于连接拖拉机升降杆。

如图4所示,所述方向盘连接的转向装置包括:在机架前部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板33,固定板33侧端设置竖轴32,竖轴32通过连轴板31连接前轮10,连轴板31还固定有推动板36,两个前轮各自的推动板通过轴连接联动杆35,液压杆34的一端轴连接推动板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